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有两个谥号,后世为何不用刘备上的“汉愍帝”,而用曹叡给的“汉献帝”?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不应给在世皇帝起谥号
刘备是在刘协还活着的时候给他起的谥号,这一点就非常不合规矩。
所谓谥号,是指对逝去的帝王、大臣的盖棺定论。谥号制度的形成,多认为可追溯至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
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才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三国志》中记载,曹丕称帝时,刘备听到刘协被害的传闻,信以为真,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愍”在《谥法》中的含义是:“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囏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意思是,皇帝本人没有建立丰功伟业,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天不遂人愿,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治理好国家,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自己。因此,刘备对于刘协的遭遇,是一种怜悯、同情的态度。
不过,由于刘协在世,刘备起的谥号并不合规,后世没有采用也是理所当然。
2.蜀汉丧失正统性
从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讲,三国时代的蜀汉和吴都不是正统,只有魏是正统。因此只有曹魏可以给刘协起谥号,其他给刘协起的谥号都不合规。
当汉献帝将国玺交给曹丕的那一刻,汉王朝正式宣告结束,曹魏继承正统。
曹魏虽被司马氏取代,建立短暂的一统王朝西晋,但司马家并未对曹氏有所贬损,更没有推翻其正统地位。由魏晋人士书写下的历史中,也便继续沿用了曹叡给予的“汉献帝”的谥号。
刘备是在刘协还活着的时候给他起的谥号,这一点就非常不合规矩。
所谓谥号,是指对逝去的帝王、大臣的盖棺定论。谥号制度的形成,多认为可追溯至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
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才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三国志》中记载,曹丕称帝时,刘备听到刘协被害的传闻,信以为真,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愍”在《谥法》中的含义是:“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囏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意思是,皇帝本人没有建立丰功伟业,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而是天不遂人愿,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治理好国家,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自己。因此,刘备对于刘协的遭遇,是一种怜悯、同情的态度。
不过,由于刘协在世,刘备起的谥号并不合规,后世没有采用也是理所当然。
2.蜀汉丧失正统性
从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讲,三国时代的蜀汉和吴都不是正统,只有魏是正统。因此只有曹魏可以给刘协起谥号,其他给刘协起的谥号都不合规。
当汉献帝将国玺交给曹丕的那一刻,汉王朝正式宣告结束,曹魏继承正统。
曹魏虽被司马氏取代,建立短暂的一统王朝西晋,但司马家并未对曹氏有所贬损,更没有推翻其正统地位。由魏晋人士书写下的历史中,也便继续沿用了曹叡给予的“汉献帝”的谥号。
2022-08-12
展开全部
在当时人的观念中,魏晋是正统王朝,蜀吴都是僭逆,自然不能用“愍”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