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和侵蚀两者区别:
1、对象不同:风化的对象是岩石,侵蚀的对象是岩石和风化物。
2、时间差异:风化一般比较漫长而平静。而侵蚀有时是可见的,如雨水第地表的侵蚀等。但有些侵蚀也很漫长。
3、次序不同:一般风化在前,侵蚀在后。
4、结果不同:风化使岩石变碎、变小,但留在原地。侵蚀的结果将被侵蚀的的物质带走。
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一般情况下判断两者的区别是:有没有将碎块带离作案现场,没有则大多为风化作用,有则为侵蚀作用,但要注意的是风化,有时候碎块也会离开原岩体,但属于重力坠落。
扩展资料:
侵蚀的常见种类:
1、流水侵蚀: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有瀑布、峡谷等。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2、风力侵蚀: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等。
3、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等。
4、冰川侵蚀:冰川侵蚀作用,又称刨蚀作用,是指冰川及其挟带的岩石碎块对冰川基岩的破坏作用。冰川的侵蚀方式主要分为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两种,均是冰川对基岩的机械破坏作用,另外还有冰楔作用和撞击作用。冰川地貌有角峰、刃脊、U型谷等。
流水(积水)风化属于风化作用,流水溶蚀属于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都属于对岩石及碎屑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直接作用于岩石,而侵蚀(溶蚀)作用于风化产物(岩石碎屑);时间上风化在先,侵蚀在后,且风化较为平静而漫长,而侵蚀一般相反;风化的结果使风化产物保留在原地,而侵蚀则将风化产物带走。
其次从微观概念上的差异:
流水风化(积水风化)伴随水对岩石物质的溶解、水解、水合以及冻融对岩体的破坏。这个过程可能同时伴随物理和化学作用,特别是化学作用,易造成与溶蚀的混淆。但积水风化后,水合物、溶液等会保留在原地(亦可能受重力作用下渗)。以上过程因岩石的不同种类等因素其风化效果有所差异。
溶蚀作用则是特指“碳酸盐岩”受流水(含二氧化碳)风化后,水溶液(水与溶蚀溶解的物质)顺出水口而流失的现象,它是侵蚀作用。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