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周,家长来看看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3个回答
2017-06-04
展开全部
高考相应的饮食我就不说了,电视,到处都有说。我是去年高考的,没有经历家长的时段,说错请见谅。假如住校就尽量不要去学校看他,情绪容易有变化,,在家住的话,和平常一样,饭菜也不要过于丰盛。腥味重的东西别吃,但推荐牛肉【精力旺盛】,核桃【大脑专注力加强】,汤【调节血脉,利于放松】,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盯着他。家里矛盾千万不能有,家里有困难事不要说。多叫孩子和老人交流【有效】,隔一代的。
展开全部
最后一周时间,家长应该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放松,自信,轻松自在。千万不能再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精神紧张。
另外,饮食应该相对清淡,不要太油腻!免得上火。
另外,饮食应该相对清淡,不要太油腻!免得上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06-04
展开全部
在我给学生心理咨询的咨询中,接触过很多因高考的烦恼而咨询的高三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来信比较典型。他这样说道:现在已经上高三了,觉得自己还是没法进入状态,讨厌现在的好多东西,感觉没有法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三学生的位置上,心里不是不着急,有时也害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但手里拿着一本书,就是没法安下心来看看。每天都是没精打采的,上课听不进去。对自己没信心,感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不知道为什么要奋斗,也不知道为什么出路只有上大学呢。心理特别累,总之很郁闷。从这个学生的言谈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表现有:难以进入学习状态,担心焦虑,对自己没有自信心,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动力,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烦闷。出现类似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还有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程度更严重,甚至已经发展为抑郁症、考前焦虑症、神经衰弱和强迫症等心理障碍,必须接受专门的心理治疗。所以,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的必要性和意义(一)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紧密相关高考是一种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的综合测试。高考中,知识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一载体来实现的,考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考生在高考中能否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可以说,扎实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生高考成功的必要保证。据调查,很多学生高考失利,往往不是因为所学知识没有掌握好或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考前的心理状态不佳造成的。考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位教授做过此项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绩的20个主要因素中,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而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二)心理状态的调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高考和升学能够引起孩子高度紧张,产生巨大压力,而且是每个高三学生必须适应和应对的,高考和升学的压力伴随高三学生持续长达一年,这会造成孩子的身心对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呈易感状态,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三的学生比高一、高二更容易引发身心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整。二、教师和家长对高三学生常见心理状态的调整对策下面就高三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心理及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三种心理问题,来总结一下家长对孩子以上三种心理状况的调整对策。(一)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的对策学习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开发潜能,面对学习困难无所畏惧,是考试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所以学习自信心对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很多的高三学生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情绪自卑低迷,这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习基础差、过低的自我评价、个别教师的讽刺挖苦、过高的期望目标、盲目的与他人对比等,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的主要原因。我们先看一封家长的来信:我家的孩子今年读高三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中等,以前的学习基础不好,孩子上高三以后想把以前的知识漏洞补上来,所以对高三的学习很抓紧。可是前几天学校进行了一次综合测试,孩子的成绩仍然不理想,孩子最近几天就很消沉,觉得自己不是考大学的材料,用功也不起作用,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学习不像以前那样用功和有热情了。我们家长这几天也替孩子着急,可是除了能给他说几句安慰的话,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请老师给予帮助。从这封家长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同学虽然上了高三后对学习很抓紧,但由于以前的学习基础差所以成绩仍然没有显著的提高,这个同学对学习有点急于求成、缺乏耐心,而且面对暂时的学习上的失败轻易地就否定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这个同学不能从自卑消极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他就会对学习自暴自弃,最终严重影响高考成绩。教师和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增强学习自信心呢?对策如下:1、辨证地看待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的成绩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每次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都非常看重。有的学生成绩考好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沾沾自喜,开始狂妄自负,有的学生成绩考不好了,再加上有的教师不公正批评、打击和同学的讥笑,觉得自己很失败,灰心丧气,没有了学习的斗志,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不可取。