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嘛?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的来历🌟🌟
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但说起端午节,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屈原。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看到楚国屡遭秦国的侵略,人民痛苦不堪,他坚决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楚怀王不接受屈原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不久后去世。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的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于公元前278年,出兵攻下楚国的郢都。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
屈原眼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自己救国无望,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心如刀割。在极端忧郁、悲愤、绝望的情况下,抱石投入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当地渔民闻讯迅速驾舟赶来打捞,可总不见屈原的身影。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水面果真浮起鱼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贞洁的孩子们。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行吟泽畔,斯人已逝。“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样的千古之问却依然横亘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流传最广的纪念屈原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同时也体现了爱国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永恒不变的真谛。正因如此,端午这个日子,不管有怎样的节日气氛,它的本意是悲情的、悲悯的,也是深沉的、深刻的,更是爱国的、爱民的。
💝💝端午节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二、端午食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三、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四、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节因其来历而成为古老的中国庆典,它不仅赋予人们意义深远的文化精神,而且带来欢乐、健康和长寿的吉祥祝福。端午节的到来,更是让人们续写古老文化的精彩故事,将它作为当今文明的精神积淀,传承体现完备的美德和道义。端午节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让我们思考历史,感受文化,平添人生的美景。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的由来是相传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