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又是一年端午,人们吃粽子、戴香包、赛龙舟、插艾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把这个传统节日装扮得热闹华丽。为了纪念端午节,我国曾多次发行与端午有关的邮票。把流传千载的节日习俗,浓缩在邮票的方寸之间。
1895年
中国出品最早的“龙舟竞渡”题材邮票,是早期商埠邮政机构——福州书信馆于1895年8月1日发行的“商埠龙舟”邮票。该邮票全套9枚,同图异色异值,描绘的是端午节闽江赛龙舟的情景。图案正中是一只由20多人驾驶的正破浪前行的龙舟;背景为连绵起伏的山峦,山脚下是奔腾的江河,河岸上有众多助威的观众。有藏家考证,这套邮票比原来人们认为的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首届奥运会”纪念邮票(希腊发行)还要早发行近一年,是真正的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
1953
1953年12月30日我国发行《世界文化名人》纪念邮票。世界和平理事会从1952年起开始评定并颁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包括中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套四枚,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首。
台湾于1967年6月12日的端午节发行专45《中国诗人》邮票。邮票全套4枚,第1枚便是屈原,另3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首套以“端午节”为名的邮票,是香港于1985年6月19日发行的《端午节》邮票一套4枚及小全张,以端午节标志性的龙舟竞渡为图,4枚邮票首尾相连,可组成一幅完整的龙舟图。1975、1994年分别发行了《香港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其中均有1枚“端午节”,皆以赛龙舟为主图,后者票面上还出现了屈原像。
1987年的端午节,澳门发行了《端午节》邮票一套2枚,仍是以龙舟为表现题材,分别为“龙舟龙头”与“龙舟竞渡”。这也是澳门首套出现中文铭记的邮票。
1989年6月7日,端午节前一天,台湾发行了《中国古典诗词邮票——楚辞》邮票一套4枚以纪念屈原,选取了屈原《楚辞》中的四个著名作品的代表性名句用诗画表现。这四个作品分别是《离骚》、《九歌少命司》、《九章涉江》和《九辩》。
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的湖北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在这里建有规模较大的屈原祠。 1994年11月4日发行的1994-18《长江三峡》特种邮票 中,有1枚“屈原祠”,展现秭归屈原祠巍峨挺拔、绿树掩映的壮观景象。
2001年6月2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端午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 。第1枚即为“赛龙舟”,以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构图,两条龙舟你追我赶,舟上插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一派吉祥气息。第2枚“包粽子”一枚邮票中,没有采用传统的吃食场面,而是别有新意地采用悬挂的“如意结”来喻指粽子这一主题物象。倒挂的蝙蝠、撑开的翅膀以及蝙蝠口中衔着的长命锁等构图,清来雅去,若细雨微风。第3枚“避五毒”一枚以虎形葫芦符作为主图物象,脚踩流云,背负宝剑,可谓威风八面。
赛龙舟
包粽子
2001年6月25日(端午节),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邮政与澳大利亚邮政联合发行了《龙舟竞渡》邮票一套2枚,以及邮票小全张1枚,以庆祝新世纪第一个端午节。这两枚邮票采用中西结合的绘画手法,描绘了齐头并进的两只竞渡的龙舟,分别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悉尼歌剧院两座宏伟建筑为邮票的背景,展示了我国香港和澳大利亚海湾迷人的景色,邮票的主图则均为挥桨奋进的龙舟健儿。邮票画面再现了赛龙舟夺锦的盛况,洋溢着一片喧腾喜庆的节日气氛。
澳门特别行政区邮政于2004年5月28日发行《文学与人物——离骚》,图中主要人物就是屈原,邮票一套6枚,同时推出小型张1枚。
2007年5月20日发行2007-13《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枚,画面是由数字“100”幻化成的水波浪花浮托的同济大学校徽,即昭示同济精神的“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的三人划龙舟图案。龙舟下面的波浪变形为“100”字样,突出了建校百年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