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本书要读
展开全部
你是否了解过人类的最早起源?你是否怀疑过智人的物种进化说?你是否想过太阳系中还存在着我们没有观测到的天体?你是否幻想过人类的文明是其他生命体的伟大创造?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我们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物种。唯一,绝无仅有。
在翻开《地球编年史》之前,我从不知道人类和星空的声音和颜色,在合上《地球编年史》之后,我的生命和宇宙,从此无限可能。
一个疯狂的研究者在一个疯狂的古老土地上,描绘出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疯狂故事。
《地球编年史》的作者西琴,是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毕生致力于研究近东古文明和人类起源的联系。他通过考古和解读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迹(包括文献、建筑、壁画、传说以及《圣经》等),大胆设想了一个外星文明的存在-太阳系中的第十二个天体上生活的纳菲力姆人。纳菲力姆人来到地球开疆扩土、寻找资源,因为开采工作日益繁重,便选中地球上正处于进化中的智人物种作为劳动工人进行基因改造,以使他们能够代替自己从事辛苦、机械的挖掘劳动,这就是最初传说中的神和人的创造关系。不然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智人在30万年前无法解释地出现?按照进化论的理论,智人的进化本应需要上百万年的进化时间。
这是一次大胆的异想天开,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四年前的春天,我的孩子出生了。我曾问自己,不管这孩子是什么面貌,是否都能自始至终地疼爱他,即使长大后变成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期待?
从这个问题出发,我创造了两个足以抛出“像我这样地人,能够说爱吗”这样问题地孩子,也就是允载和坤。
《杏仁》讲述了两个问题少年相遇并相互救赎的故事,允载是因为脑中“杏仁体”发育不完全造成的对外界开心、难过以及情感和情绪毫无知觉的“抒情障碍”,坤是由于从小被辗转拐卖而变得脾气暴躁、心理畸形以及情绪多变的不良少年。作者通过描写他们如何学着与彼此、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而战胜了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不安。
就像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那样:我认为人会成为正常人,或是成为怪物,都与爱有关。
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的,都有被拯救的可能,都不一样被放弃。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
……
你的朋友 孟实 《谈读书》
朋友:
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张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
你的朋友 孟实 《谈动》
朋友:
你快要在中学毕业,此时升学问题自然常在脑中盘旋。这一着也是人生一大关键,所以,值得你慎而又慎。
……
你的朋友 孟实《谈升学与选课》
摘抄几封很喜欢的书信开头,因为通过这些文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写信人对青年们真挚的热情、温润的态度和真诚的引导。
朱光潜在而立之年,已经拥有文人大师的气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刊登于一家国内杂志,当时求学欧洲的朱先生,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信,期望国内的青少年们能够从自己的信中,在读书、作文、修身和投入社会等各个方面有所收获。
这是一本帮助青少年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最有用、最真诚”的指南手册。
后悔自己青年的时候没有读到这本书,不过就像朋友说的那样,在青年的时候哪怕读到它,也一定不是此刻读到的这本。
千帆过尽,才懂字中真意。
朋友说,那段时间她崩溃极了,生活中处处都是不顺利,正好打开《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电影,这个一直被欺骗、一直在沦陷,却坚持对生活和人充满信心、信任的松子,治愈了她的沮丧。
