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什么风光不再呢?
十几年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学术明星制造机”。被邀请上去讲课的人来一个火一个,火了以后主讲人就开始签字售书,也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兴旺,央视和主讲嘉宾更是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些被捧红的学术明星们的火爆程度和如今的流量小鲜肉们的影响力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从当年的万人空巷到如今的几乎无人问津,《百家讲坛》,你究竟怎么了。
一流学者的清高
有人曾经指出,《百家讲坛》邀请的主讲嘉宾,都是些二三流的学者甚至不那么入流的,有的甚至还没有大学水平。他们的学术水平是否是同行业顶级,值得怀疑。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是理解央视的。毕竟是一档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节目,让更多人喜欢看和看得懂才是节目组应该考虑的。所以,把学术性的东西重新包装,用大部分人都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也算是个功德无量的事情。
假设如果真的去请那些一流学者来讲。首先人家未必看得上你这个平台。其次人家的主要精力在学术研究上,未必有这个时间来做学术的大众普及工作。再次,一流的学者未必有一流的口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流的学者他们所关心的问题通常都比较深,也比较窄,普通观众如果没有这个知识储备的话,还真的听不懂。这也是央视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吧,毕竟专业性太强就很难保证收视率咯。
二流学者的硬伤
拿两个被炒红的学术明星于丹和易中天为例。
我们知道,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是搞传媒学的,在《百家讲坛》里讲的是论语和庄子。易中天是厦门大学的老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文学和美学,在《百家讲坛》里讲的是三国和两汉。
如果从学术严谨性和传播知识的专业性来讲,于丹和易中天很显然都不是第一流的,因为他们讲的压根不是自己所研究的专业方向。
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百家讲坛》里讲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时自然是错漏百出,虽然讲故事的效果不错,但收视率高并不代表内容就是严谨的和正确的。
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