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渔具公司实力排名

求威海渔具生产企业实力排名,最好能添加一些解释的... 求威海渔具生产企业实力排名,最好能添加一些解释的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2-11-29
展开全部
第一当属光威渔具 该公司碳纤维得到国家重视 做出的鱼竿又轻便又结实 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威海
2012-11-28 · TA获得超过37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68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478万
展开全部
1981年,威海第一支渔竿在环球渔具诞生。威海渔具产业由此发端,进而一路领航,生产总量连续多年称雄国内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渔具行业企业达1200多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有400至600家。
  然而,在世界渔具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威海渔具产业却不得不面临一些不争的事实:生产总量开始下滑;贴牌生产制约发展;产业集群有待完善。
  在首届威海国际钓鱼暨户外用品展览会上,威海渔具企业竖碧的这些“软肋”再一次暴露在国内外采购商面前。那么,威海要成为世界渔具基地,究竟还有多少路要走?
  创新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
  11月9日,在首届威海国际钓鱼暨户外用品展览会上,光威渔具风头尽显:其展出的渔竿制造原料——碳布,备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不少客商现场签订订货合同。
  “这是我们的一项创新产品,用它做出来的渔竿不仅手感好,质量也比普通原料做的好。”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告诉记者,这项产品投入市场后,为企业争回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在此次展会上,记者发现,新产品、新技术成为不少国内外采购商寻找的“热点”,也因此成为企业抢抓客源的“亮点”。
  当天,美国的两位采购商就为寻找新产品而来。他们告诉记者,渔具产品作为休闲类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种情况下,新技术、新产品总是受人关注,当然也不乏销路。
  不过,让这两位采购早巧商失望的是,他们在此次展览会上几乎没有发现自己需要的新产品。他们说,在展会上看到的假饵、实芯竿、重量级渔线轮等产品的质量还没有达到美国标准。
  与这两位采购商相比,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罗先生似乎幸运得多,他在威海浴林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摊位前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防滑花纹管。不过,记者看到,这种产品是深圳一家公司研制,该公司只是进行代理销售。
  对此,中国国际钓鱼用品贸易展览会主席李江说,在渔具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谁掌握了新技术,创造出新产品,谁就赢得了市场。
  他坦言,威海渔具企业从来就不乏创新技术的“领跑者”。上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支玻璃钢渔竿就在威海生产出来,当时的热销场面让他仍记忆犹新:“销售商根本不敢拿出来,都抢!”但在其后的20多年时间里,威海渔具企业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的不多,很多企业都还余睁举停留在加工生产的层面。因此,提高渔具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是威海在做大渔具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的必要条件。
  此次展览会为威海渔具企业搭建起了与世界对接的平台。在原始资本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企业可以以展会为“跳板”,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合世界市场的产品。威海贸促会会长邵永良说,借助展会搭建的平台,本地企业可以积极向外地先进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本地企业更可以在展会现场和国内外采购商沟通,共同设计新产品,下来后,直接到工厂进行研发、洽谈合作,促进企业产品的技术改造和上档升级。
  创出自主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了一些内销企业有自己的品牌外,对主要以外销产品为主的威海渔具企业来说,根本没有自己的品牌。”威海云龙渔具有限公司经理郭铁在展会上对记者说。
  确如郭铁所说,记者在展会转了一圈,除了光威等大企业的样品上刻有自己的企业名称外,90%的企业样品上都刻着英文或日文,根本不见“中国威海”的字样。
  威海作为中国渔具制造业基地,表面风光繁荣的背后,多年来,其实主要靠给一些世界品牌渔具做“代工”生存,大大小小几百家渔具生产厂,以OEM(贴牌)方式来打开国外市场,赚的只是加工费那一点“辛苦钱”,绝大部分利润都让那些经营知名品牌的国外公司赚走了。
  威海渔具企业为何不打自己的品牌呢?是质量上不去吗?
  “威海的渔具质量过硬,质量决不是我们的‘短板’,一些美国、日本的渔具商经营的渔具,很多都是换了牌子的‘威海制造’。”威海宝飞龙钓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飞龙介绍说。
  威海云龙渔具有限公司经理郭铁告诉记者,威海本地的渔具生产企业在几年前就在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但是效果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投入宣传的“资金绝对值”不够。郭铁说,目前我市大多数企业前期是做OEM的,利润和资本的积累有限,像他们公司,每年如果有1000万元的产值就要拿出20万-30万来做市场品牌推广和宣传,这个投入是长效的,最少要在3-5年之后才能看到回报。但这些投入和国际大品牌经销商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拥有市场主导权的他们就是依靠品牌来赚钱,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他们可以拿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于国内企业的资金来做宣传。本地企业的品牌积累效应在时间上没有什么优势,宣传投入又差得太多,因此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就不足为怪了。
  今年又恰逢全球金融危机,推广品牌对靠订单加工的本地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就更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
  “虽然对我们这些主要以生产加工为主的本地企业来说,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只是刚起步,很艰难,但却是我们必须走下去的道路,因为只有品牌打出去了,才能形成更大的经济效益。”威海鑫星渔具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于致富说。
  威海贸促会会长邵永良说,对本地渔具生产企业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依然是坚持品牌战略,打造国际化大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在资源紧张的今天,尽可能多地取得每一件产品在品牌上的附加值,从而尽快改变“威海制造”的加工者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世界上真正叫响“威海渔具”品牌。
  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展会期间,一些采购商向记者表示,威海渔具企业展出的产品大多为渔具类产品,其中以渔竿为主,但渔具配件、钓具配件,制造材料与制造设备等配套产品,以及与钓鱼相关的延伸产品,如船、艇、服装、帐篷等比较少。据他们介绍,这些产品在国外及北京、广州等一些大的渔具展会上很早就已经出现。
  众所周知,经过20年的发展,威海已形成了包括原料、配件、制造设备、成品加工在内的完整、配套的渔具工业产业链。在威海,渔具制造工厂几乎不必走出市区就可以采购到所需要的一切原材料。作为展会的主办方之一,李江也表示,今后他们会进一步突显威海渔具产业的特色,把游艇、钓鱼船等高消费休闲用品引进展会,来提高展会的规模和层次。但他同时也有一种担忧:到时候,威海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游艇、钓鱼船搬上展台?毫无疑问,这种担忧的背后是威海渔具产业链条的缺失。
  “威海企业要想立足世界市场、打造世界渔具生产基地,必须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李江说。
  作为光威集团的掌门人,陈亮对此深有体会。据陈亮介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让仅靠产品出口的光威集团尝到了苦头。1999年,光威集团先行一步,开始调整企业产业布局,延伸产品产业链,即“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企业“谋变”从此展开。他们在继续做大做强渔具产品的同时,开始向渔具复合材料、汽车模具、化工、连锁经营等领域延伸。
  “到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5大产业的发展格局。”陈亮说,这5大产业犹如5条巨大的柱子,支撑着企业稳步向前发展。即使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光威集团所受的影响仍十分有限。
  “然而威海的渔具产业集群效应不是单靠哪一个领军企业就能形成的,需要所有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从而达到资源整合、产业集中、分工严密、制作精细的效果。”威海贸促会会长邵永良说,只有当产业群形成规模优势的同时,完成了产业群到产业链的有效关联,产业集聚的优势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希望你能看出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