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01、傲慢与偏见
经典名著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人物。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
奥斯汀能把“日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奥斯汀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写人写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她自己就说:“我用一枝如此精细的笔,在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绘画……”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银屏再现
本影片《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中最成功的一部,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1944年出品。影片的编剧是奥尔德斯·赫克斯利和简·默芬。
在19世纪的英国,家庭的荣耀与社会地位被看成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影片以这一时期为背景,以一对教养、性格、社会地位均有很大差异的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为贯穿线索,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礼节和风俗习惯。劳伦斯·奥立弗扮演风度翩翩、英俊文雅但目中无人、傲慢固执的男主人公德希。葛丽尔·嘉逊扮演聪明机智、性格开朗、语言锋利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由于德希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两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俩人彼此了解,相互倾慕,有情人终成眷属。
导演莱昂纳德以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执导这部影片。影片艺术效果很好,应当归功于影片本身的优点——“文艺性的对话”,影片获1940奥斯汀最佳黑白片美工奖。
影片的巨大成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连摄制者们也未曾预料到,1940年6月为配合影片首映,企鹅丛书出版集团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的平装普及本,到1948年八年之中,这部小说已印了二十一版。
熠熠星光
葛丽尔·嘉逊
小说中机敏、睿智的伊丽莎白·伯纳特,以其优雅的气质,活泼风趣的谈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倾心。而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的葛丽尔·嘉逊,却令这个人物在银幕上得以重生,更加深入人心。
葛丽尔·嘉逊于1908年9月29日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毕业后又到法国葛雷诺博大学学习过,尽管她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但直至24岁才下定决心做一名演员。葛丽尔·嘉逊充溢着一种典雅的美,一种过人的智慧,文静、高雅、睿智、聪慧美丽、娇而不艳。
1940年,她与劳伦斯·奥立弗合演《傲慢与偏见》,片中她扮演高傲又博学的伊丽莎白,奥立弗扮演风流潇洒,性格偏执的德希。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两个人演来融洽无间,将原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葛丽尔·嘉逊一生只拍了二十几部影片,但大多为精品。曾因《忠勇之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主演过的名片还有《鸳梦重温》、《居里夫人》、《万世师表》等。
幕后英雄
塞德里克·吉本斯
1940年因《傲慢与偏见》获最佳黑白片美工奖的塞德里克·吉本斯(1895~1960),是美国一位十分卓越的美工师。早年,他曾当过爱迪生的助手。1918年到1924年,他服务于戈尔德温制片公司。1924年以后,他一直在米高梅公司工作。
吉本斯一生在数百部影片中担任过美工师,十一次获奥斯卡最佳美工奖。这十一部获奖影片是《圣路易雷的桥》(1929)、《快乐的寡妇》(1934)、《傲慢与偏见》(1940)、《灰尘中的花朵》(1941)、《煤气灯下》(1944)、《鹿苑长春》(1946)、《小妇人》(194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裘利斯·凯撒》(1953)和《上帝喜欢我》(1956)。
02、孤星血泪
经典名著
《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破灭的故事。金钱使皮普从一个穷学徒变成阔少爷,也使他染上了上流社会的恶习,而背离了他原有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天性。没有了金钱,皮普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则恢复了自己的人性。狄更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处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的国家制度、政治机构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同时对劳资冲突和工人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狄更斯不知疲倦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30余年,最后在写作长篇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日。
银屏再现
英国著名作家查理·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孤星血泪》曾先后几十次被搬上银幕,但由大卫·里恩导演,约翰·米尔斯、珍·西蒙丝、阿历克·金纳斯等优秀演员主演的这部影片,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部。
影片叙述19世纪初,年轻的英国乡村铁匠皮普(约翰·米尔斯饰),由于年幼时无意中帮助过一位含冤被陷入狱的逃犯,而得到一个不知姓名的恩人慷慨大方的帮助。后来,他终于跻身于伦敦上流社会,并与美丽的少女埃丝苔娜(珍·西蒙丝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卫·里恩导演的这部影片,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风貌,而且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电影技巧,在电影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影片开头,小男孩皮普与逃犯在荒郊野外相遇的场面,在电影史上一直被奉为经典。
幕后英雄
在奥斯卡奖的历史上,这部影片是相当重要的,是与《黑水仙花》最早获得奥斯卡摄影奖和美工奖的两部英国影片。英国摄影师盖伊·格林在摄制了《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等影片之后,改行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导演了《标志》、《愤怒的沉默》、《一次不够》等二十八部影片。约翰·布雷恩(1911-1969)不仅是英国一位出色的美工师,也是一位制片人和导演。除本片外,他还担任过《西班牙园丁》、《马嘴》等影片的美工。
03、雾都孤儿
经典名著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
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
楼主点这个网站看好了,上边有好多的...
