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 百度认证:云南新华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官方账号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
云南新华电脑学校是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省(部)级重点计算机专业学校,采用三元化管理模式,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雄厚学生毕业即就业,学院引进了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心为电商创业园区,实现在校即创业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表现内容和个性特征,它通过特定的语言媒介――“身体动作”,去表现生活中的现象,而舞蹈创作者就扮演着总设计师的角色,我们周围的一切事与物都是他们的棋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现实不一样的新世界。然而,“说什么”、“怎么说”便成为创作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说什么”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确立“主题”的过程,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就体现了这个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这更是对于社会的一个导向;“怎么说”是创作的第二步,即采取什么“形式”,在这一环节中创作者就要对主题的内容进行实际布局与操作,于是对舞蹈进行“结构”便成为重点,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将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世界很好的外化出来,正如郑板桥所说的是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一个过程,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在舞蹈创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在前期构思中的一些想法与实际编创时有所差距,以至于编创者日思夜想都难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是“结构”的问题。我们说创作需要灵感,但灵感更多来自于感性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会让人迷失方向,因此重视对“结构”的研究能有效实现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互补。就像我们在写一篇文章时在确立主题后首先要进行提纲的拟定,而在这个环节中逻辑是否清楚、层次是否清晰直接关系到作品最终的成败。那么,下面我就对“结构”这一问题作出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舞蹈“结构”的一般意义
简单地讲,结构就是整体各部分的分配。作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所做的安排和布局,就叫结构。结构既是作品内部中各局部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又是作品内容寻求形象外化的载体,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果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作品的骨架和内部构造,它把表现生活和作品内容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实质上也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创作者通过构思,在作品中有层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它体现了作者由认识事物、掌握其规律性、并通过身体动作、画面形式等体现出来的全部过程。而舞蹈结构就是指:根据作品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要求,对于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和布局。以突出主题思想为目的,把“题材”概括、提炼、构思成舞蹈的结构。它和话剧、歌剧的剧本不同,话剧的剧本已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作品,而舞蹈脚本只是构思好的情节、人物和编导对舞蹈、舞曲的设想,它就像一个建筑物的“蓝图”。而舞蹈作品就是依照这个“蓝图”去作曲、编舞和进行舞美设计。有人把舞蹈作品的创作层次,以人体构造作比喻:主题――头脑;结构――经络、骨架;舞蹈动作和舞曲等――血脉、肌肤和外形。而结构是根本,它虽然不是完整的作品,但它决定着一个舞蹈的成败、优劣。正像一个人的骨架能决定此人是否身躯魁梧、高大一样。毋庸置疑,舞蹈结构的意义在于它的整体性。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特征存在,它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由若干不同部分构成的框架模式。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但是结构的意义远不在于此,它是实现构思的一个完整的结构模式,如果我们在某一局部或在顺序上有所变化,则能够产生或排列出同一结构类型下的一系列转换模式。这样,作品中一切可使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能够理解的表意系统,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舞蹈意义的艺术表现手段。
二、“结构”使舞蹈语言更流畅