对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要辨正地看待,这些综合考试和模拟考试虽然能反映出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但并不是绝对的,考前的模拟考试和高考的成绩之间还有很大的弹性,有的同学可以相差上好几十分,所以,一次模拟考试成绩考好的同学不要太得意,而成绩没有考好的同学更不该丧失信心,而应该庆幸,因为模拟考试及早地暴露了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能让自己及时补救,避免在高考时因出现类似错误而丢分。2、学会正确地归因学生对每次考试的成败其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归因。正确地归因有利于学生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考试的成功,可是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积极地归因,总是把考试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等这些因素,这样的归因就调动不起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使自己更加自卑和失去学习上的信心。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上学会正确的归因。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把考试的失败归结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等内在、可自我控制的因素,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地努力来争取下次考试的进步。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把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能力差、考试的题偏难、自己的运气不好等外在、不可控制也不稳定的因素,这显然使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仍然感到无能为力,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信心。3、家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教师和家长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意识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比如:当学生自卑、愁苦的时候,我们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但是老师/爸爸已经看到你这阶段很努力的学习,确实掌握了很多以前遗留下来的知识点,不要急,老师/爸爸相信你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定能赶上来的”;“你在老师/爸爸心目中一直都是最棒的,老师/爸爸一直很欣赏你解决困难的勇气,相信这次学习上的困难你一定会解决的,老师/爸爸愿意帮助和支持你。”教师和家长始终能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能真心感受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爱,产生强大的克服困难的心理动力和勇气。孩子在父母和师长的理解和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4、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每一小步进步都进行及时地鼓励孩子学习上的自信心根本上说来源于孩子学习上的成就感。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使他的学习有所进步的时候,他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会大大地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抓住时机给予及时地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小步的进步都能得到家长的承认和肯定,这时他的学习成就感受就会放大,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和鼓励,更能激发他学习的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二)教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焦虑、浮躁情绪的对策考前适中的焦虑水平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积极认真的态度和注意力集中的程度。这种焦虑水平可以调动身心能量,使学习的兴奋性速度与学习效率都有所增强,因此适度的紧张或称为适度的焦虑水平对学习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发现孩子有一些焦虑但强度不是很大,不影响学习时不必过于担心。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成绩中等的一些学生,他们整日的烦躁不安,忧心忡忡,萎靡不振,精神上疲惫不堪,学习上常常不能安下心来,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对知识的学习不能深入,情绪随着每次的考试成绩波动。一位家长来信说:她读高三的女儿,最近总是莫名其妙的向她乱发脾气,焦急烦躁,情绪不稳定,对学习自己整天又着急又学不进去,一会看语文,一会看物理,一会又看数学,频繁更换学习科目,哪科也没有真正看进去,整天唉声叹气,还总是埋怨家长干扰了她的学习,家长喝水时发出声音,孩子都觉得烦得不得了,弄得家长在家里提心吊胆,唯恐招惹了孩子。像这位家长的孩子就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而表现出了对学习高度的紧张和焦虑。高三学生产生焦虑急躁情绪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1)对高考有过高的期望,超过了自身的实际水平。(2)把高考作为自己唯一的出路和目标,这种压力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3)复习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展,并且复习时间相对紧张。高三学生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干扰学习过程和效果,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平和心态:1、客观理智地看待高考形成孩子心理过大压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孩子把考大学作为了自己唯一的出路和目标,家长和老师也是这样要求孩子的,而实际上每个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千差万别,有些孩子能够做到,而对有些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可能就为难孩子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为孩子减压,鼓励孩子认真积极备考,把高考作为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但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人生只有大学一条路,他仍然有其他的人生选择,让孩子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要合理,不要强求实现过高目标,这样孩子心理压力就会减小,焦虑急躁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而平和冷静的心态才更利于孩子的学习。