经典名著
《傲慢与偏见》是闻名遐迩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汀的杰作。她的作品题材较窄,基本上都是描写她所处的那个阶层的爱情故事。但她观察仔细,文笔细腻,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许多层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她的作品阐明了恋爱婚姻的伦理道德观,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曾说:“奥斯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艺术家之一,而《傲慢与偏见》又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得到评论家如此重视,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伊丽莎白——奥斯汀的“宝贝女儿”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人物。她虽不及琼漂亮,但那秋水盈盈的眼睛也颇具迷人的魅力。她机智聪敏,生气勃勃,有胆识,有远见,善于分析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她以她的聪明才智、优越的精神境界处处与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
奥斯汀特别喜欢这个人物。在小说出版时,她给姐姐卡珊德拉的信中说:“我必须承认,伊丽莎白是自有书籍以来十分讨人喜欢的人物,我竟不知道我怎能忍受不喜欢伊丽莎白的读者。”她颇为自负地称伊丽莎白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淳朴的幽默辛辣的讽刺
奥斯汀能把“日常平凡事”写得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塑造人物形象鲜明著称。她善于用喜剧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她每次完成初稿之后,总是先朗读给家里人听,常惹得她的侄女们大笑不止。有一天,奥斯汀的姐姐卡珊德拉也在旁听到了,笑得前仰后俯,只求简赶快停止,免得她笑得肚子痛。
作者风采
奥斯汀(1775—1817)生于英国南部汉浦夏斯蒡芬屯的一个基督教教区长的家里。她从16岁便开始写作,仅为娱乐家人之用。《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等。后两部于她死后第一次用真名发表,附有作者小传,人们才知道她的简单身世。
这些作品往往用诙谐戏谑的喜剧手法,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主题,写出一些平常故事,给我们勾画出资产阶级社会初期,封建保守势力还很顽固的乡村生活场景。奥斯汀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写人写事,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她自己就说:“我用一枝如此精细的笔,在一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绘画……”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银屏再现
本影片《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中最成功的一部,美国20世纪福特影片公司1944年出品。影片的编剧是奥尔德斯·赫克斯利和简·默芬。
在19世纪的英国,家庭的荣耀与社会地位被看成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影片以这一时期为背景,以一对教养、性格、社会地位均有很大差异的男女青年的恋爱故事为贯穿线索,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礼节和风俗习惯。劳伦斯·奥立弗扮演风度翩翩、英俊文雅但目中无人、傲慢固执的男主人公德希。葛丽尔·嘉逊扮演聪明机智、性格开朗、语言锋利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由于德希的“傲慢”和伊丽莎白的“偏见”,两人之间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俩人彼此了解,相互倾慕,有情人终成眷属。
导演莱昂纳德以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执导这部影片。影片艺术效果很好,应当归功于影片本身的优点——“文艺性的对话”,影片获1940奥斯汀最佳黑白片美工奖。
影片的巨大成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连摄制者们也未曾预料到,1940年6月为配合影片首映,企鹅丛书出版集团出版了《傲慢与偏见》的平装普及本,到1948年八年之中,这部小说已印了二十一版。
熠熠星光
葛丽尔·嘉逊
小说中机敏、睿智的伊丽莎白·伯纳特,以其优雅的气质,活泼风趣的谈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倾心。而在影片《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的葛丽尔·嘉逊,却令这个人物在银幕上得以重生,更加深入人心。
葛丽尔·嘉逊于1908年9月29日出生于英国北爱尔兰。曾就读于伦敦大学,毕业后又到法国葛雷诺博大学学习过,尽管她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但直至24岁才下定决心做一名演员。葛丽尔·嘉逊充溢着一种典雅的美,一种过人的智慧,文静、高雅、睿智、聪慧美丽、娇而不艳。
1940年,她与劳伦斯·奥立弗合演《傲慢与偏见》,片中她扮演高傲又博学的伊丽莎白,奥立弗扮演风流潇洒,性格偏执的德希。这是他们第三次合作,两个人演来融洽无间,将原作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葛丽尔·嘉逊一生只拍了二十几部影片,但大多为精品。曾因《忠勇之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主演过的名片还有《鸳梦重温》、《居里夫人》、《万世师表》等。
幕后英雄
塞德里克·吉本斯
