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子衿》为什么说是男男情感诗歌

 我来答
00后胡灵越
2017-08-03 · TA获得超过248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52
展开全部
《子衿》一直被当做是男女情感的诗歌,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实际表达的是男男情感。
《子衿》男男情感解析: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详见。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是挠头的意思,“达”通“踏”, “挑兮达兮”意思是挠着头原地踏步(踱步),用于形容男子焦急等待的样子。“在城阙兮”,即在城门楼上。“城阙”即城门楼,城门是城市的入口,城门楼常有卫兵驻守,一般平民都难以上去,女性更是禁止入内,就像古代军队禁止女性一样。因此,“我”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子。
5、从诗歌可以分析出,平常都是“我”去找“子”的,所以才有“纵我不往”的说法。如果“我”是女子,那不符合当时礼法,太主动了。如果“我”是女子,那肯定是地位较高的贵族子女(要与青衿相当),那对她的礼法要求更是严格,不可能出现在城门楼那种周围基本纯男性,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公众场合。如果是平民女子,上得去城门楼,又主动追求身份高贵的“青衿”,更是只有现代小说才有的内容。
综上所述,《子衿》不是表达男女情感的,而是表达男男深情的诗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说明双方有个约会,这是一首描述一个男子因为有事爽约,在城门楼上焦急等待,心里又对另一个男子略有埋怨的情景。
《子衿》是一首男男情感之歌。
你我不是对的人

2021-05-25 ·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你我不是对的人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采纳数:7870 获赞数:69485
中级旅游经济师 三星级导游员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子衿》一直被当做是男女情感的诗歌,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实际表达的是男男情感。
《子衿》男男情感解析: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详见。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是挠头的意思,“达”通“踏”, “挑兮达兮”意思是挠着头原地踏步(踱步),用于形容男子焦急等待的样子。“在城阙兮”,即在城门楼上。“城阙”即城门楼,城门是城市的入口,城门楼常有卫兵驻守,一般平民都难以上去,女性更是禁止入内,就像古代军队禁止女性一样。因此,“我”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子。
5、从诗歌可以分析出,平常都是“我”去找“子”的,所以才有“纵我不往”的说法。如果“我”是女子,那不符合当时礼法,太主动了。如果“我”是女子,那肯定是地位较高的贵族子女(要与青衿相当),那对她的礼法要求更是严格,不可能出现在城门楼那种周围基本纯男性,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公众场合。如果是平民女子,上得去城门楼,又主动追求身份高贵的“青衿”,更是只有现代小说才有的内容。
综上所述,《子衿》不是表达男女情感的,而是表达男男深情的诗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说明双方有个约会,这是一首描述一个男子因为有事爽约,在城门楼上焦急等待,心里又对另一个男子略有埋怨的情景。
《子衿》是一首男男情感之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老梁和你聊故事

2021-05-25 · 人如蝼蚁,我也要留下过往的痕迹
老梁和你聊故事
采纳数:6735 获赞数:7364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子衿》,是一首情诗,一首深情满满的情诗,“一日不见,如三日兮”即出其中,记载于《诗经·国风·郑风》上,排第十七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它分为三大部分:《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国风收集了十五个地方国家(诸侯国)的民歌,称为“十五国风”,共计160篇。“郑风”即郑国的民歌。

破圈新局面 新一代福睿斯领潮10万元智能车新趋势
广告
破圈新局面 新一代福睿斯领潮10万元智能车新趋势
雅,分大雅、小雅,是贵族祭祀之诗歌,多为文人作品。

颂,宗庙祭祀之诗歌。

《子衿》,多被认为是男女情爱之歌,实际满满是男男焦急思念之情。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参考译文:

(你)颜色青青的衣领上,悠悠的(系着)我的心。

即使我没去(找你),你就不能主动给我音信?

(你)颜色青碧的玉佩上,悠悠的(挂着)我的思念。

即使我没去(见你),你就不能来找我吗?

