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的呢?
清朝的时候有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原,但毕竟是两个国家语言不通,在那个时候交流也是靠英语,在古代的时候是怎么学习英语的呢?
溥仪的那一手英文写的也是羡煞旁人,估计在古代皇帝中,溥仪是英语学得最牛的(光绪帝也不赖)。溥仪学英文之路其并不简单,他曾每天坚持早起,苦练英语水平,而且人家毕竟是个皇帝,有一对一指导的英语老师(英国人庄士敦),这和课堂里学英语又有着很大的优势。
其实,在中国古代,根本没有像现在普及学英语这种情况,学外语也就是在清末时期才逐渐兴起和提倡的。因为,中古在晚清以前,都称得上是世界级别强国,强国怎么可能学习弱国语言呢?
后来到了清朝后期,中国逐渐被西方强国超越,英国的大略四方,加上美国的崛起,才导致发源于5世纪的英语逆袭,成为国际主流语言。中国是因为在殖民时代的落后于欧洲国家太多,否则现在的世界官话到底是什么语还是未知数呢。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英帝国特使——马戛尔尼伯爵曾奉命觐见乾隆皇帝,请求互通商贸,却吃了闭门羹,无奈悻悻而返。走时,马戛尔尼抛出一句狠话:“中国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失望与讽刺之情溢于言表,果不其然,半个世纪后,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终于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吉利的商品、货物和资本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随之而来,当然还有英语。
清廷的自大与保守,让世人诟病不已。但在大清国二百多年的基业中,有2.5位皇帝曾大胆地张开双臂拥抱欧罗巴文化。前者是一手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其次是在积贫积弱的国运中试图通过“戊戌变法”来扭转时局的光绪皇帝,剩下的半个皇帝就是“亡国之君”宣统了。
康熙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中,逐渐意识到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后,于1708年设立“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专习俄罗斯文字,以备翻译”。到雍正年间,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招满洲青年专修拉丁文”,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华夷译语》本是洪武年间官方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逐步扩充收录语种,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可笑的是,《华夷译语》沿袭了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例——外文词条都是以汉文注音,如“Don't answer at random”注音为“洞脱,唵五史为,阿脱,而蓝道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两个世纪后,康熙的八世孙光绪皇帝就聪明多了。极具维新思想的光绪英语学习热情很高,每日清晨四点就开始上课,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悟性,但口语却糟糕至极。他计划用英语做新年献词,并致函各国公使。无奈,公使们不给面子,纷纷婉言谢绝。虽然不得已身为“傀儡”,但这位思想开明又颇具叛逆精神的青年单单是敢于以身作则、带头学英语的胆识就值得人们称赞。他以九五之尊带头学习“呕哑嘲哳难为听”的“蛮语”,提高了英语在宫中的地位,紫禁城内很快掀起了学英语的时尚,就连慈禧老佛爷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古代最需要学习外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出海经商的商人、需要向别国传递文化的僧侣。就比如汉唐盛世丝绸之路上各国的商人,他们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使用的就是一种粟特语。因为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十分活跃,而粟特语结合了汉语和梵语的一些特点,简单易懂,上手容易。清代广州13行由于经常需要跟洋人打交道,迫切的需要学习英语,应运而生一种小册子。上面收录着英语、法语、德语、等6种语言,其中英语就已经收录了700多个单词,并且都按照粤语对它的读音用汉字进行标注。比如goodmoroning用汉语读出来就是“谷得毛宁”
真正学英语还要从民国时期算起,民国用汉字来表示发音,来教小孩学英语。例如:
此人是谁-Who is this man?(胡乙史席史蛮痕)舍下城内-my home in city(埋哀花姆因雪的)府居何处-Your home?(尤何挨花姆)贵庚几何-How old are you?(好胡哑而特,挨,尤胡)
因为近代的汉语发音并未统一,发音五花八门,使得学习英语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在唐宋时期,中国虽然有许多的外国人,但政府并未开设英语课程,而是有个叫做“四夷馆”的地方,专门负责翻译各国文字。
从四夷馆这个名字可以看出,“夷”本身就带有贬义,可见古代中原王朝统治者对待外国人的不屑态度,更不会主张学习他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