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将领之一,长期率军镇守着蜀国的前线汉中。尤其在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候,魏延的军队在北伐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写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师未捷,身死军中。魏延没有遵照诸葛亮撤军的遗命,并且率军堵在蜀汉大军撤往成都的道路上,这时候魏延在阵前大喊了三声谁敢杀我,马岱在魏延身后手起刀落,砍魏延于马下。原来诸葛亮死前就料定魏延会造反,又是诸葛的锦囊妙计,然后马岱按照计划??但历史上是否真的是这样的了?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之滨的五丈原扎营,跟曹魏大都督司马懿相持不下。然而天妒英才,诸葛亮于同年病逝军中,诸葛亮感觉自己不行的时候在榻前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决定病逝以后让杨仪率北伐军撤回成都,诸葛亮说如果魏延没有撤军那你们就先撤回去不要管他。注意,诸葛亮并没有说他死后魏延会造反,也更没有留下遗命让马岱杀他。
话说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头号大将,勇猛无敌,他的军事才能不容否认,但他很勇猛也是个很冒险的人,就在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建议偷袭长安被诸葛亮否决。
诸葛亮是个稳重的人,谨慎的人,虽然爱惜魏延的勇猛,但绝对不会将太多的军队交给魏延。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最后的一次命令决定自己百年之后让杨仪率军撤退,并说如果魏延不撤军你们就不要管他。因为诸葛亮怕魏延掌握军权之后冒险行事,造成蜀国军力大量损失。
话说杨仪是诸葛亮北伐军的参军,对于运粮等后勤工作做的非常好,甚得诸葛亮赏识,但是杨仪却和魏延是死对头。杨仪嘲讽魏延是一介武夫,而魏延却说杨仪文弱胆小怕事,两人动不动对骂起来,甚至一次魏延急了将刀直接架在杨仪脖子上,搞得杨仪大哭,是诸葛亮出面两人才停下的。由此可见,两人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诸葛亮对此不是一般的苦恼。然而诸葛亮爱惜两人之才,不能罢免两者中间的一个,他俩的关系是靠诸葛亮维持的。
在魏延接到撤军的命令,又得知大军总指挥是杨仪后,魏延一下就不干。还说丞相去了,还有我魏某人在啊,北伐是国家大事,怎么能够因为丞相一人而耽搁这么大事。杨仪这小子文弱胆小怕事,怎么可以做大军的总指挥,难道我魏某人连他都不如。当即就率军日夜兼程走到杨仪撤军队伍前面,烧坏栈道,把杨仪挡住,并且还上表刘禅说杨仪要造反,同日刘禅也收到了杨仪的奏章说魏延造反。刘禅当时紧张坏了,问董允等人。董允担保杨仪不会造反,但不敢担保魏延。
魏延率军堵住谷口,杨仪无奈,让王平当说客去魏延阵前。王平到后对着魏延的军队大喊:“丞相积劳而逝,鞠躬尽瘁为国家半生,如今丞相刚去,尸骨未寒,你们这样做真的好吗?如果丞相在天有灵看到你们这样能不伤心吗?”魏延的士兵听了王平的话都各自退去,魏延觉得大势已去就带了亲随数人逃进山里。杨仪随即下令马岱率军去追逐魏延,抓到后立刻斩首,不过几日马岱便拿着魏延的首级而还。
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忠诚蜀汉,为刘氏集团镇守边境,雄踞汉中,在蜀汉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又屡建奇功。魏延的忠诚诸葛亮也深知,因为魏延太过冒险勇猛,诸葛亮料定他死后不会听任何人的指挥,定然会率领大军和司马懿拉开架势对战。所以诸葛亮没有把死后的指挥军权交给他,最后一次的命令中也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和指挥你们就先撤退不要管他。
魏延征战半生,从荆州到益州再到汉中,每次战斗都勇往直前,北伐时候更对魏国造成不小的威慑,可惜如此一员名将,最后没有战死沙场,反而因为和别人的不和与争执丢掉性命。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魏延长期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以上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本传的记载,不过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
三国演义中对魏延性格的描述有三:
一曰爽直率性。第四十一回中魏延与刘备素无谋面,可他一厢情愿地“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并大呼“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第四十三回中更是直爽得近乎粗鲁。先是“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后又“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奔云长。”不管别人是否领情,只要看你忠义我就把心掏给你。这是魏延的做事风格。在杀韩玄献长沙这件事上,黄忠绝对不赞成这样做的。可魏延不管那一套,上来喀嚓就把韩玄砍了。黄忠与魏延“杀其主献其地”迥然不同,他的反应是非常矜持稳重的。先是关羽请其相见时“托病不出”,后玄德“乃亲往黄忠家相请,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并“待忠甚厚”。魏延自以为劳苦功高,却被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下了“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谶语。诸葛亮一见面就给魏延来了个下马威。魏延救下黄忠、向关羽杀主献城、对刘备相见恨晚都是一厢情愿,都是其爽直率性性格的集中体现。
二曰傲慢少礼。在第五十三回中“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如此性格往往不被人接受。早在第四十一回中有一句“只见城内一将引军飞马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吗!’可以想见魏延在刘表手下亦不为重用。
三曰恃功务高、人皆下之。在第一百四回中魏延与费祎的谈话中可见一斑。魏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当时诸葛亮将一应大事托与杨仪,用兵密法授与姜维,试问你魏延算哪棵葱?竟然如此大言不惭!
