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贾宝玉的评价?
首先贾宝玉肯定是超越了当时同时期很多男子形象的,是个半意象化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和无奈。理想处在于,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行为思想等一切都与封建社会的礼法格格不入。社会和家族要求他读书考科举,走仕途之路,可他偏偏不热衷于这些,反而很反感那些虚伪自私的一套。不能说他无才,浪得虚名,相反的,他有着很高的才情和灵性,只是不愿意做家族考试的工具罢了。封建大家族给他千挑万选了一个合乎封建礼仪的妻子薛宝钗,她可以劝他读书上进。可宝玉和宝钗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共鸣,也只落个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他一心爱的是和他志同道合的林黛玉,他们共同追求个性,蔑视封建礼教,因而感情更为真挚心意相通。同时,在大观园中,他又真心同情那些底层纯洁善良的丫鬟们,为她们的命运惋惜叹惜,这就很好地体现了他思想中的平等自由观念,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是觉醒者,思想的先行者,同时又是封建社会的掘墓人。在他身上看到了作者对封建大家族必将灭亡趋势的意图。可是先行者总是孤独的,寂寞的,同时又是软弱的。宝玉空有一腔美好的理想,在当时那个时代,终究是不能实现的。所以他也有一些贵公子身上的那种弊端以及软弱性,他无力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族衰败,大观园女儿们红颜薄命。这也正是作者前文所说的,宝玉就像那块女娲补天的石头一样,怀才不遇,终于成了一事无成的无用的石头了。可悲可叹!
贾宝玉衔玉而生,聪明绝顶。他与其他男孩不同,有许多怪毛病。例如,把女孩捧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他把男孩贬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到了宝玉这里是女尊男卑。宝玉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
大家一致认为宝玉行为偏僻,个性乖张。而他也不管世人诽谤,坚持己见。
2.贾宝玉生得漂亮。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眼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贾宝玉面如傅粉,唇若涂脂。他长得好看,《西江月》都承认宝玉生得好皮囊。
贾宝玉最让人喜欢的地方是,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和宝玉在一起非常舒服,他对女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即使对尤二姐和尤三姐也是怕腌臜气味熏了两个姐妹花。
3.宝玉多愁善感。
贾宝玉与林黛玉相似,多情善感。他们可以因为落花流泪,因为风筝远去而伤感。大家一致认为宝玉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宝玉听到黛玉没有玉,马上发疯,摘下通灵宝玉就摔,说不要这个劳什子。
4.贾宝玉虽然不爱读书,但是他比较博学。
宝玉像许多小孩一样不爱读学校的课本,喜欢读杂书。他知识面广,历史,文化,书法,绘画,植物,美容,诗词歌赋均有涉猎。贾政最后都承认,宝玉也不算辱没了祖宗。
5.懂世故,却不世故,
好多人觉得贾宝玉潦倒不通世务。其实贾宝玉不是不通世务,而是他不屑于世务。
贾雨村来贾府,每次都要求见宝玉。这说明宝玉的才学,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有值得他称道的地方。而宝玉每次访客,都会赚回来一些赏赐,每次写诗,都立意新颖,诗风别致。令那些饱学之士赞赏。
贾宝玉对于文死谏,武死战的点评可谓辛辣。
宝玉不是不懂得人情世故,只是他不喜欢当时的风气,不喜欢与腐败的官场人物同流合污。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他尊重女性爱护女性,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清纯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