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你认为最完美的将领是谁?
三国中最完美的将领,如果按照正史来说,我心中最完美的将领,应该是东吴第一代大都督周瑜。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毫无疑问,一代美周郎就是我最崇拜的三国将领,没有之一。
——崇拜大都督
原因一:人格魅力
说到周瑜,不得不说的,是他的人格。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罗老爷子可谓狠狠地黑了周瑜一把,将他黑的是体无完肤,名声尽损。——嫉贤妒能,气量狭小,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这些东西仿佛成了周瑜的专属代名词。
不过在正史中,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据正史记载,周瑜这个人,风度翩翩,仪容秀丽,气量广大,性度恢廓,通晓音律,熟读兵法,满腹韬略,有万人之英、王佐之才,是江东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百姓们都亲切的称他为周郎。
早年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程普常常倚老卖老不听指挥,刁难周瑜。周瑜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始终不跟程普一般见识。终于用大都督的超强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老将程普。程普常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江表传)
——周瑜的品格、气度可谓远超常人
原因二:功名盖世,威震古今
孙策死后,正在东吴最落魄的时候,周瑜有幸成了孙策的托孤大臣之一。
在此期间,曹操击败袁绍,气势如虹,一度有吞并天下之志。曹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要求孙权以子为质,臣服于曹魏。满朝文武,尽皆惊惧,无一不是犹豫不决。虽然孙权本人不想以子为质,但没办法,见到众人的态度,所谓底气不足。
唯有一人,给了孙权底气,说服了权母,不以子为曹质。这个人就是周瑜。从此!权母视周瑜为子,孙权以兄事周瑜。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参考,《江表传》
——此所谓“一救东吴”
赤壁之战前夕,曹老板又给孙权写了一封招降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见信,慌招众臣商议。群臣言降者无数,张昭等高谈降论,孙权万般无奈。唯有鲁肃是个明白人,鲁肃建议,赶紧召周瑜回京。
周瑜回京后,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众人,逐一分析了当时的态势。结果众人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必赢的战役。
周瑜亲自策划,亲自指挥,成就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此所谓“二救东吴”
虽然英年早逝,虽然加入江东的时间不长,但周瑜的功绩,永远都是江东第一。
孙策曾说过“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阳,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若不得周瑜的支持,孙策的千余兵马,是打不下江东的。
——周瑜也是江东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孙权也曾说过“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孙权对周瑜、鲁肃、吕蒙三大都督的评价,唯独周瑜全无污点,被孙权视为江东帅才的标杆。孙权称帝的时候,大表功劳,独独归功于周瑜一人。张昭不服,也想要表功,被孙权一顿臭骂。
吴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黄龙。百官毕会,吴主归功周瑜。绥远将军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吴主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参考,《资治通鉴》
——他是吴国的开国功臣
原因三:雅量高致,忠义无双
早年,曹老板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又闻蒋干是周瑜的老友,仪容秀丽,有舌辩之才。号称独步江、淮之间,无人能对。于是曹操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前往游说周瑜。
可是!这位舌辩大才蒋先生,未及开口,就知难而退了。回来只对曹操说了一句话“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周瑜自比苏秦、张仪、郦食其,一生忠于孙氏集团,绝无二心。非高官厚爵、金银财宝所能动摇。
原因四:眼中钉,肉中刺
身为一方将帅,能同时让另外两大势力,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这大概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刘备曾在周瑜背后捅过一把刀子。不过刘备不明白,周瑜对东吴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不知道周瑜在孙权心中的地位,是言辞所无法离间的。
刘备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远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想借孙权之手除掉周瑜。可惜了!周瑜的忠义无双,孙权岂能不知。如果周瑜想取代孙权,凭他在江东的威望,以及军权在握,恐怕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曹操,则是贬低周瑜,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书信“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三国最完美的将领,笔者首推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