卷后语写道:从中学教师到风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寻名为爱之物。被家人驱赶,遭情人抛弃,被命运百般羞辱,却始终对人心无防备。对于爱,她不懂什么叫绝望,只知道要勇敢地去追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曾给许多处在黑暗中的人以希望和拥抱,拉他们走出阴霾。
以上来自朋友和其他读者,接下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松子的悲剧,完全来自于自己性格的缺陷,拧巴,执拗和不知所谓。盲目依赖情感,极度感性,极度彷徨。她相信爱,为了爱不顾一切。
我尊重她,但是不赞同。
故事开始的时候,松子偷偷拿了同屋老师钱包里的钱,即使是为了还上旅馆被学生偷的钱,但是不告诉钱包的所有者,这就叫偷,无论如何是都不可原谅的行为。然后她跟一个太宰治一样的病态作家交往,再跟一个小白脸交往,被毒打,被骗钱,出卖肉体,沾染毒瘾,作为旁观者,她几乎每个时间都有机会逃离,却选择越陷越深。
这是一个不理智,不清醒,堕落的生命。不过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却莫名有些感触。
我(松子的侄子)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恨,不甘心的质问,为什么命运已经那么悲惨的松子姑姑会被那些家伙儿戏一般的杀害。就在这时,风穿透了我的身体,我觉得听到了一个声音。
哐当,一个很轻柔的声音。
我想这是松子在安慰自己未曾谋面的侄子吧,也好像是松子在说,我原谅这些家伙了,原谅这些杀死我的家伙。
毕竟她一直都是个温柔的人。
就像孔子编订《诗经》,藤原定家编订了《小仓百人一首》,不过前者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总集,反映的包括周朝的战争、爱情、民俗等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动态,后者则从公元六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日本的和歌集中挑选出了著名的歌人和其一首代表作共100首,并搭配相应浮世绘(木版画、风俗画),歌者多是贵族,男性居多,间或僧侣,诗歌内容以男女情爱为主要话题,吟诵相思和背叛的快乐与痛苦。
说实话,连我们自己的《诗经》,我都只能欣赏到其美的十之五六,对毫无研究的日本文化下传承下来的《百人一首》自然是读懂不到十之一二,但是不能否认诗歌对人类文明的普适性,也就是哪怕不了解诗歌和歌人背后的历史,也能从语言中,感受到最原始的美。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日本有一位名为“阿倍仲麻吕”的遣唐使,到访长安,传说中,他“因慕中国之风”不肯离去,于是改名为“晁衡”,长留大唐,最终在长安与世长辞,并埋葬长安。据说李白和王维都和他一见如故,互赠诗书。
晁衡的一首和歌就收录在其中。
长空极目处
万里一婵娟
故国春日野
月出三笠山
遣唐使的望乡之思,跃然纸上。尽管他如此的热爱大唐的纸墨和美酒,尽管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但是在他的家乡,月亮从三笠山上升起,不是大唐的明月,他国终是异乡,故国,总是吾乡。
此处应该配上河南卫视在端午奇妙夜里弹奏的《兰陵王入阵曲》,合着随遣唐使去到日本的唐人和这首唐谱。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我们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能物种。唯一,绝无仅有。
在翻开《地球编年史》之前,我从不知道人类和星空的声音和颜色,在合上《地球编年史》之后,我的生命和宇宙,从此无限可能。
一个疯狂的研究者在一个疯狂的古老土地上,描绘出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疯狂故事。
《地球编年史》的作者西琴,是近东古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毕生致力于研究近东古文明和人类起源的联系。他通过考古和解读两河流域的古文明遗迹(包括文献、建筑、壁画、传说以及《圣经》等),大胆设想了一个外星文明的存在-太阳系中的第十二个天体上生活的纳菲力姆人。纳菲力姆人来到地球开疆扩土、寻找资源,因为开采工作日益繁重,便选中地球上正处于进化中的智人物种作为劳动工人进行基因改造,以使他们能够代替自己从事辛苦、机械的挖掘劳动,这就是最初传说中的神和人的创造关系。不然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智人在30万年前无法解释地出现?按照进化论的理论,智人的进化本应需要上百万年的进化时间。
这是一次大胆的异想天开,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四年前的春天,我的孩子出生了。我曾问自己,不管这孩子是什么面貌,是否都能自始至终地疼爱他,即使长大后变成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期待?
