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性细胞比率偏高,淋巴细胞比率偏低什么原因,这个血常规有感染吗严重吗?需要吃药吗?
患者信息:女67岁河北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脑出血手术常年卧床不起,气管切开、鼻饲,7年期间偶尔发烧不知道原因(三甲医院检查未发现原因,最后怀疑神经性引起发烧...
患者信息:女 67岁 河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脑出血手术常年卧床不起,气管切开、鼻饲,7年期间偶尔发烧不知道原因(三甲医院检查未发现原因,最后怀疑神经性引起发烧),近期经常发烧,检查血常规情况如下请高人看看:括号内为参考值,白细胞7.6(4-10)红细胞4.13(3.5-5.8)血红蛋白134(110-165)红细胞压积0.374(0.36-0.5)红细胞平均体积90.6(80-100)平均血红蛋白量32.4(27-3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58(310-370)血小板261(100-300)rdw-cv0.122红细胞分布宽度39.9(37-50)血小板分布宽度10.3(9-17)平均血小板体积8.9(6.5-13)大型血小板比率0.178(0.13-0.43)淋巴细胞数1.5(0.8-4)淋巴细胞比率0.198(0.2-0.4){这个偏低}中值细胞数0.4(0.2-0.8)中值细胞比率0.048(0.03-0.1)中性细胞5.7(2-7.7)中性细胞比率0.754(0.45-0.7)){这个偏高}这个血常规看着是不是有细菌感染,主要是怕有感染,另外问下胃炎或者幽门螺旋杆菌是否会引起发烧。当初两次去医院未检查项目主要是胃部和腿部。 展开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脑出血手术常年卧床不起,气管切开、鼻饲,7年期间偶尔发烧不知道原因(三甲医院检查未发现原因,最后怀疑神经性引起发烧),近期经常发烧,检查血常规情况如下请高人看看:括号内为参考值,白细胞7.6(4-10)红细胞4.13(3.5-5.8)血红蛋白134(110-165)红细胞压积0.374(0.36-0.5)红细胞平均体积90.6(80-100)平均血红蛋白量32.4(27-3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58(310-370)血小板261(100-300)rdw-cv0.122红细胞分布宽度39.9(37-50)血小板分布宽度10.3(9-17)平均血小板体积8.9(6.5-13)大型血小板比率0.178(0.13-0.43)淋巴细胞数1.5(0.8-4)淋巴细胞比率0.198(0.2-0.4){这个偏低}中值细胞数0.4(0.2-0.8)中值细胞比率0.048(0.03-0.1)中性细胞5.7(2-7.7)中性细胞比率0.754(0.45-0.7)){这个偏高}这个血常规看着是不是有细菌感染,主要是怕有感染,另外问下胃炎或者幽门螺旋杆菌是否会引起发烧。当初两次去医院未检查项目主要是胃部和腿部。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楼主,您的血常规完全正常, 中性细胞比率0.754(0.45-0.7)), 巴细胞比率0.198(0.2-0.4)这么一点偏差是毫无意义的,一个正常人处于身体调节的不同时期,血常规都会有微小的变化,比如你最近心情不好,最近喝水偏少,最近吃了些能引起血液浓度和比率变化的食品,按照你的血常规报告,你可以去任何一家医院有经验的内科医生,他们都会说,不具有任何意义。如果是细菌感染,血常规都会飙升,至少增加或减少50%以上,(当然,有些病毒或细菌感染不会引起血常规变化,与血常规无关),至于发烧的问题,有条件的话就做一个病毒全套+PET/CT,血常规只能找出一般的发烧(如感冒等),不能找一些特殊的发烧(结核,风湿,肿瘤等等),还有就是不要根据检验指标一些细微的变化,推敲什么问题,要听从医生的意见,要不然是要得疑病症的。
展开全部
中性粒细胞偏高提示细菌感染,不过你这个偏高啊,可能提示细菌感染。
实在要查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做免疫学实验,不建议做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菌培养,科研单位才有条件做。
如果疑似菌血症,可以做血培养。
实在要查幽门螺旋杆菌,建议做免疫学实验,不建议做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菌培养,科研单位才有条件做。
如果疑似菌血症,可以做血培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白细胞可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即是该种形态的细胞占白细胞总计数的百分比。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中性细胞比率升高一般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但是这种情况中淋巴细胞多高于正常值很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机体有过敏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略高伴嗜酸性细胞异常增高,如果在后期继发细菌性感染,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中性细胞比率升高一般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体内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伴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很多,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略高于正常伴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于正常,但是这种情况中淋巴细胞多高于正常值很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机体有过敏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略高伴嗜酸性细胞异常增高,如果在后期继发细菌性感染,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