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怎么建立的?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我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由此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并开创了奴隶制度的社会。
汤姓子名履,世称商汤、武汤、天乙、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他原来是夏朝的方伯,管理着亳这个地方,亳就是现在河南商丘。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所以深得民众的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
夏末时,夏帝王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于是,他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
汤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小国葛国,接着不久,经过11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3个重要同盟国家豕韦、顾和昆吾。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汤联合各方国和部落征伐夏桀。在“鸣条之战”中,汤俘获了对战争毫无准备的夏桀。
紧接着,汤在3000名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帝王之位,在亳建都,宣告商王朝的成立。商朝建国后国都频繁迁移,汤王盘庚时,迁都于殷,即今河南省安阳市,此后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商朝也因此又称为“殷”或“殷商”。其统治区域北至蒙古,东北至辽宁和朝鲜半岛,南至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西至于甘肃新疆,东至海滨东海。
汤吸取了夏桀的教训,他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经济步伐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时代。这就是“商汤革命”时期。
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已经使用多种谷类进行酿酒。
手工业也相当发达,能够铸造精美青铜器和白陶、釉陶,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物品交换也逐渐扩大起来,并且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
商朝强盛时期的疆域东边到了大海边,西边到达现在的陕西省东部,北边到达现在的河北省的北部,南边发展到了长江岸边,成为那个时期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商朝已经进入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出现了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甲骨文上反映了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和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
据考古资料看,东南和华南地区分布于长江下游两岸的“湖熟文化”、江西北部的“吴城文化”、西南地区四川境内的“巴蜀文化”以及北方内蒙古、辽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商文化的影响。
青铜器
根据历史记载,商朝是由商汤建立的。商汤原是夏朝一个方国(即诸侯国)的首领,他的国名叫商,位于今天河南省商丘一带。夏桀在位时期,统治腐朽,荒淫无道,引发了民怨沸腾,各诸侯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商汤敏锐地捕捉到了夏朝的衰败和民心的向背,积极积蓄力量,并得到了伊尹等贤臣的辅佐。
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末期,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了夏桀的军队,随后夏朝灭亡。经过三千诸侯的大会,商汤被推举为新的天下共主,他在亳(今商丘)建立了商朝,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宽政仁治的措施,对夏朝的遗民宽以待人,注重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使得社会秩序稳定,国家逐渐强盛。
商朝建立后,国都曾多次迁移。直至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国都才稳定下来,商朝因此又被称为殷或殷商。商朝存在了大约600年,历经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共有31位王,最后在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所领导的周军击败,末代君王商纣王灭亡,商朝结束,周朝开始。
殷墟的发掘证实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并逐渐过渡到铁器时代。同时,商朝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系统的文字符号——甲骨文的时期,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