我们说,结构是作品的关键,是一部作品的骨架,是对于作品起决定作用的,不过,结构与语言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结构是语言的组合方式,是语法,而动作作为语言是结构的内核。对于一部作品来讲,语言的设计遵循结构的规划,而结构的清晰又决定语言的流畅。所以,结构和语言是编导的两大课题,它们犹如现代建筑一样是整体和细部浑然一体,没有整体其细部将不复存在,没有局部也无所谓整体。在创作中,确立主题后我们开始对作品进行结构,而在进入舞蹈创作“怎么说”的阶段时,对于动作语言的设计成为重点,也是解决“如何动”的问题。对舞蹈动作语言的设计是编创者在作品的结构设计、展开、推进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是能够鲜明地体现舞蹈作品结构思想和发展脉络的主题动作。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作品《踏歌》,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作品独特的舞蹈语言,而这独特的语言又是来自于结构的清晰和明确。编导力图勾描一幅古代丽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通过再现阳春三月,碧柳依依,翠裙垂曳,婀娜身姿的一行踏青少女,联袂歌舞,踏着春绿,唱着欢歌,嬉戏游耍来结构整个舞蹈。在有了这样的结构与人物形象后,开始对舞蹈语言作出具体的设计,编导通过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国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以“纤腰”、“轻身”为美,“机迅体轻”却又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兀动赴度,指顾应声”,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袅,云转飘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典范性、古朴别致、韵律独具”的舞蹈语言,使得这个舞蹈成为标志我国古典舞最高成就的作品。由此可见,一个作品的舞蹈语言是其基础,而它的结构又决定着舞蹈语言是否独特、流畅。
三、结构使舞蹈主题更深刻
清晰的结构不仅能为舞蹈语言增添光彩,更是成为检验作品主题思想是否准确的标准。创作时如果把握不住明确的主题思想,在集中、提炼题材成为作品结构时,就容易失掉“主心骨”和“指南针”,使得作品松散杂乱,甚至不知所云,就像一个演讲者没有抓住中心议题,东拉西扯,使听众懵懂厌倦。相反,如果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构,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不会有大问题。以叙事性较强的舞蹈为例,通常作品的结构都是遵循故事发生的情感线路进行,从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几个阶段来叙述。而每一个阶段都应是紧紧围绕着中心思想即“主题”进行的。在舞剧《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通过“窒息、闪电、挣扎、破灭、解脱、夙愿”六个层次构成作品的框架和发展脉络 ,而这又是紧紧围绕着几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的。作品开场时,六个人物在射灯下正襟危坐,长达4分钟的寂静揭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突然由繁漪的摔碗动作将这个寂静打破,进入到第二幕,在这一幕中编导运用了独特的空间调度方式去表现几对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用尽全力地挣脱、奔跑着,通过变换双人的接触对象,仿佛在指责:谁是这场悲剧的罪人,又退缩着,仿佛想逃避责任。而进入到“挣扎”一幕时,繁漪与周萍的双人舞段极富感染力,准确地表现了繁漪的爱与恨、美丽与哀怜,也反映出了繁漪的心声――可怜与可悲。同样具有颠覆意义的还有“尾声”一幕。雷雨过后,封建大厦分崩离析。灯光再度亮起,在斯梅塔纳著名的《沃尔塔瓦河》悠扬的旋律下,所有演员都幻化成天使在一个平等、纯真的世界里翩翩起舞、相亲相爱,完成了人性最终的理想。编导就是通过这样清晰的结构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准确地表达了创作者自己心中的那个雷和雨,更深刻地揭示着人性。由此可见,主题思想是一个作品成败的关键,而结构又是决定主题思想成败的关键。
四、结语
我们常说,房屋盖得怎么样,要看蓝图绘得怎么样,一座有着合理布局的房屋一定是坚实的;同样一个舞蹈编得怎么样,要看结构布局怎么样,有着清晰、合理结构的舞蹈作品一定是能感染人的作品。
一、舞蹈“结构”的一般意义
简单地讲,结构就是整体各部分的分配。作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所做的安排和布局,就叫结构。结构既是作品内部中各局部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又是作品内容寻求形象外化的载体,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如果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那么结构就是作品的骨架和内部构造,它把表现生活和作品内容的各种手段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实质上也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创作者通过构思,在作品中有层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它体现了作者由认识事物、掌握其规律性、并通过身体动作、画面形式等体现出来的全部过程。而舞蹈结构就是指:根据作品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要求,对于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和布局。以突出主题思想为目的,把“题材”概括、提炼、构思成舞蹈的结构。