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谁写的?

 我来答
182120a

2020-09-08 · TA获得超过33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14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1.6万
展开全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有其果的典故。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并列 比喻有其因,必致其果。语本《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是丰满地被形象化了。”△多用于说明因果方面。也作“种麦得麦”。

词语分解
种瓜的解释 .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历史典故推荐:适性忘虑
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并列
吃了一块茶狮子c2

2022-06-29 · 贡献了超过355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有其果的典故。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并列 比喻有其因,必致其果。语本《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是丰满地被形象化了。”△多用于说明因果方面。也作“种麦得麦”。

词语分解
种瓜的解释 .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历史典故推荐:适性忘虑
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并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cbj7vc8z5

2022-06-28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1万
展开全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有其果的典故。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并列 比喻有其因,必致其果。语本《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是丰满地被形象化了。”△多用于说明因果方面。也作“种麦得麦”。

词语分解
种瓜的解释 .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历史典故推荐:适性忘虑
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并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楚又迩m9

2022-06-28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6万
展开全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有其果的典故。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并列 比喻有其因,必致其果。语本《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是丰满地被形象化了。”△多用于说明因果方面。也作“种麦得麦”。

词语分解
种瓜的解释 .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历史典故推荐:适性忘虑
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并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屈筠0HZ

2022-06-29 · 贡献了超过668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6.9万
展开全部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有其果的典故。

清.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以若是之民,得若是之政府官吏,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又奚尤。”

并列 比喻有其因,必致其果。语本《吕语集粹·存养》:“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仁惠的友情者得到仁惠的友情,在这儿是丰满地被形象化了。”△多用于说明因果方面。也作“种麦得麦”。

词语分解
种瓜的解释 .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
历史典故推荐:适性忘虑
谓顺悦情性忘却忧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将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并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