魏延性格的这三方面,确实难以令人接受。若是山大王尚能图个快意恩仇,可魏延的身分不是山大王,是领兵打仗的将军。军令如山,要求的是绝对服从;若自行其是势必引发混乱,酿成不可预料的恶果。
开始还小打小闹,口生怨言“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边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第一百回)挑唆得陈式丢了性命。后来蜀军退兵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烧绝栈道,引兵拦路”,终于自取其祸,身首两分。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魏延的刚愎自负注定了他以后悲惨的结局。
三、魏延的前荣后辱
如果将魏延的一生分两个阶段,可以这样划分:刘备生前其“荣”,刘备死后其“辱”。
先说“荣”。魏延先反刘表后杀韩玄,直到遇见刘备才遂了心愿忠心耿耿起来。尽管没有被列入五虎将,却每每被视为大将使用,大仗硬仗必上。刘备入川时与五虎将并肩多立战功——攻雒城、射曹操、镇守汉中。当然这时尽显五虎将之神威,魏延还处于磨砺阶段。刘备死后魏延才脱颖而出大展拳脚,没能让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刘备一览其才,这也是一种缺憾。
再说“辱”。诸葛亮南征北伐时魏延便被调离了汉中,由马超继任。从此魏延就成了一枚真正的棋子,有气有火只能窝在心里,任由他人驱使。此的他如一朵怒放的鲜花,能为发挥得淋漓尽致,“败郭淮,取西蜀,擒孟获,射张郃,战司懿。”人生得意如此,快哉!
然而明了众人对魏延内心的真实看法后,就明白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莫大的“屈辱”。
初遇孔明即被冠以“脑后有反骨”的恶名,在一百回邓芝言及魏延、陈式无礼时,孔明再次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惟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这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一贯看法。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魏延的看法也是如此“平日恃攻务高,人皆下之”,董允奏曰“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向所以不反者,惧丞相耳。今丞相新亡,乘机为乱,势所必然……”
既为蜀国社稷拼死征战,又见疑于诸人。非“辱”而何?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刘备已亡,知音难觅,为什么甘愿受如此屈辱,不另寻出路呢?
四、魏延何以身败名裂
三国演义对魏延被斩的前后描写极为细致,“魏延反,马岱斩”妇孺皆知,可那只是小说而已。
事实绝非如此,魏延身败名裂的真正原因是与杨仪之争。
杨仪任丞相长史,筹度粮草、参赞军机,才干敏达;魏延领丞相司马,摄行军事。二人自恃功高,早已势同水火。孔明在时尚有所顾虑,死后矛盾便白热化了。特别是当魏延得知丞相一应大事皆托与杨仪时,心里的火气“嗵”一下爆发了,“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而杨仪“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先是造谣魏延谋反,然后“名正言顺”地追而杀之。
魏延本就不得人心,其时更是孤掌难鸣,杨仪率众灭之又有何难?而且在魏延死后杨仪踏其首夷其族属惩罚叛臣之举,终于雪了平生之恨!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权欲熏心的杨仪最后落了个削职为民羞惭自刎的下场。
可惜的是魏延,没有死于疆场之上,却死于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而且被冠以谋反之名。他与杨仪的纷争中很不明智,意气用事,全没了大将风度。
如果魏延的性格能够平和些,如果在蜀军兵退时不意气用事,如果在杨仪之争中以大局为重,如果……
五、信任产生的力量
读过三国的人多为刘备的长厚所倾倒,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大不以为然。在刘备的长厚中蕴含对属下的信任,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而事必躬亲,“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则极易产生分工不明越俎代庖之举,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书中体现刘备信任手下的描述很多。特别是对大将魏延的提拔重用,用人之高明比曹操孙权还胜一筹。再就是第四十一回赵云于曹操百万军中往来冲杀时,糜芳、张飞皆疑“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独不信,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也。”后果应其言。还有在第八十五回,刘备退至白帝城时,有近臣奏称黄权降魏并建议将家属送有司问罪。他处理得非常妥当,“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何以罪其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后来曹丕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而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则颇为怀疑,是不是蜀国无人才可用了呢?当然不是,即使比不上中原的曹魏人才济济,可“蜀中多才俊”,也不至于“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其实这是诸葛亮对属下极有信任所致,说得难听点他搞独裁。以致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种人才的断层与匮乏,与诸葛亮的选人用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散见于各章回中。一见面就给魏延戴了一顶“脑后有反骨”的大帽子,并恐吓“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尤其是一出祈山魏延献计兵出子午谷时不予采纳,还自以为是振振有词:“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第一百回中,陈式违军令被斩首时,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为何不平?魏延曾力谏“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诸葛亮不采纳其建议倒也罢了,还借口怕大伤锐气,纯粹是怕成就了魏延的威猛之名自己却相形见绌。街亭一战,马谡所部或死或降,又何止五千?读书每每此时都要感慨成千,有一天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故事来。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爱与期待的力量,永远比强制与打击要有效得多。
魏延对刘备曾何其死心塌地!他有很高的成就感荣誉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为了刘备这个伯乐万死不辞!然而就在魏延雄心勃勃之时,那份由来已久的猜忌悄然弥漫且铺天盖地而来,“脑后有反骨”,就因为砍了一个轻于杀戮的韩玄,诸葛亮给扣上的那顶大帽子便永远地摘不去了。蜀国上下便猪一样地盲从着一直戴有色眼镜看魏延。
魏延,你死得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