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汗、脚汗怎么办?根源问题在湿热!1个方子,祛湿热,固表止汗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手脚出汗特别多,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及社交。
手像是洗过一样,不敢与人握手,学习时一边擦手心一边写作业,影响学习效率,那脚呢,袜子都湿透了。
其实,这类现象在临床上也称之为局部多汗症,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患病率较高,年轻人中多汗症的发病率可达0.5%-1%左右,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腋窝(73%),手掌(45.9%),足跖(41.1%),头面部(22.8%)和腹股沟(9.3%)。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深受手脚多汗的困扰,但是到医院检查治疗,却还是反反复复。那么,中医是如何应对这类病症的呢?
事实上,中医对出汗异常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及治疗方法,历代医家将其细分为自汗、盗汗、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多种汗证,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汗证,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
其中,导致手脚易出汗的总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指出汗出乃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适量出汗能疏通腠理,抗御外邪,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汗出过多则耗伤阴液,气随汗泄,重者阳随阴脱。
简单来说,即汗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阳气,即阳气对阴津的温煦、鼓动和蒸化是汗液产生的动力;二是阴津,即津液,这是汗液产生的原材料,就好比烧水时水蒸气的产生,锅里的水是其原材料。
无论是阳气,亦或是阴津,任何一方面的不足或过胜,都可能会导致出汗异常。其中,导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固的原因中,脾胃失调、湿热内蕴是颇为常见的一类。
正如上述所讲,汗液的产生既需要阳气,也需要津液的存在。而津液来源于脾胃,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的气血津液全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饮食产生。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湿热郁积在体内,就会导致手足出汗,其中,湿热下趋,通常会以双脚出汗更为常见。《古今医统大全》中也讲到:“脾经湿热内淫于四肢,故令手足心常有汗,至冬阳气内伏而汗愈多,由此知其湿热内淫也。” 这一类人群除手脚易出汗外,还常伴有大便黏腻不爽、舌苔厚腻等表现。
那么,如何调理改善这类病症呢?
健脾胃,祛湿热是应对这一类病症的主要治则,临床上调理脾胃祛湿热的经典方剂有很多,但照搬使用往往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多汗问题,个中原因在于由于年龄、病程长短、症状等不同,病因病机也会有所不同。
乐启生中医团队也指出,只有抓住主证才可以做到 “方药证治”,同时认识到兼证,才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随证加减用药,从而标本兼治。
此前来诊的一位22岁的患者肖先生就是如此,肖先生自述手脚易出汗长达5年多,最近1年加重,时轻时重,严重时甚至持续1小时,短则几分钟汗即止,发作时手脚如同水洗,特别是夏天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伴有指目胀满不适,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爽,睡眠欠安,入睡困难,平时饮食偏辛辣刺激;观其舌可见舌暗红,苔黄厚腻,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故中医辨证为脾气虚、湿热瘀阻证。
拟方:炙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麻黄根、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酒萸肉、醋五味、乌梅、薏苡仁、檀香、鸡血藤、红花、烫水蛭、苍术、牛膝、盐黄柏、炙甘草;7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服上方后,肖先生自述汗出程度减轻,汗出时间也较之前缩短,小便微黄,大便成型,仍有黏腻感,睡眠有所改善,指目胀满亦减轻,观其舌可见舌苔色由黄转白,厚腻苔减轻。效不更方,嘱继续服上方14剂。
三诊:手脚易出汗的情况比之前明显减半,大小便恢复正常,指目胀满亦继续减轻,睡眠明显改善。舌象为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调整组方,继续服14剂。后经四诊、五诊,随访知肖先生手脚易出汗、失眠等诸症悉除。
事实上,在这一病例中,患者肖先生汗出过多,故调理以益气固表止汗,方以黄芪、防风、白术之玉屏风散外固肌表,止汗外泄,另取浮小麦、麻黄根固表止汗,外阻汗出。龙骨、牡蛎为重镇潜阳的要药,有安神的功效。
由于汗为人体的津液,汗出日久,其人必虚,汗为心之液,日久心神失养,则见入睡困难,以五味子养心安神。《素问·评热病论》指出:“汗者,精气也。”本方加入乌梅、芡实,增强滋阴之效,令汗出有源,固本培元。苍术、薏苡仁健脾祛湿,黄柏清热,牛膝活血调经,利水通淋,引火下行,给湿热邪气以出路,令湿热从小便出。
舌暗红为内有瘀血,鸡血藤、红花、水蛭活血化瘀,檀香行气疏肝,在活血药中加入行气药,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气畅,兼以疏肝。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整体上以外固肌表、内清湿热、活血化瘀、益气健脾调理。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