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真的有七年之痒这一说吗?

 我来答
百度知道日报
2017-08-15 · 每天多一点知道
百度知道日报
《知道日报》是百度知道重要的品牌内容栏目,专注于“健康、生活、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法律、商业”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分享,通过百度在互联网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向数以亿计的网友及时传递着专业、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为什么都说七年之痒?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时间长了,这词竟然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真的有道理吗?想不明白了……

据说七年之痒一词,出自好莱坞性感明星梦露主演的一部爱情喜剧片《The Seven Year Itch》,中文片名《七年之痒》。

谁看过?估计看过这部老片的中国人都是咱们的父母一辈儿了吧~不过,也许这部影片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但伴随片名而来的七年之痒一词却被广为传播。七年,就是一个时间概念,感觉就像一个魔咒一样,恋人间的感情从炙热到平淡,由爱情至亲情,婚姻关系分崩离析的危险显著提高,对伴侣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那么,所谓七年之痒,到底痒在什么地方呢?这么说来,难道还真有理可循?如果找到原因,也许年轻的小夫妻没准就能好好处理夫妻关系问题,也许以后就没有七年之痒一说了。

你看这两种说法靠谱不?

1.细胞需要更新

为什么人会喜新厌旧,从生理上看,人体的细胞不断死亡和更新,平均需要七年就会完成一次完整的新陈代谢过程。而细胞是有记忆力的,一旦更新结束,新生长的细胞将会遗忘过去的那些美好生活。这种说法后来被科学所否定,它违背了太多人类生理学的事实。原来这个解释是错的~

2 . 激素会逐渐减少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类爱情其实是由于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大脑产生大量“爱情激素”导致的结果,这种神经传导物质,是被用做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喜悦的信息传递,它与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外界刺激都有一定关系;当大脑分泌出另一些神经传导物质“婚姻激素”时,它让人感到愉悦,并认为是对方可以带来幸福感和较高的爱情忠诚度,从而促使二人步入婚姻殿堂。这两种激素,不会一直保持,当人大脑倦怠时它们就会逐渐减少,大约能够维持七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原来的关系已无法存续,那么将转移方向,寻求新的目标。这对“七年之痒”的说法给予了支持。

心理因素能这样解释吗?

1 . 内在吸引缺失,外界诱惑加强

人类是高级生物,并非如那些低等动物那样只想满足最基本的繁衍后代的生理需求,对爱、归属感及亲密关系的殷切渴望,促使人类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足够稳定的婚姻关系。

大部分人并未懂得婚姻的真谛,当感觉自己花费巨大精力而苦心经营的爱情正趋于平淡,甚至逐渐消逝(研究表明,激情之爱最多可持续2年),不满和怨恨的心理将问题或责任归咎于对方,抱怨另一半的无情,自我感情和自尊被伤害的愤怒情绪被肆意宣泄,给原本就已危在旦夕的亲密关系造成巨大损伤。

不少伴侣(男性居多)习惯于用回避,疏远与冷漠的态度作为惩罚或对抗的方式,它源于儿时形成的依恋关系的模型。殊不知,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澄清与解决,反而让双方变得更加淡漠和疏离。在此期间,两性关系中最私密的缓冲剂--性爱关系,也极有可能被当做对抗的工具,当两性最亲密互动关系被剥夺的残酷体验越发强烈时,伴侣关系将遭致命打击,各种不愿意想象的事情均有可能发生。

2 . 因为你退步了,要懂得共同成长。

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爱情与成熟度无关。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种爱的努力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好的爱情及婚姻,是双方都能在生活中共同成长和进步,至少要懂得成长自己。

从爱情走入婚姻,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如何在一起共同协调地生活,并发展成熟的性关系,共同养儿育女,分担家庭责任。

面对婚姻,男人和女人的期待有所不同。按照过去的传统,对男人来说,婚姻是休憩的港湾,让他们放下盔甲,恢复内在平静;对于女人来说,婚姻则意味着一切,是生活的全部。

为防止爱情的消退,爱侣们每天都需尽力挤出时间聊天,倾听对方心声,给予爱的关注和反馈。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应避免这一奇特现象在家庭中发生,那就是人手一部手机,各自忙于线上交流,却忽略了家庭成员间最基本的情感互动,长此以往将给亲密关系带来巨大伤害。

婚姻关系的终极目的是达成双方的自我实现,成就各自人生的目标,并达到彼此精神的平等与契合。

伴侣们,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步调一致,跨越七年之痒的魔咒,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行吧!

(作者:潘鸣)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