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在《中小学教学常规》中,教师教学常规中第一项常规是备课。因为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课首先就是备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 内容和要求来编写成的,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所以,钻研教材是教师进行上课前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工作。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那么教师应 怎样钻研教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是:
1.浏览初析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思路。
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一节教材内容。
3.纵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
⑴这册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⑵教材中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⑶在全册教材中应渗透什么教学方法?
⑷通过教学,应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在纵览全册教材基础上,在进行细读分析,细读分析就是在教学之前,把教材中的某一章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本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贯穿这一章的主线,并以该主线通览全章,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必须深究细研,并自我设问:
⑴我编排这一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⑵本节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
⑶怎样把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融于教材,怎样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做到:
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一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
2.要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
⑴本节新旧知识的桥梁是什么?
⑵这一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⑶我自己能完全学会什么?
第三、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抓住两个统一:即编者与
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师只有钻研好教材,才能初步的备好课。最后在通过集体讨论,发挥大家的智慧,对教师自己来说,可以听取别人的卓见,发现自己之不足,从而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就为下一步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有结合课程标准,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那么教师应 怎样钻研教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是:
1.浏览初析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思路。
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一节教材内容。
3.纵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
⑴这册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⑵教材中各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⑶在全册教材中应渗透什么教学方法?
⑷通过教学,应培养学生什么能力?
在纵览全册教材基础上,在进行细读分析,细读分析就是在教学之前,把教材中的某一章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本章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贯穿这一章的主线,并以该主线通览全章,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必须深究细研,并自我设问:
⑴我编排这一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⑵本节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
⑶怎样把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培养学生能力融于教材,怎样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具体做到:
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一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
2.要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
⑴本节新旧知识的桥梁是什么?
⑵这一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
⑶我自己能完全学会什么?
第三、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抓住两个统一:即编者与
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师只有钻研好教材,才能初步的备好课。最后在通过集体讨论,发挥大家的智慧,对教师自己来说,可以听取别人的卓见,发现自己之不足,从而对教材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就为下一步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全部
在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对知识目标的把握不准确,以致在教学预设中对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考虑较多,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跟着感觉走,所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那么,我们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是我们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 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偶尔不用现成的教材,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 “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所以我们应该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1、阅读例题。 以“轴对称图形”为例。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体会分为两步: (1) 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 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 2、解答习题。 在作教学预案时,我们应认真、逐题解答教材中的习题——即使低年级也不能因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揣摩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利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3、思考为什么这样编排。 我们在研究教材时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 二、 关注相关知识体系,明确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即把新知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便激活他们的经验,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提高学习效益。 2、关注后续学习任务。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这也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三、 关注课程标准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对比 以“认识分数”为例。在认识分数时,先学习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其中,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是与传统教材所不同的地方。要注意的是,解决这些问题,要联系具体的材料解释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分数意义进行操作或列式计算,因此能起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的作用。 教学该内容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抓住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二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四、 关注过程与方法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在探究中学习,才能全面达成三维目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惟有合理地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是正确的。
只有把握了教材的内容,才能设计好的教学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认真的钻研课标的,
把握好课标对知识的要求,
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
只有把握了教材的内容,才能设计好的教学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认真的钻研课标的,
把握好课标对知识的要求,
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