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 我来答
hlywan
2017-03-1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hlywan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36568 获赞数:193538
发表省级论文10篇 参与国家级课题一个 参与校级课题若干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专题讲座

  发布:张静 时间:2011-5-24 20:30:50 来源:宁夏教研网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专题讲座

  石嘴山市第十二小学:张静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影响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感知不准确。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写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35”写成“53”,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老师的一句“请大家把字写认真些”,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漏写数字等错误。

  3、思维定势的干扰。

  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比如,经常在练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时,就会用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了。

  4、被假象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以及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也是由于感知上的笼统、粗糙,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被假象的“好算”或“简算”迷惑。如将14×5/7÷14×5/7误算成14×5/7÷14×5/7=10÷10=1。

  5、虚荣心作怪。

  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并不薄弱,做题速度也很快,但也会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这主要是学生的虚荣心在作怪,是意志不够坚定的表现。

  6、学习习惯不好。

  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平时的训练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

  7、学习兴趣不高。

  有些学生对枯燥的数学计算没兴趣,随便乱做,也有些不愿动脑筋,计算时喜欢到同学处去偷看答案,抄错或看错。

  针对以上因素,我认为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透彻理解基础知识,纠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

  要使学生计算中少出错误,首先必须明确怎样算,即考虑这道题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性

  质等。比如,有的学生对于简单的乘法口诀都不熟悉,那么,在计算时,势必会出现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的状况。又如,在计算0.25×(40+8)时,有的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便会出现0.25×(40+8)=0.25×40+8=10+8=18这样的错误。当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有的学生就会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这时,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知识迁移,不断深入。

  3.在教学中,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3.74×9.8=?时,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4、加强口算训练 。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牢记一些常用数据,如125×8=1000,25×4=100。每天坚持练习。

  5、注重对比训练 。

  对于容易混淆的计算问题,或者为突出新知识的特征,一般在复习课中,安排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比帮助沟通与辨析,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的内涵、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仔细解题的良好习惯。

  6、重视错题分析 。

  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对于重复犯的某种错误,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既达到“治病”作用,又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7、认真审题。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在教学中,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8、专心校对。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 ,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但在计算中,学生抄错数字或符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对学生的抄题要有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如果作业有连续五次得优秀,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满五颗五角星就可以奖到一本本子;刚开始,如果哪一次作业中出现有三次或以上抄错现象,就把那次作业从头至尾抄写一遍。以后,则提高到出现一次抄错,就从头再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提醒学生抄题要格外小心,做到及时校对,以免出错。

  9、积极验算。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

  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10、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若是共性的,可集体纠正;若是个别的,要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

  11、家庭配合教育对策

  选取计算容易出现错误的优等生和后进生,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在家里进行口算训练和计算练习。

  总之,要提高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会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刻钟。计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出现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一段时间来的微型课题研究实践证明,以下几条措施对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大有帮助,具体闸述如下: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首先,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一部分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另一部同学出错的原因是不列竖式造成的。他们往往是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个地方来做乱写一下,结果书写糊涂,经常把0写得像6或把6写得像0,抄到本子上就出现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列竖式,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横竖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是不是照我的格式去做了,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列竖式的习惯。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独立验算的习惯。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

  1、开展计算竞赛活动。 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三、 对比分析,反复练习,形成计算技能。

  1、 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2、 对于学生易计算错误的计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 每天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计算量,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自习课上与课下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反思

  效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与实践,全班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所提高。最近几次的作业统计发现,学生计算准确率由原来的不足四成提高到现在的近八成,效果是明显的,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本课题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

  反思: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习惯;既是一种智能,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时,也应采取多管齐下综合推进的策略,单纯地依靠教师与课堂,往往事倍功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阶段性研究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提高六年级学生在计算中的正确率。

  1、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找到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针对找到的原因,开展实证研究。

  2、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准确率和计算方面的技巧,以及计算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

  二、课题研究的情况: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将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掌握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分类。原因如下:

  1、粗心大意:从平时做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运算符号。或是在计算时太慌张,把减法算成了加法,把乘法算成了除法,个别学困生的四则混和运算顺序还不过关。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答案相差甚远。因此,做题时强调学生认真看题,绝不能抄错数字,搞清楚四则混合运算的正确运算顺序,这才是保证计算正确的前提。

  2、小数乘除法的熟练程度不够。本学期第一单元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以及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学生掌握公式,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这些公式掌握得都比较扎实,但在计算时,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计算过程中有关小数乘除法计算不认真造成的,或是因为小数位数较多而情绪烦躁,不知如何下手去计算而导致的错误。

