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老师,你支持县管校聘全面铺开吗?
年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2020年两大重点任务是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
在《意见》中,也有对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要求,有几点是跟广大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息息相关的,其中第九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提及,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今年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意见》明确提出将全面推进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提法其实早就有了,早在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就提出,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部署并逐步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8年发布的一份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中也强调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
从政策层面来说,“县管校聘”是非常好的做法,让学校,老师能够双向选择,引入竞争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县管校聘”的核心在哪里?老师不再是“学校”的人,而是“教育系统”的人,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聘任学校校长,学校聘任老师,加强老师的流动性,竞争性。一些混日子,不服从管理的老师可能落聘,真正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落聘去待岗的局面。
这是对教育有利的一项举措,为什么一直以来,并不受到一线老师的欢迎呢?因为好的政策,更需要切实可行地操作,需要正确无误地执行。对一线老师而言,对这项政策的顾虑在哪里?谁来主导竞聘的工作?谁来保证竞聘过程的公正公平?
按照目前有的地方试点的情况来看,县管校聘”就是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聘任城区小学或者乡镇中心校校长,由这些校长聘任各校的年级组长和老师。当然,这个过程肯定会出台很多细则,规定,但是最终执行还是还是要落实到“人”。老师们的担心是这样一来,校长的权力比以前更大了,谁来监管?“县管校聘”的政策会不会变成某些人排除异己,打击报复的工具,会不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从一些试点地区的政策来看,城区落聘老师到乡村任教,中心小学落聘老师到村小任教,当然可以充实基层教学力量,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造成优秀老师扎堆优质学校,乡村学校变成“教师培训基地”呢?
当然,也许是我等杞人忧天,既然国家决定全面推行这项政策,自然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教师管理也确实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让一些真正有能力,有魄力,有担当的老师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鞭策那些混日子,开学盼着放学,上课盼着下课的老师。
但是一线老师要说的是,政策是好的,也要好的执行,在推进“县管校聘”政策的同时,也需要防止加剧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防止出现腐败现象,不让踏踏实实教书的老师吃亏,不给吹牛拍马,阿谀奉承之辈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