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在古代怎么说

 我来答
寇恋慕Ai
高粉答主

2019-02-2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36
展开全部

头发在古代的说法是垂髫、总角、束发、弱冠、及笄和黄发等。很多古人对头发的称呼,都与年纪有关。

古时孩童,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扩展资料:

古代人洗头需要的材料

1、皂荚

它的好处有目共睹,因为皂荚里面含有大量皂苷类物质,所以可以使其柔顺。洗衣物的话也可以使其不易褪色,不过皂荚非常稀有。

2、木槿叶

其实这个就和皂荚一样,只不过皂荚气味比较刺鼻。而木槿叶很清爽,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用这个。

3、土碱类

土碱类就是纯碱,只不过是用古代的土方子制作的,这个加入水中,水就会呈碱性,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

4、茶籽类

茶籽类就是那些油茶,茶树榨完油后留下来的残渣,现在都有各种拿着个做卖点的洗发水。这种的主要是养发护发。

5、桑白皮

桑白皮就是桑树的根皮,干了以后就是桑白皮了,和芝麻叶差不多,但是主要记载的还是中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时说发型多半是在谈年龄

百度网友db96809
高粉答主

2019-04-2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610
展开全部

头发在古代的说法是垂髫、总角、束发、弱冠、及笄和黄发。

1、垂髫

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总角

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后代称儿童时代。

3、束发

束发是把总角解散,束成以髫。这时已是成童。

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4、弱冠

弱冠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也就是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5、及笄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黄发

黄发则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

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推荐于2017-09-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4万
展开全部
古代女性少有披头散发的,用的是“云鬓”,
如果是一般的话,黑发如瀑四字足矣,

在佛门里又被称作烦恼丝,有“三千”之数,剃之可以六根清净,了却尘
螺黛
髻瀑,发髻
秋霜,白头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大青鸟培训
2015-03-05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693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685万
展开全部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古代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古代人怎么洗头,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古代人怎么洗头:古人洗发,称为沐。因为古人头发长,又要盘各种发髻,所以沐起来很麻烦。从汉到唐,公务员一直都有个沐浴假,就是5天专门放假1天回家洗头洗澡。 古代人洗发的过程,在《礼记 玉藻》里有记载: 沐稷而靧粱,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沐就是洗头,靧(hui)就是洗脸,就是说洗头用稷,洗脸用粱。稷是一种用粟黍之类煮的水,有碱性,可以去污垢,要一边烧热一边洗发才有效果。洗头的时候,去垢用一种比较硬涩的椫(白理木做的梳子);晾干的时候(晞),要用象牙做的梳子,可以避免伤发。洗完头就要洗脸(靧),洗面奶是用高粱之类的汤,滑溜发粘,连同胡须一起冲洗,可以很光洁。 等到头发干了,还要再喝点专门为洗头洗脸酿的酒(禨),吃点干果小菜,厅堂上还要响起乐工的琴声和歌声。 以上摘自中华书局出版的《看得见的古人生活》。由此可见,古代人洗个头不容易,确实得专门放个假,一般老百姓也挺难做到。不过就洗发水、洗面奶来说,稷、粱、椫、象之类的总差不多,可能不同级别的精致程度会有不同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染红尘
2012-11-27 · TA获得超过4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2万
展开全部
应该是青丝吧。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千烦恼丝”,常见于佛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