从这个问题出发,我创造了两个足以抛出“像我这样地人,能够说爱吗”这样问题地孩子,也就是允载和坤。
《杏仁》讲述了两个问题少年相遇并相互救赎的故事,允载是因为脑中“杏仁体”发育不完全造成的对外界开心、难过以及情感和情绪毫无知觉的“抒情障碍”,坤是由于从小被辗转拐卖而变得脾气暴躁、心理畸形以及情绪多变的不良少年。作者通过描写他们如何学着与彼此、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而战胜了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不安。
就像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那样:我认为人会成为正常人,或是成为怪物,都与爱有关。
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的,都有被拯救的可能,都不一样被放弃。
朋友: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
……
你的朋友 孟实 《谈读书》
朋友:
从屡次来信看,你的心境近来似乎很不宁静。烦恼究竟是一张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
你的朋友 孟实 《谈动》
朋友:
你快要在中学毕业,此时升学问题自然常在脑中盘旋。这一着也是人生一大关键,所以,值得你慎而又慎。
……
你的朋友 孟实《谈升学与选课》
摘抄几封很喜欢的书信开头,因为通过这些文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写信人对青年们真挚的热情、温润的态度和真诚的引导。
朱光潜在而立之年,已经拥有文人大师的气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刊登于一家国内杂志,当时求学欧洲的朱先生,从海外寄回了这十二封信,期望国内的青少年们能够从自己的信中,在读书、作文、修身和投入社会等各个方面有所收获。
这是一本帮助青少年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最有用、最真诚”的指南手册。
后悔自己青年的时候没有读到这本书,不过就像朋友说的那样,在青年的时候哪怕读到它,也一定不是此刻读到的这本。
千帆过尽,才懂字中真意。
朋友说,那段时间她崩溃极了,生活中处处都是不顺利,正好打开《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电影,这个一直被欺骗、一直在沦陷,却坚持对生活和人充满信心、信任的松子,治愈了她的沮丧。
卷后语写道:从中学教师到风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寻名为爱之物。被家人驱赶,遭情人抛弃,被命运百般羞辱,却始终对人心无防备。对于爱,她不懂什么叫绝望,只知道要勇敢地去追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曾给许多处在黑暗中的人以希望和拥抱,拉他们走出阴霾。
以上来自朋友和其他读者,接下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松子的悲剧,完全来自于自己性格的缺陷,拧巴,执拗和不知所谓。盲目依赖情感,极度感性,极度彷徨。她相信爱,为了爱不顾一切。
我尊重她,但是不赞同。
故事开始的时候,松子偷偷拿了同屋老师钱包里的钱,即使是为了还上旅馆被学生偷的钱,但是不告诉钱包的所有者,这就叫偷,无论如何是都不可原谅的行为。然后她跟一个太宰治一样的病态作家交往,再跟一个小白脸交往,被毒打,被骗钱,出卖肉体,沾染毒瘾,作为旁观者,她几乎每个时间都有机会逃离,却选择越陷越深。
这是一个不理智,不清醒,堕落的生命。不过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却莫名有些感触。
我(松子的侄子)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恨,不甘心的质问,为什么命运已经那么悲惨的松子姑姑会被那些家伙儿戏一般的杀害。就在这时,风穿透了我的身体,我觉得听到了一个声音。
哐当,一个很轻柔的声音。
我想这是松子在安慰自己未曾谋面的侄子吧,也好像是松子在说,我原谅这些家伙了,原谅这些杀死我的家伙。
毕竟她一直都是个温柔的人。
就像孔子编订《诗经》,藤原定家编订了《小仓百人一首》,不过前者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总集,反映的包括周朝的战争、爱情、民俗等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动态,后者则从公元六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日本的和歌集中挑选出了著名的歌人和其一首代表作共100首,并搭配相应浮世绘(木版画、风俗画),歌者多是贵族,男性居多,间或僧侣,诗歌内容以男女情爱为主要话题,吟诵相思和背叛的快乐与痛苦。
说实话,连我们自己的《诗经》,我都只能欣赏到其美的十之五六,对毫无研究的日本文化下传承下来的《百人一首》自然是读懂不到十之一二,但是不能否认诗歌对人类文明的普适性,也就是哪怕不了解诗歌和歌人背后的历史,也能从语言中,感受到最原始的美。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日本有一位名为“阿倍仲麻吕”的遣唐使,到访长安,传说中,他“因慕中国之风”不肯离去,于是改名为“晁衡”,长留大唐,最终在长安与世长辞,并埋葬长安。据说李白和王维都和他一见如故,互赠诗书。
晁衡的一首和歌就收录在其中。
长空极目处
万里一婵娟
故国春日野
月出三笠山
遣唐使的望乡之思,跃然纸上。尽管他如此的热爱大唐的纸墨和美酒,尽管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但是在他的家乡,月亮从三笠山上升起,不是大唐的明月,他国终是异乡,故国,总是吾乡。
此处应该配上河南卫视在端午奇妙夜里弹奏的《兰陵王入阵曲》,合着随遣唐使去到日本的唐人和这首唐谱。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