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6-12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49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5万
展开全部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

  社工不应只有温润的情怀,还要有感知社会现实的能力,洞察社会本质的眼力,才能在幽暗中保持专业的魂灵。那么社会工作对社会的作用有哪些呢?

  1、社会道德的驱动力。

  我们经常说社会道德在滑坡,在沉沦,在开倒车。道德从其最初形成时就带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的色彩,道德最初是家庭、氏族、部落所共同遵守的风俗,并不是这些风俗就是道德,而是违反了这些风俗的个体才作为利己的存在,作为违背道德的存在。因而利他主义最初就是集体主义,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具有好与坏的相对标准。可见道德最内在的本质是秩序,是风俗,是对人内在的规制力量,它最初就是集体主义下的产物,是孕育在生活和劳动为一体的圈子之下的生成物,因而脱离了熟人的圈子,道德的规制力量必然下降,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道德在滑坡的原因,因为城市化带来的‘都市文明’已经丧失了生活和工作一体的熟人圈子,此外也有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德标准不断提高的原因。

  而法律的本质也在于其规制力量,法律是与都市文明,陌生人社会相匹配的力量,可以说从人类氏族从游牧民族定居下来之后,混居就开始了,其稳定的熟人圈子就有裂痕了,希腊罗马时期法律的兴盛无疑也标志着道德滑坡的起始。法律从道德那里承接了其最本质的内容,不断的替代道德,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道德。但是只要有熟人圈子在,道德的作用就是必须的,我们的家庭,职业团体,同辈群体也都还需要道德的力量,道德不可能消亡,因为社会是人类关系的总和,而人类关系必然不会永远处于流变之中,一定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的存在,这就需要道德的内在规制力。

  而社会工作发源于济贫法,开始于城市中,其发展有其道德背景。整个物化社会下资源分配的不均匀,人人向金钱上帝靠拢,道德产生不了利益,满足不了物质需求,道德被更多的人所抛弃,但是道德沦丧会带来社会人情的冷漠不仅伤害着人类的肉体,还有人类的魂灵,更重要的是危害社会的稳定。因而社会工作者从生理—心理—再到社会的发展无疑不是在拯救道德的沉沦,是社会稳定的一剂良药。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本身就是道德市场化的体现,从赋予一部分人的道德以价值的手段带动整个社会道德良心的复归,至少我国现在社会工作的圈子是这样的,据我所知社会工作本科的专业氛围和社会工作机构都带有厚重的人文关怀,社工人普遍的高素养、高道德是有目共睹的。“助人自助”就是要以社工人的道德情怀带动他人的道德情操,弥合熟人社会衰退带来的道德力的下降,从而赋予道德新的驱动力。

  而当今社会道德市场化的程度还不够,一方面我们社会工作者本身没有意识到道德市场化的问题,当然我不是说社工人是为了钱而工作,社工人本身就是无意识的道德贩卖者,是我们本身信仰道德才使我们选择了社工行业,我们宁愿接受低工资而从事社工行业也证明了我们本真对道德的信仰。但是从本质而言我们是处在道德市场内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所应该兑换的工资应该是更高的,毕竟最最真诚的道德是无价的,我们要求更高的薪酬,也只有保证了道德所兑换的薪酬,道德市场才能持续运转,而道德的新的驱动力才能发挥其该有的效力。另一方面,社工专业本身专业性的不清也导致了道德市场化的'进程,我们必须要找准社工专业的定位,从社会性的角度走向社工的专业化,从而从本身的价值反推道德市场的进程。

  2、社会问题的解决

  我国改革开放30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难免只顾经济发展,忽视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片面发展所带来的代价是社会的畸形化,而社工的发展就在于弥合社会畸形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认为主要在于弥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当然这里所指的财富除了物质财富的差距,还包括文化财富,精神财富等的差距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困者的物质保障,健康照料;城镇化和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的身心照料,教育缺失;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情的冷漠,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缺失,心里问题;经济发展反哺社会存在的残疾人、心不健康人群的照料问题,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

  而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政府,地方,爱心人士进行资源的整合,资源的链接,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的利用和分配,散播改革红利。因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分配物质、精神、文化等这种资源,而不是创造资源。当然在我国社会发展到欧美更高的水平,尤其像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社会工作行业就可以开始创造资源,创造价值,而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分配资源。

  由此我们可以发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社会性,只有把握了社工专业的社会性才能有清楚的专业定位,专业角色,从而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发力和找寻突破口,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性。

  延伸阅读:社会需要社会工作吗

  近来中山大学本科社会工作专业被撤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不少的学校也接连撤销了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工作者都在思考社工的前景在那里?社工的专业性在那里?社工发展的突破口又在那里?深深的忧虑感从每个社工人的灵魂深处盘旋而上,直抵震颤的心尖。我也在思考“我们需要社会工作吗、学校需要社会工作吗”这样的学科基础性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需要不要社工这样的学科“元”问题,有待我们深入的讨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才能使社会工作学科扎根在更坚实的土地上。

  社会工作本就带有“社会”二字,然而个人主义的思潮,个性化的浪潮将社会工作中的“大社会”淹没了,大社会被粉碎成了支离破碎、分崩离析的原子化碎片化的个体所组成的社会,我们强调“唯我”,强调“个别化”,过度关注个性化的自我所引发的问题,陷入了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从而看不到个性化问题的背后是不同社会制度框架下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局部’人,如果能看到个性化问题只是整个社会图景抽离出来的片段,我们或许就能找到个性化问题背后最关键的突破口,带给社工专业性。

  此外我国本就是泱泱大国,自古以来讲政治,讲维稳,整个社会都围着这个国家机器运转,中国几千年来得文化就是政治文化,儒法道无不是在为政治服务,儒家的纲常伦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法家的“法”、‘术’、“势”;道家的无为而治,也不是完全出世的,也是半入世型的。因此在我们国家不能不着眼于“社会”二字。如“何雪松”教授所说我们要打造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学”,不同于美国的“精神社会工作”。

  以上所说是社会工作为什么要强调社会,其次的问题是社工所体现的社会性是什么。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我认为体现在两处,一处是社会工作本身作为社会道德的再造驱动力;另一处是社会工作所处理的社会问题,起到的社会稳定,社会良性运行的作用。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