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全部
那是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
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打仗,税收收不上来,而军费开销又浩大。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凭空印钞票,市场上的钞票多了大于需求自然就会出现通胀。
很多人一提到民国就会想到滥发纸币,其实民国早中期(具体点说就是1911年到1940年间)货币还是比较坚挺的,特别是在1935年以前,那时候中国流通的是银元和铜元,纸币只是兑换券性质。后来发行法币,初期与英镑挂钩,后来改挂美元,都是可以按照固定汇率来兑换上述两种硬通货。抗战爆发后半壁国土尽失,而且丢的还全是经济相对比较好的沿海省份,民国政府没有充足的财政来源来应付军费支出,所以只能用印钞的模式来解决对钱的需求,中国开始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时代。
战争对货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实建国前的解放区情况也类似,比如冀察晋边区银行,东北银行,北海银行等等,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小额纸币到后来发行巨额钞票这么一个过程。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初期面值很小,都是1块,5块,10块,20块的,但因为那时候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经济不稳军费开销大,所以后来也出现了面值1万,5万的。直到1955年国内局势稳定了才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中国才算彻底摆脱了十余年的大额钞票时代。
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打仗,税收收不上来,而军费开销又浩大。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凭空印钞票,市场上的钞票多了大于需求自然就会出现通胀。
很多人一提到民国就会想到滥发纸币,其实民国早中期(具体点说就是1911年到1940年间)货币还是比较坚挺的,特别是在1935年以前,那时候中国流通的是银元和铜元,纸币只是兑换券性质。后来发行法币,初期与英镑挂钩,后来改挂美元,都是可以按照固定汇率来兑换上述两种硬通货。抗战爆发后半壁国土尽失,而且丢的还全是经济相对比较好的沿海省份,民国政府没有充足的财政来源来应付军费支出,所以只能用印钞的模式来解决对钱的需求,中国开始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时代。
战争对货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实建国前的解放区情况也类似,比如冀察晋边区银行,东北银行,北海银行等等,都经历了从最初的小额纸币到后来发行巨额钞票这么一个过程。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初期面值很小,都是1块,5块,10块,20块的,但因为那时候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经济不稳军费开销大,所以后来也出现了面值1万,5万的。直到1955年国内局势稳定了才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中国才算彻底摆脱了十余年的大额钞票时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