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山川河流的“阴”是指什么?
一般情况下,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们位于北半球,太阳东升西落,光线最强烈的时候则是位于南面的时候,此时,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太阳都能晒到,很温暖、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与“阳”想对应,故称“阳”;而水的南岸、山的北面,太阳照不到,很凉快甚至阴冷,与“阴”相对应故称“阴”。
地名中带阴阳的大都于此有关,比如江阴位于长江之南,沈阳位于沈水之北,衡阳位于衡山之南,淮阴位于淮河之南,还有洛阳、济阳等等均是如此。
但是,有些城市也有例外,比如宜阳、济南等,济南位于古济水之南,按这个规律应该叫济阴,但是历史上已有济阴郡,因此直接称之为济南。
宜阳则完全相反,位于山北水南,按这个规律应该称之为宜阴,同时又位于洛河之北,也可以称之为洛阴,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宜阳这个名字呢?
位于湖北武汉的汉阳也是如此,位于汉水之南,却叫做汉阳,这又为什么呢?因为汉水原本在汉阳的南面,后来改道了。
据考证是因为宜阳的城址原本并不在此,后来逐渐变动,才有了现在的疆域,而宜阳这个名字则一直保留了下来。
古人并没有太多的科学知识,他们这样命名纯粹是出于肉眼所见和切身感觉。
而能够有这样的规律,主要是为因为我国大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照不到北面。而位于广东的惠阳虽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但是也按照传统的命名方式。
古代城市之所以有这么多带着“阴阳”二字,也就说明他们大多位于山和水的附近。出现这种现象,纯粹是因为山和水具有屏障作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