2、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孩子情绪焦虑急躁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孩子过低的自我评价。孩子在面临高考时,如果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形成自卑的心理,这种自卑的心理让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自我的控制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看到别人学什么、什么时间学、怎么学,他也跟着人家学,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这样在学习上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自己在学习上没有主要思路,弄得自己很慌乱而学习上又没有什么起色。我们知道学习上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才能使成绩提高,而简单的模仿和跟随他人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客观正确的看待自己,要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更要帮助孩子寻找在学习上有什么优势,在哪些科目上有提高的可能。经过这样细致客观的分析,就会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他们可以更客观的看待自己,心理更能明确自己应该怎样扬长避短,在学习上从哪些科目的哪些知识着手,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等。高三的孩子他们受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对自我的分析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客观冷静的对待自己和学习,消除忙乱和焦虑的情绪。3、学习是一个积累到释放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都急功近利,这个月觉得自己对学习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下个月就要求成绩一定要有明显的进步,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就灰心丧气,不再坚持或轻易的否定自己。学习是一个从积累到释放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学习效果的显现总是滞后于对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的。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轻易的否定和怀疑自己,而是需要鼓励孩子继续坚持和努力。4、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认真落实学习计划的制定应以孩子为主,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安排要紧而不乱,必要时要提醒孩子及时修改学习计划。另外学习计划的安排一定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家长要和学校教师保持良好充分地沟通,对学校的教学进度、教师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家长最好能和孩子一同进行学习阶段性总结,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不足。有的孩子学习原地踏步不是因为学习计划制定的原因,而是因为孩子没有自我的控制能力或没有坚持下来的学习品质,这时教师和家长需要及时提醒、督促并鼓励孩子按既定的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计划的制定,孩子在心理上就对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心中有数,增添了紧张感和踏实感,既不会思想忙乱也不会对学习无从下手,心理保持紧而不乱的状态,这是备考中最佳的学习状态,这个状态也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时,他的心中也会充满学习的成就感和踏实感,这种感觉有利于稳定孩子的焦虑和急躁情绪,所以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并督促孩子认真落实,无论从学习的科学性和稳定孩子焦虑紧张的情绪方面都是必要的。5、意念中断法教师和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降低焦虑水平,稳定情绪。这个方法就是高考前不想像高考的后果,不要困扰于“我能考上吗?”、“如果我考不上我该怎么?”、“如果我没有考好我该怎么面对我的父母?”、“考上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我能喜欢吗?”之类的问题。当孩子的脑中出现这些想法时,就要有意识的打断自己的这些想法,而用另一些想法来替代,这些想法是:高考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复习,我要把担心、焦虑的时间用来学习,不要用现在时间去担忧未来,白白耗费现在学习的时间,我能做的就是紧紧抓住现在。高考以后的事情还是等到高考结束后再考虑也来得及。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快。(三)如何帮助孩子改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在备考过程中,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的第三阶段,即下学期的四、五月份,很多同学都出现了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刚复习过的知识又忘记了,思维迟钝甚至呆滞的现象。出现这种学习注意力涣散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学习资料单调(2)学习方式单调(3)身心疲劳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单调活动,便会引起疲劳,降低觉醒水平,使注意力涣散。这个时期,孩子所学的知识都已经复习过了,教材也反复的看过几遍了,再看都不觉得新鲜了,学习的资料显得既熟悉又单调,学习方式已经稳定并习惯化了,再加上生理和心理能量被大量的消耗,所以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心理状态。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单调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强注意力,比如用一些彩色笔勾画书本,购买一些音像版的相关复习资料,让孩子看看其他的辅导用书,从更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重新安排每日的作息时间,调整学习的顺序和科目等,这些变化可以给孩子新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刺激,即使是学习相同的内容,孩子也会觉得有新鲜感,或多或少地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也是疲劳的,怎样让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的休息呢?得到充分休息的有效方法是:睡觉、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所以家长不妨让孩子去睡觉,或和孩子一起做做体育活动,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长做点家务劳动。真正充分的休息才能解除身心的疲劳感,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这样也可以增强孩子学习时的注意力。三、高三家长和教师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考生家长和科任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是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前提和保证。