挠着头原地来回的踱步啊,(我)在城门楼上(等你);才一天没见,感觉就像三天一样。

《子衿》一直被当做是男女情感的诗歌,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实际表达的是男男情感。

《子衿》男男情感解析: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青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国子生(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青衿示意图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详见女性第一人称代词“卬”的演变。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是挠头的意思,“达”通“踏”, “挑兮达兮”意思是挠着头原地踏步(踱步),用于形容男子焦急等待的样子。“在城阙兮”,即在城门楼上。“城阙”即城门楼,城门是城市的入口,城门楼常有卫兵驻守,一般平民都难以上去,女性更是禁止入内,就像古代军队禁止女性一样。因此,“我”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子。

5、从诗歌可以分析出,平常都是“我”去找“子”的,所以才有“纵我不往”的说法。如果“我”是女子,那不符合当时礼法,太主动了。如果“我”是女子,那肯定是地位较高的贵族子女(要与青衿相当),那对她的礼法要求更是严格,不可能出现在城门楼那种周围基本纯男性,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公众场合。如果是平民女子,上得去城门楼,又主动追求身份高贵的“青衿”,更是只有现代小说才有的内容。

综上所述,《子衿》不是表达男女情感的,而是表达男男深情的诗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说明双方有个约会,这是一首描述一个男子因为有事爽约,在城门楼上焦急等待,心里又对另一个男子略有埋怨的情景。

《子衿》是一首男男情感之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梧桐树下尽相思

2021-06-07 · TA获得超过754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24万
展开全部
  《子衿》表达的是男男情感。

  《子衿》男男情感解析: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

  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

  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

  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

  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

  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

  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

  “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

  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

  详见。

  4、“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挑”是挠头的意思,“达”通“踏”, “挑兮达兮”意思是挠着头原地踏步(踱步),用于形容男子焦急等待的样子。

  “在城阙兮”,即在城门楼上。

  “城阙”即城门楼,城门是城市的入口,城门楼常有卫兵驻守,一般平民都难以上去,女性更是禁止入内,就像古代军队禁止女性一样。

  因此,“我”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男子。

  5、从诗歌可以分析出,平常都是“我”去找“子”的,所以才有“纵我不往”的说法。

  如果“我”是女子,那不符合当时礼法,太主动了。

  如果“我”是女子,那肯定是地位较高的贵族子女(要与青衿相当),那对她的礼法要求更是严格,不可能出现在城门楼那种周围基本纯男性,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公众场合。

  如果是平民女子,上得去城门楼,又主动追求身份高贵的“青衿”,更是只有现代小说才有的内容。

  综上所述,《子衿》不是表达男女情感的,而是表达男男深情的诗歌。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说明双方有个约会,这是一首描述一个男子因为有事爽约,在城门楼上焦急等待,心里又对另一个男子略有埋怨的情景。

  《子衿》是一首男男情感之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阿凯通讯数码生活助手
高能答主

2021-06-03 · 一旦遇见便是一眼万年,感谢生命中遇到你!
阿凯通讯数码生活助手
采纳数:12830 获赞数:282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子衿的“子”,是第二个称。子常用作尊称,比如孔子、老子。子用作第二人称时,通用于男性地位相等、平辈之间的称呼,也可用于称呼地位较低的男子。即男性可以称呼另一个男性为“子”,女性则不能如此称呼。同样的称呼,《诗经》中经常出现,比如“邶风”里的《击鼓》篇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战士之间的生死约定。
2、青青子衿,是一种服装,是周朝(多为官员子弟)的制服,是读书人的装束。这此说明“子”的身份是地位较高的读书人。称其为“子”说明自已“我”是与之地位相当、平辈的男性。
3、“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中“我”是会意字,指手持金弋的人(男性)。“我”是男性第一人称,用于在平辈之间。当时,女性的第一人称是“卬”,这个词近代演变成“奴”、“奴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