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EXCEL公式含义 解释下这个公式的每一项含义: VLOOKUP(A1,Sheet1!B:O,14,0)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A1,是指要查找A1 的值
Sheet1!B:O是指要查找的数据范围,其中在表一的B列查找A1的值。
14表示,输出的结果在第14列(在这个例子里正好是O列)。既如果第一个找到A1 的是在第三行,那么输出的结果就是O列第三行的值。
0表示精确查找。既所要找到的必须和A1完全一样
Sheet1!B:O是指要查找的数据范围,其中在表一的B列查找A1的值。
14表示,输出的结果在第14列(在这个例子里正好是O列)。既如果第一个找到A1 的是在第三行,那么输出的结果就是O列第三行的值。
0表示精确查找。既所要找到的必须和A1完全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返回sheet1中,B列到O列范围内的一个数值。先在B列查找和当前工作簿里的A1一样的值,找到后在这一行往后数第14列的数就是返回值,B列是第一列,C第二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VLOOKUP函数
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中该数值所在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
这里所说的“数组”,可以理解为表格中的一个区域。数组的列序号:数组的“首列”,就是这个区域的第一纵列,此列右边依次为第2列、3列……。假定某数组区域为B2:E10,那么,B2:B10为第1列、C2:C10为第2列……。
语法:
VLOOKUP(查找值,区域,列序号,逻辑值)
“查找值”:为需要在数组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它可以是数值、引用或文字符串。
“区域”:数组所在的区域,如“B2:E10”,也可以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例如数据库或数据清单。
“列序号”:即希望区域(数组)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为1时,返回第一列中的数值,为2时,返回第二列中的数值,以此类推;若列序号小于1,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 #VALUE!;如果大于区域的列数,函数VLOOKUP返回错误值 #REF!。
“逻辑值”:为TRUE或FALSE。它指明函数 VLOOKUP 返回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 TRUE 或省略,则返回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查找值”的最大数值;如果“逻辑值”为FALSE,函数 VLOOKUP 将返回精确匹配值。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 #N/A。如果“查找值”为文本时,“逻辑值”一般应为 FALSE 。另外:
·如果“查找值”小于“区域”第一列中的最小数值,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如果函数 VLOOKUP 找不到“查找值” 且“逻辑值”为 FALSE,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下面举例说明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假设在Sheet1中存放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若干农产品的销售单价:
A B
1 农产品名称 单价
2 小麦 0.56
3 水稻 0.48
4 玉米 0.39
5 花生 0.51
…………………………………
100 大豆 0.45
Sheet2为销售清单,每次填写的清单内容不尽相同:要求在Sheet2中输入农产品名称、数量后,根据Sheet1的数据,自动生成单价和销售额。设下表为Sheet2:
A B C D
1 农产品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2 水稻 1000 0.48 480
3 玉米 2000 0.39 780
…………………………………………………
在D2单元格里输入公式:
=C2*B2 ;
在C2单元格里输入公式:
=VLOOKUP(A2,Sheet1!A2:B100,2,FALSE) 。
如用语言来表述,就是:在Sheet1表A2:B100区域的第一列查找Sheet2表单元格A2的值,查到后,返回这一行第2列的值。
这样,当Sheet2表A2单元格里输入的名称改变后,C2里的单价就会自动跟着变化。当然,如Sheet1中的单价值发生变化,Sheet2中相应的数值也会跟着变化。
其他单元格的公式,可采用填充的办法写入。
VLOOKUP函数使用注意事项
说到VLOOKUP函数,相信大家都会使用,而且都使用得很熟练了。不过,有几个细节问题,大家在使用时还是留心一下的好。
一.VLOOKUP的语法
VLOOKUP函数的完整语法是这样的:
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1.括号里有四个参数,是必需的。最后一个参数range_lookup是个逻辑值,我们常常输入一个0字,或者False;其实也可以输入一个1字,或者true。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前者表示的是完整寻找,找不到就传回错误值#N/A;后者先是找一模一样的,找不到再去找很接近的值,还找不到也只好传回错误值#N/A。这对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满足好奇而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体验。
2.Lookup_value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可以是数值、文字字符串、或参照地址。我们常常用的是参照地址。用这个参数时,有两点要特别提醒:
