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活中,学生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男女交往?
1)智力上互偿。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男女学生智力虽没有高下之分,但却有类型之不同。比如在思维方面、女生往往擅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因而更合适于应用科学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男生往往擅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其思维往往是离奇、大胆的,他们更多地喜欢用综合的方式对待现实,善于抽象、概括,因而更适合于基础学科和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学科。一般来说,男生比较喜欢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女生则喜欢语言、外语、地理、生物等学科。男生在掌握知识的基本功上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占上风;女生在作文的叙述、描写、运用词汇等方面略占上风,但在立意的新奇和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却稍逊一筹。不言而喻,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效率。
(2)情感上的互慰。人际间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亲情、友情、同情、敬爱之情等。这便说明,男女同学之间可以有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对流,它可以使人感受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一般来说,女同学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同学的情感粗犷热烈,且容易外露,有的男同学好向女同学吐露自己的不幸和难堪,在同情声平静下来;有的女同学向男同学诉说自己的犹疑和愁苦,在鼓励声振奋起来――这种异性间的情感交流是微妙的,也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所得不到的。
(3)个性上互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处在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和周围生活的联系越多样,他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方面也就越深刻,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他的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交往范围广泛,不仅有同性朋友且有异性朋友的,性格相对来说比较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意志也比较坚强。一般来说男同学性格多为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计较点滴得失,平常好动、好问、好奇、好想;女同学多文静、优柔寡断、易自卑、心胸比较狭窄、情感比较脆弱。所以在单一的同性交往,远不如多相的同性、异性交往更能丰富的人的个性。
(4)活动中相激。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心理上的“异性效应”,青少年尤甚。这种异性效应的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从而激发起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总之,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好处是很多的。
二.男女同学应怎样正常交往?
在调查“如果你与一位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被人误解时,你会怎样?”一题中,有22%的同学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60.4%的同学认为要“反思一下,是否有不当之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对待和把握中学生男女同学中的异性交往分寸的。所以我们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
(1)不必过分拘谨。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交往中的不自然感。应该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需要并肩就并肩。须知,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应有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会贻笑大方,让人生厌。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这已为无数的生活实践所证明。
(2)不应过分随便。男女同学交往过于拘谨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须知,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中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这些都需要注意的。
(3)不宜过分冷淡。男女同学交往时,理智从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情感固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骄傲无礼、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4)不该过分亲昵。男女同学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须知,过分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双方反感,而且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三.“早恋”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现代青年学生叛逆心理十分严重。在调查“如果你与一位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被人误解,你会怎样?”时,有21.1%的同学抱有“既然有人误解,那就索性假戏真
做”的态度。我们在与某同学交谈时,此人说:“本来我们之间只是一种友情,但被老师、家长和同学误认为是谈恋爱,既然已经背上了黑锅,不如干脆作给他们看,于是就真的谈了起来。”我们的调查表明出现在中学生中“早恋”原因主要有:
原因(比例):青春期生理心理需要(15.2%)、寻找精神需要(7%)、相互欣赏(47.4%)、寻找刺激(8%)、影视书刊的影响(10%)、攀比心理(4.8%)、放松学业带来的紧张神经(9.6%)
正如一些被调查者坦言的那样:“我们从一开始谈恋爱就知道这是一场不会结果的游戏,但既然机会来了,玩一玩也无妨,寻找一下刺激吧”;“我原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是看了太多这方面的影视、书刊,想尝试一下,体会一下,便斗胆追了起来”;“可能是因为攀比跟风吧。你有我也有,好像有一位异性朋友站在自己身边就很威风,很了不起。如果班上出现一对,很快又会冒出好几对。”“只因学习紧张,成绩不理想,加上父母家庭不和,感到十分苦闷,只想找个朋友倾诉一下,解解闷。”
事实上,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在身体不断发育的同时,性生理、性心理逐渐成熟,渐渐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乐意接近希望交往的需要,中学生对待异性的态度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疏远异性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的差别日益明显,男女同学之间会产生一种羞怯不安的心理,引起对异性同学的暂时疏远。在学习和活动中,男女生界限分明,即使有接触和交往也比较谨慎。
二是:异性相吸期。随着性意识的逐渐发展,男女同学之间开始产生好感和乐于接近,交往也慢慢多了起来。并且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感到很愉快。
三是:过分接触期。由于性意识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些同学对异性的好感开始转变为对特定异性的爱慕和追求。当然大多数同学在这个问题上还处于朦胧状态,加上来自于家庭、学校的压力,即使对某一异性产生爱慕之情也不至于采取行动。只有少数人会讨诸行动过分亲密起来。由于这些正常的生理变化所产生的心理,都会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如果适当、妥善地处理,会使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怎样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和行为失误,自我调节很关键。我们可以用伟人的话来鞭策自已:“树立奋斗目标,一个人在学业上有所追求时,就会受他鼓舞,遇到喜欢的异性,也能约束自己,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音乐,参加集体活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多层次多角度的正当释放感情。”我们的老师们也希望你们能正确地看待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要过早地给我们戴上“早恋”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