它和话剧、歌剧的剧本不同,话剧的剧本已是一个独立的文学作品,而舞蹈脚本只是构思好的情节、人物和编导对舞蹈、舞曲的设想,它就像一个建筑物的“蓝图”。而舞蹈作品就是依照这个“蓝图”去作曲、编舞和进行舞美设计。有人把舞蹈作品的创作层次,以人体构造作比喻:主题――头脑;结构――经络、骨架;舞蹈动作和舞曲等――血脉、肌肤和外形。而结构是根本,它虽然不是完整的作品,但它决定着一个舞蹈的成败、优劣。正像一个人的骨架能决定此人是否身躯魁梧、高大一样。毋庸置疑,舞蹈结构的意义在于它的整体性。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特征存在,它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由若干不同部分构成的框架模式。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但是结构的意义远不在于此,它是实现构思的一个完整的结构模式,如果我们在某一局部或在顺序上有所变化,则能够产生或排列出同一结构类型下的一系列转换模式。这样,作品中一切可使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都可以成为我们能够理解的表意系统,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舞蹈意义的艺术表现手段。
二、“结构”使舞蹈语言更流畅
我们说,结构是作品的关键,是一部作品的骨架,是对于作品起决定作用的,不过,结构与语言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结构是语言的组合方式,是语法,而动作作为语言是结构的内核。对于一部作品来讲,语言的设计遵循结构的规划,而结构的清晰又决定语言的流畅。所以,结构和语言是编导的两大课题,它们犹如现代建筑一样是整体和细部浑然一体,没有整体其细部将不复存在,没有局部也无所谓整体。在创作中,确立主题后我们开始对作品进行结构,而在进入舞蹈创作“怎么说”的阶段时,对于动作语言的设计成为重点,也是解决“如何动”的问题。对舞蹈动作语言的设计是编创者在作品的结构设计、展开、推进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是能够鲜明地体现舞蹈作品结构思想和发展脉络的主题动作。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作品《踏歌》,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作品独特的舞蹈语言,而这独特的语言又是来自于结构的清晰和明确。编导力图勾描一幅古代丽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通过再现阳春三月,碧柳依依,翠裙垂曳,婀娜身姿的一行踏青少女,联袂歌舞,踏着春绿,唱着欢歌,嬉戏游耍来结构整个舞蹈。在有了这样的结构与人物形象后,开始对舞蹈语言作出具体的设计,编导通过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具有中国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以“纤腰”、“轻身”为美,“机迅体轻”却又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兀动赴度,指顾应声”,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袅,云转飘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典范性、古朴别致、韵律独具”的舞蹈语言,使得这个舞蹈成为标志我国古典舞最高成就的作品。由此可见,一个作品的舞蹈语言是其基础,而它的结构又决定着舞蹈语言是否独特、流畅。
三、结构使舞蹈主题更深刻
清晰的结构不仅能为舞蹈语言增添光彩,更是成为检验作品主题思想是否准确的标准。创作时如果把握不住明确的主题思想,在集中、提炼题材成为作品结构时,就容易失掉“主心骨”和“指南针”,使得作品松散杂乱,甚至不知所云,就像一个演讲者没有抓住中心议题,东拉西扯,使听众懵懂厌倦。相反,如果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构,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不会有大问题。以叙事性较强的舞蹈为例,通常作品的结构都是遵循故事发生的情感线路进行,从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几个阶段来叙述。而每一个阶段都应是紧紧围绕着中心思想即“主题”进行的。在舞剧《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通过“窒息、闪电、挣扎、破灭、解脱、夙愿”六个层次构成作品的框架和发展脉络 ,而这又是紧紧围绕着几对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进行的。作品开场时,六个人物在射灯下正襟危坐,长达4分钟的寂静揭示了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突然由繁漪的摔碗动作将这个寂静打破,进入到第二幕,在这一幕中编导运用了独特的空间调度方式去表现几对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用尽全力地挣脱、奔跑着,通过变换双人的接触对象,仿佛在指责:谁是这场悲剧的罪人,又退缩着,仿佛想逃避责任。而进入到“挣扎”一幕时,繁漪与周萍的双人舞段极富感染力,准确地表现了繁漪的爱与恨、美丽与哀怜,也反映出了繁漪的心声――可怜与可悲。同样具有颠覆意义的还有“尾声”一幕。雷雨过后,封建大厦分崩离析。灯光再度亮起,在斯梅塔纳著名的《沃尔塔瓦河》悠扬的旋律下,所有演员都幻化成天使在一个平等、纯真的世界里翩翩起舞、相亲相爱,完成了人性最终的理想。编导就是通过这样清晰的结构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准确地表达了创作者自己心中的那个雷和雨,更深刻地揭示着人性。由此可见,主题思想是一个作品成败的关键,而结构又是决定主题思想成败的关键。
四、结语
我们常说,房屋盖得怎么样,要看蓝图绘得怎么样,一座有着合理布局的房屋一定是坚实的;同样一个舞蹈编得怎么样,要看结构布局怎么样,有着清晰、合理结构的舞蹈作品一定是能感染人的作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