A)参照地址的单元格格式类别与去搜寻的单元格格式的类别要一致,否则的话有时明明看到有资料,就是抓不过来。特别是参照地址的值是数字时,最为明显,若搜寻的单元格格式类别为文字,虽然看起来都是123,但是就是抓不出东西来的。
而且格式类别在未输入数据时就要先确定好,如果数据都输入进去了,发现格式不符,已为时已晚,若还想去抓,则需重新输入。
B)第二点提醒的,是使用时一个方便实用的小技巧,相信不少人早就知道了的。我们在使用参照地址时,有时需要将lookup_value的值固定在一个格子内,而又要使用下拉方式(或复制)将函数添加到新的单元格中去,这里就要用到“$”这个符号了,这是一个起固定作用的符号。比如说我始终想以D5格式来抓数据,则可以把D5弄成这样:$D$5,则不论你如何拉、复制,函数始终都会以D5的值来抓数据。
3.Table_array是搜寻的范围,col_index_num是范围内的栏数。Col_index_num 不能小于1,其实等于1也没有什么实际用的。如果出现一个这样的错误的值#REF!,则可能是col_index_num的值超过范围的总字段数。
二.VLOOKUP的错误值处理。
我们都知道,如果找不到数据,函数总会传回一个这样的错误值#N/A,这错误值其实也很有用的。比方说,如果我们想这样来作处理:如果找到的话,就传回相应的值,如果找不到的话,我就自动设定它的值等于0,那函数就可以写成这样:
=if(iserror(vlookup(1,2,3,0))=true,0,vlookup(1,2,3,0))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VLOOKUP函数返回的值是个错误值的话(找不到数据),就等于0,否则,就等于VLOOKUP函数返回的值(即找到的相应的值)。
这里面又用了两个函数。
第一个是iserror函数。它的语法是iserror(value),即判断括号内的值是否为错误值,如果是,就等于true,不是,就等于false。
第二个是if函数,这也是一个常用的函数的,后面有机会再跟大家详细讲解。它的语法是if(条件判断式,结果1,结果2)。如果条件判断式是对的,就执行结果1,否则就执行结果2。举个例子:=if(D2=””,”空的”,”有东西”),意思是如D2这个格子里是空的值,就显示文字“空的”,否则,就显示“有东西”。(看起来简单吧?其实编程序,也就是这样子判断来判断去的。)
三.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档案的处理。
一般来说,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如果又是在别的档案里抓取数据的话,档案往往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当你使用的档案本身就很大的时候,那每次开启和存盘都是很受伤的事情。
有没有办法把文件压缩一下,加快开启和存盘的速度呢。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经验。
在工作表里,点击工具——选项——计算,把上面的更新远程参照和储存外部连结的勾去掉,再保存档案,则会加速不少,不信你可以试试。
下面详细的说一下它的原理。
1.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每次在保存档案时,会同时保存一份其外部连结的档案。这样即使在单独打开这个工作表时,VLOOKUP函数一样可以抓取到数值。
2.在工作表打开时,微软会提示你,是否要更新远程参照。意思是说,你要不要连接最新的外部档案,好让你的VLOOKUP函数抓到最新的值。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不妨试试。
3.了解到这点,我们应该知道,每次单独打开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时,里面抓取外部档案的数值,只是上次我们存盘时保存的值。若要连结最新的值,必须要把外部档案同时打开。
VLOOKUP函数我所了解的,也只是这些,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或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提出,一起探讨。
在表格或数值数组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表格或数组中该数值所在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
这里所说的“数组”,可以理解为表格中的一个区域。数组的列序号:数组的“首列”,就是这个区域的第一纵列,此列右边依次为第2列、3列……。假定某数组区域为B2:E10,那么,B2:B10为第1列、C2:C10为第2列……。
语法:
VLOOKUP(查找值,区域,列序号,逻辑值)
“查找值”:为需要在数组第一列中查找的数值,它可以是数值、引用或文字符串。
“区域”:数组所在的区域,如“B2:E10”,也可以使用对区域或区域名称的引用,例如数据库或数据清单。
“列序号”:即希望区域(数组)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为1时,返回第一列中的数值,为2时,返回第二列中的数值,以此类推;若列序号小于1,函数VLOOKUP 返回错误值 #VALUE!;如果大于区域的列数,函数VLOOKUP返回错误值 #REF!。
“逻辑值”:为TRUE或FALSE。它指明函数 VLOOKUP 返回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 TRUE 或省略,则返回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查找值”的最大数值;如果“逻辑值”为FALSE,函数 VLOOKUP 将返回精确匹配值。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 #N/A。如果“查找值”为文本时,“逻辑值”一般应为 FALSE 。另外:
·如果“查找值”小于“区域”第一列中的最小数值,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如果函数 VLOOKUP 找不到“查找值” 且“逻辑值”为 FALSE,函数 VLOOKUP 返回错误值 #N/A。
下面举例说明VLOOKUP函数的使用方法。
假设在Sheet1中存放小麦、水稻、玉米、花生等若干农产品的销售单价:
A B
1 农产品名称 单价
2 小麦 0.56
