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中日本“天皇十八武士”重巡洋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向西方学习逐步建立起来近代化的政治,经济体系。日本特别注重发展海军力量,他建立创办海军学校,着力培养海军官,优秀士兵。一战以后,各战胜国各怀鬼胎,战败国国心有不服,虽然华盛顿条约明面上维护和平,要求各国建造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进行了万吨级的一个限制。但是很多国家,对此态度不一。日本坚信凭借自己的力量能够打造出一支世界级的海军力量,所以对条约也是爱理不理。
一战以后,到二战期间,日本着力打造重巡洋舰。二战前夕日本完成了十八条重巡洋舰的建造,号称“天皇十八武士”。分别是
古鹰级四艘:古鹰、加古、衣笠、青叶
妙高级四艘:妙高、那智、足柄、羽黑
高雄级四艘:高雄、爱宕、鸟海、摩耶
最上级四艘:最上、三隈、铃谷、熊野
利根级两艘:利根,筑磨
十八条重巡洋舰,全部都达到了万吨级,除了古鹰级的四艘重巡洋舰,跨着条约的边,基本是刚到万吨级,剩下的14艘日本基本上是扯开了膀子照,甚至达到了一万五千吨级别。这所谓的天皇十八武士最后结局如何呢?他们基本都在二战中被击沉。
古鹰级:古鹰,加古,衣笠三艘在1942年第一次萨沃岛海战(也称所罗门海战)被击沉。青叶舰重伤,后来修复后,1945年被盟军击沉。
妙高级:那智在莱特湾大海战中被盟军击沉。足柄,羽黑都被英军鱼雷击中沉没。妙高于1946年被英军击沉于马六甲海峡。
高雄级:除了高雄舰,都在莱特湾大海战中葬身海底。高雄舰同妙高舰一同被击沉于马六甲。
最上级:四艘舰艇在中途岛海战,莱特湾大海战中先后葬身太平洋。
利根级:莱特湾大海战中一艘被击沉,一艘受伤,最后被没有逃脱被击沉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