  找到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如(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2)/利用可前十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10——20道如3.14×3= 3.14×2的平方= 0.1×0.1= 0.2的平方= 10的平方= 等有针对性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训练,形式可采用开火车算、点名算、男女生比赛算、小组比赛算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3)、教给学生计算此类型题目的技巧,节省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时,让学生在列算式时把3.14用∏代替,计算过程中∏都不参加运算,只在最后计算时把∏在改写成3.14参加计算得出最后结果。例如书上一道练习题: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30厘米,底面半径是10厘米,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原来可以列成这样的算式:3.14×(10×2)×30+3.14×10×10

  =3.14×20×30+3.14×100

  =3.14×600+314

  =1884+314

  =2198(平方厘米)

  改进算法以后可以这样列式:∏×10×2×30+∏×10×10

  =∏×600+∏×100

  =600∏+100∏

  =700∏

  =700×3.14

  =2198平方厘米

  这样做了以后,学生都喜欢上这样的计算方法。因为省去了许多中间的环节。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了很多。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学生不再惧怕计算,计算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计算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在计算中慢慢地克服掉粗心、马虎的坏毛病,毕业成绩也提高了。得到

  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我本人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我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时间和研究中,我积极参加教研工作,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问题与反思:

  计算题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缺乏积极性,在课题刚开始时,学生还可以认真对待,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厌倦情绪,因此,我还想了许多的方法,如开火车、单项训练、分组比赛等形式的训练,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反思:(一)如何有效的操作才能是课题研究成果明显?

  (二)研究课题时,怎样才能克服研究与教学时间上的不足?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课题小结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学生有以下常见错误:(1)题目看错抄错。(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根据学生发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有相当一部份因素是属于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练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训练。

  1、数学的常规训练

  每天坚持做口算的数学作业,要求开始时不要求快,但要准确。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这种紧张而有序的训练,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日积月累,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还可以请学生每天为自己记录准确率和时间,每周学生可以自己做一次统计,在计算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有意地进行记忆训练。

  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训练是可以让他们比谁的正确率高、比哪个组优胜多、比谁拿金牌,银牌,铜牌,等等。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有利于增强竞赛意识,从而产生计算兴趣。

  2、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计算前应做到:“一看、二算、三查”,即“看”题目数据特点,运算符号;“算”,应用相应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查”培养耐心检查的习惯。一查题目中的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重算法、逆算法都是很好的验算方法。当然,这三个步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看”是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时要求“一步一回头,步步有根据”,只有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计算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取得一定的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在学校举行的计算题比赛中学生计算的准确率由开学初的80%提高91%,我想是对这段期间的肯定与认可。但还是一句话,万事贵在坚持!我们会继续研究并坚持下去。

  课题研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阶段总结

  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

  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快速准确地算出结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解决的。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只是由于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我们应该客观分析一下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有以下体会:

  一、计算能力差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今年我再次在一年级任教数学,几年的教学让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上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二)、1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进行进位加和退位减出错较多。

  (三)、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

  (四)、计算的算理掌握不好,出现错误。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回顾实践,主要有以下可行的方法: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只有好好学习,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将来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同时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因粗心、不认真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计算出错所带来的危害。一般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平时对学生从严要求,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好的学习习惯。在讲授新课的时候,我会抓住时机给学生灌输一些学习习惯上的要求,比如平时我们做练习时,让学生象写大作业一样,垫上专用的垫板,书写上也要求正规,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或物质奖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书写有了一定的提高,看错题的机率变小,做题的准确率也大大的提高。

  (二)、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注意讲清计算中应掌握的各种算理,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内容都应培养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维活动,计算机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的进行计算,我在教授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求学生在计算前一定要看清题目,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动笔计算。比如,我们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在不抹杀学生多种方法计算的前提下,和学生一起总结比较好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和“分十法”,并锻炼学生运用每种方法的熟练程度。这样学生在遇到计算的时候,能较快较好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较大的进步。

  (三)、加强口算练习,利用每次上新课之前的一、两分钟,准备一些加、减的口算题,让学生口算,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的熟练程度。经常抽一些计算易错的学生上黑板演算,出现问题,当面指出。平时批改作业,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错误,典型错误及发生错误的名字加以记载,然后分析其发生错误的原因,提出不同的改正方法。我的两个班中,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的计算特别的差,一班的柯淇、洪玮、隋缘等,五班的昆辰、篮馨、文禄、建晟、忠源等这些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很高,每次小测32道题能错4、5道左右有的甚至在十道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部分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基本控制在3道以内,有的学生计算已经基本不出现错误。

  (四)、加强估算。估算的结果虽不一定精确,但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估算方法,可以给我们的计算带来方便,有助于开发他们无限的创意和智慧。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已经让孩子们开始接触到估算,比如给你一小堆糖果,告诉你是5块,在给你一大堆,让学生根据刚刚的一小堆来估一估这一大堆是多少。这一知识点在一年级虽然不是很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