3 水稻 0.48
4 玉米 0.39
5 花生 0.51
…………………………………
100 大豆 0.45
Sheet2为销售清单,每次填写的清单内容不尽相同:要求在Sheet2中输入农产品名称、数量后,根据Sheet1的数据,自动生成单价和销售额。设下表为Sheet2:
A B C D
1 农产品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2 水稻 1000 0.48 480
3 玉米 2000 0.39 780
…………………………………………………
在D2单元格里输入公式:
=C2*B2 ;
在C2单元格里输入公式:
=VLOOKUP(A2,Sheet1!A2:B100,2,FALSE) 。
如用语言来表述,就是:在Sheet1表A2:B100区域的第一列查找Sheet2表单元格A2的值,查到后,返回这一行第2列的值。
这样,当Sheet2表A2单元格里输入的名称改变后,C2里的单价就会自动跟着变化。当然,如Sheet1中的单价值发生变化,Sheet2中相应的数值也会跟着变化。
其他单元格的公式,可采用填充的办法写入。
VLOOKUP函数使用注意事项
说到VLOOKUP函数,相信大家都会使用,而且都使用得很熟练了。不过,有几个细节问题,大家在使用时还是留心一下的好。
一.VLOOKUP的语法
VLOOKUP函数的完整语法是这样的:
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1.括号里有四个参数,是必需的。最后一个参数range_lookup是个逻辑值,我们常常输入一个0字,或者False;其实也可以输入一个1字,或者true。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前者表示的是完整寻找,找不到就传回错误值#N/A;后者先是找一模一样的,找不到再去找很接近的值,还找不到也只好传回错误值#N/A。这对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满足好奇而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体验体验。
2.Lookup_value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可以是数值、文字字符串、或参照地址。我们常常用的是参照地址。用这个参数时,有两点要特别提醒:
A)参照地址的单元格格式类别与去搜寻的单元格格式的类别要一致,否则的话有时明明看到有资料,就是抓不过来。特别是参照地址的值是数字时,最为明显,若搜寻的单元格格式类别为文字,虽然看起来都是123,但是就是抓不出东西来的。
而且格式类别在未输入数据时就要先确定好,如果数据都输入进去了,发现格式不符,已为时已晚,若还想去抓,则需重新输入。
B)第二点提醒的,是使用时一个方便实用的小技巧,相信不少人早就知道了的。我们在使用参照地址时,有时需要将lookup_value的值固定在一个格子内,而又要使用下拉方式(或复制)将函数添加到新的单元格中去,这里就要用到“$”这个符号了,这是一个起固定作用的符号。比如说我始终想以D5格式来抓数据,则可以把D5弄成这样:$D$5,则不论你如何拉、复制,函数始终都会以D5的值来抓数据。
3.Table_array是搜寻的范围,col_index_num是范围内的栏数。Col_index_num 不能小于1,其实等于1也没有什么实际用的。如果出现一个这样的错误的值#REF!,则可能是col_index_num的值超过范围的总字段数。
二.VLOOKUP的错误值处理。
我们都知道,如果找不到数据,函数总会传回一个这样的错误值#N/A,这错误值其实也很有用的。比方说,如果我们想这样来作处理:如果找到的话,就传回相应的值,如果找不到的话,我就自动设定它的值等于0,那函数就可以写成这样:
=if(iserror(vlookup(1,2,3,0))=true,0,vlookup(1,2,3,0))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VLOOKUP函数返回的值是个错误值的话(找不到数据),就等于0,否则,就等于VLOOKUP函数返回的值(即找到的相应的值)。
这里面又用了两个函数。
第一个是iserror函数。它的语法是iserror(value),即判断括号内的值是否为错误值,如果是,就等于true,不是,就等于false。
第二个是if函数,这也是一个常用的函数的,后面有机会再跟大家详细讲解。它的语法是if(条件判断式,结果1,结果2)。如果条件判断式是对的,就执行结果1,否则就执行结果2。举个例子:=if(D2=””,”空的”,”有东西”),意思是如D2这个格子里是空的值,就显示文字“空的”,否则,就显示“有东西”。(看起来简单吧?其实编程序,也就是这样子判断来判断去的。)
三.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档案的处理。
一般来说,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如果又是在别的档案里抓取数据的话,档案往往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当你使用的档案本身就很大的时候,那每次开启和存盘都是很受伤的事情。
有没有办法把文件压缩一下,加快开启和存盘的速度呢。这里提供一个小小的经验。
在工作表里,点击工具——选项——计算,把上面的更新远程参照和储存外部连结的勾去掉,再保存档案,则会加速不少,不信你可以试试。
下面详细的说一下它的原理。
1.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每次在保存档案时,会同时保存一份其外部连结的档案。这样即使在单独打开这个工作表时,VLOOKUP函数一样可以抓取到数值。
2.在工作表打开时,微软会提示你,是否要更新远程参照。意思是说,你要不要连接最新的外部档案,好让你的VLOOKUP函数抓到最新的值。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不妨试试。
3.了解到这点,我们应该知道,每次单独打开含有VLOOKUP函数的工作表时,里面抓取外部档案的数值,只是上次我们存盘时保存的值。若要连结最新的值,必须要把外部档案同时打开。
VLOOKUP函数我所了解的,也只是这些,大家有什么好的经验或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提出,一起探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