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题目。求解答

某企业于2009年9月15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14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0万元。改扩建过程中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某企业于 2009 年 9 月 15 日对一生产线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前该生产线的原价为 1400 万元, 已提折旧 400 万元, 已提减值准备 50 万元。 改扩建过程中实际领用工程物资 (含 增值税)351 万元;领用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 40 万元,应转出的增值税 为 6.80 万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45.60 万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 6.60 万元,该生产线于 2003 年 10 月 30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企业对改扩建后的固定 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42 万元。 要求: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 2004 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展开
 我来答
xzlhdxzlhd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11万
展开全部
【参考答案】
(1)编制上述与固定资产改扩建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转入改扩建:
借:在建工程 950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借:累计折旧 400
贷:固定资产 1400
②领用工程物质351万元:
借:在建工程 351
贷:工程物质 351
③领用本企业材料一批:
借:在建工程 46.8
贷:原材料 40
贷: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8
④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45.6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
⑤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 6.60 万元:
借:在建工程 6.6
贷:生产成本_辅助生产成本 6.6
⑥生产线于 2003 年 10 月 30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1 400
贷:在建工程 1 400
(2)计算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 2004 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2003年应提折旧=(1400-42)×5÷15×2÷12=75.44
2004年应提折旧=(1400-42)×5÷15×10÷12 + (1400-42)×4÷15×2÷12=449.65(万元)
lq393609100
2012-11-27 · TA获得超过285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72
采纳率:63%
帮助的人:665万
展开全部
1、借:在建工程   950
   累计折旧    4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固定资产    1400
2、借:在建工程 351
贷:工程物资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51
3、借:在建工程 46.8
贷:原材料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6.8
4、借:在建工程 45.6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
5、借:在建工程 6.6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6.6
6、借:固定资产 1 400
贷:在建工程 1 400
改建后的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2003年应提折旧=(1400-42)×5÷15×2÷12=75.44
2004年应提折旧=(1400-42)×5÷15×10÷12 + (1400-42)×4÷15×2÷12=449.65(万元)
注:跟他的区别在于工程物资里面的进项税需要转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fe995da
2012-11-26 · TA获得超过14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1万
展开全部
1、借:在建工程 9500000
累计折旧 400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
贷:固定资产 14000000
2、借:在建工程 351
贷:工程物资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
3、借:在建工程 468000
贷:原材料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0
4、借:在建工程 52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 66000
5、2003年10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10490351
贷:在建工程 10490351
第二问你写的有问题。你的问题是2009年进行扩建,怎么问扩建后2004年的折旧额?没法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