1940年因《傲慢与偏见》获最佳黑白片美工奖的塞德里克·吉本斯(1895~1960),是美国一位十分卓越的美工师。早年,他曾当过爱迪生的助手。1918年到1924年,他服务于戈尔德温制片公司。1924年以后,他一直在米高梅公司工作。
吉本斯一生在数百部影片中担任过美工师,十一次获奥斯卡最佳美工奖。这十一部获奖影片是《圣路易雷的桥》(1929)、《快乐的寡妇》(1934)、《傲慢与偏见》(1940)、《灰尘中的花朵》(1941)、《煤气灯下》(1944)、《鹿苑长春》(1946)、《小妇人》(194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邪恶的和美丽的》(1952、《裘利斯·凯撒》(1953)和《上帝喜欢我》(1956)。
02、孤星血泪
经典名著
《孤星血泪》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破灭的故事。金钱使皮普从一个穷学徒变成阔少爷,也使他染上了上流社会的恶习,而背离了他原有的劳动人民的纯朴天性。没有了金钱,皮普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则恢复了自己的人性。狄更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处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青年人的生活道路的主题,突出了对金钱腐蚀作用的揭露。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
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英国的国家制度、政治机构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同时对劳资冲突和工人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狄更斯不知疲倦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30余年,最后在写作长篇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谜》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日。
银屏再现
英国著名作家查理·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孤星血泪》曾先后几十次被搬上银幕,但由大卫·里恩导演,约翰·米尔斯、珍·西蒙丝、阿历克·金纳斯等优秀演员主演的这部影片,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部。
影片叙述19世纪初,年轻的英国乡村铁匠皮普(约翰·米尔斯饰),由于年幼时无意中帮助过一位含冤被陷入狱的逃犯,而得到一个不知姓名的恩人慷慨大方的帮助。后来,他终于跻身于伦敦上流社会,并与美丽的少女埃丝苔娜(珍·西蒙丝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大卫·里恩导演的这部影片,不仅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风貌,而且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电影技巧,在电影化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影片开头,小男孩皮普与逃犯在荒郊野外相遇的场面,在电影史上一直被奉为经典。
幕后英雄
在奥斯卡奖的历史上,这部影片是相当重要的,是与《黑水仙花》最早获得奥斯卡摄影奖和美工奖的两部英国影片。英国摄影师盖伊·格林在摄制了《孤星血泪》、《雾都孤儿》等影片之后,改行从事导演工作,先后导演了《标志》、《愤怒的沉默》、《一次不够》等二十八部影片。约翰·布雷恩(1911-1969)不仅是英国一位出色的美工师,也是一位制片人和导演。除本片外,他还担任过《西班牙园丁》、《马嘴》等影片的美工。
03、雾都孤儿
经典名著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会批判小说。
富人的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里挣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儿当学徒。难以忍受的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又被迫无奈当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莱罗先生收留,不幸让小扒手发现又入贼窝。善良的女扒手南希为了营救奥利佛,不顾贼头的监视和威胁,向布莱罗报信,说奥利佛就是他找寻已久的外孙儿。南希被贼窝头目杀害,警察随即围剿了贼窝。奥利佛终于得以与亲人团聚。
作者风采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南部朴茨茅斯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832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写了歌剧、笑剧、随笔、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长篇小说最为成功。《雾都孤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匹克威克外传》。从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期他先后到过美国、意大利、瑞士、法国旅游考察。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圣诞故事集》和长篇小说《董贝父子》。从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先后写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孤星血泪》等长篇小说,
楼主点这个网站看好了,上边有好多的...
参考资料: http://www.xueshubook.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7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