一位正在准备高考的女生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现在比她还着急。她说她特别怕回家,一回到家爸爸妈妈就和她说“抓紧时间学习啊!”、“考不上大学看你以后怎么!”等这样的话。她在家时,父母每天电视也不看了,就陪着自己在桌前复习,自己觉得学习起来很不自在,父母在家里说话不敢大声,走路关门都小心翼翼,家里的空气都快凝固了。她说她们班的同学几乎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回家后自己的一举一动家长都要问为什么,在家里根本不敢谈论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没有一点自由。家长要使孩子在备考期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必须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表现,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1、教师和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老师希望学生考上重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一味让孩子实现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达到的目标就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特长爱好不同、智力潜能发展的方向不同,所以对自己的孩子要合理要求,合理期望,鼓励孩子积极备考,把高考看成是对孩子的一次重要人生挑战,只要孩子对高考尽力而为就可以了,不要把高考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做好即使孩子高考结果不理想,也可以结合孩子的特点寻找适合孩子的其他出路的思想准备。家长如能这样想,就能使自己有一颗平常心,家长的心态平和稳定,也会感染并引导孩子情绪平和。2、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勇于面对困难的榜样我们在孩子的备考期间,难免因为工作上不顺利、生活突发事件、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家庭琐事或夫妻情感等问题引发烦躁、郁闷、消极、悲观愤怒等不良情绪。我们的这些不良情绪需要得到及时的发泄和排解。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家中备考的孩子,教师也一定要考虑我们还有等待高考的学生,不要让孩子受到自己不良情绪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可以主动和朋友、家人倾诉烦恼,商量解决之法,争取朋友家人的帮助和理解。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无所顾忌的表现出来,因为孩子有可能误解为是自己的哪些方面的错误引起了父母的不高兴,进而自责。即使孩子没有误解,大部分孩子也会在心理上受到影响,为家长担心焦虑,增添心理负担。我们当然也不是要在孩子面前弄虚作假,强装欢颜。如果孩子发现了自己情绪的变化,可以坦诚的告诉孩子,自己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烦事,自己正在想法解决,请孩子放心,并且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好,要让孩子看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就打消了孩子的疑心和担心,而且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信心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这样也会使孩子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充满信心和勇气。3、教师和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要注重以下言行:唠叨。高三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对孩子唠叨的现象,母亲更为常见。有的家长整日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嘴边,提醒孩子要抓紧时间学习,时间长了,孩子心理就烦躁了,孩子本来心理压力就很大,家长和教师再这样天天提醒,孩子回到家也得不到心理的放松,很容易厌烦和躲避家长,家长和教师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了任何的教育效力。所以家长切忌唠叨,能少说的,少说,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过分关心。这里特指家长,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对孩子的高考看的过重而对孩子表现出过分的关心。比如,每天家里的饭菜全部以孩子爱吃为标准来准备;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里其他人都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说话轻声轻语,行动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甚至停止工作,专门在家陪伴孩子。家长这样刻意营造的家庭环境,打破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的是过分的安静,只能学习,不敢谈论和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感受不到轻松和快乐,只能感受到沉闷和压抑。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度,应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不必刻意制造一个特殊的备考环境,温馨和谐、正常化的家庭氛围才更有利于孩子积极认真地复习。过分干涉,仍指家长。还有一部分家长从孩子一上了高三,生怕自己的孩子不抓紧时间学习,被其他事情干扰,精力分散,所以对孩子进行全面干涉。比如,规定孩子几点之前必须到家,不能和谁在一起玩,不能接电话、发短信,不能上网聊天等,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这样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只能听从家长的安排,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反抗,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或发生冲突。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应过分干涉,不要侵犯孩子的隐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这样家长和孩子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增进亲子关系。当然还有的不良言行,比如:盲目攀比、批评指责、监视偷窥等行为也是需要我们家长有意识的控制和避免的。我们一定要注重自己不良言行对孩子的心理危害,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在愉快有序的家庭环境氛围中积极认真备考。我们帮助高三的孩子进行心理调整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备考的关键时期,受自身的生理发展和成长经验所限,他们需要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心理帮助和支持,我们要在充分了解这个阶段孩子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创造性地采取对策帮助孩子调理好考前心理状态,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所以家长也要重视自身的心理调节,尽量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高考成功助力。(本文为转载,略有改动,特此声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