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 我来答
黑科技1718
2022-06-08 · TA获得超过59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3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83万
展开全部
放在开头—— 先秦风骨-诸子百家 (几分钟而已,看看吧,真的挺好的)

这是一个鬼畜视频,最令我佩服的是它的填词,肯定不能完全展示出中华文明在先秦时期的央央典范,至少,每一次看到或者听到它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颤栗。

在网易云听歌的时候,见过最多的评论就是:

听旋律就搜日本歌,看填词就找中国歌,跟节奏就找欧美歌

可能这就是文化输出吧。

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概念可大可小。如果我告诉你,你上厕所喜欢坐着,我喜欢蹲着这就是文化。

生活在一方水土,品评着美食和习俗,我们的内心从小就烙上了中华的烙印。

以前在影视作品看到有些人走到某处名胜旅游,面对旖旎风景,突然之间就泪流满面。

我一度很不能理解这种行为,明明是去好好玩的,为什么会哭了呢?

小的时候看《西游记》,唐三藏身为大唐最有名的僧人,可以说衣食无忧,会为了几本书卷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奔赴遥远的印度取经。

后来读《穆斯林的葬礼》,年幼的韩子奇跟随老爷爷不远万里去找到心中的圣地,天下回回是一家,走到哪里都可以相互照应一下。

还有前段时间《冈仁波齐》,一群人,各式各样的人,为了内心的天堂,一路坎坷,三跪九叩只是为了心灵的寄托。

我才多少对于这种行为能稍微理解一些。

那就是信仰啊!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幸福到不行的人们。

突然又很羡慕他们。

因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信仰,又感到自己很凄凉。

在家里看中央台《经典咏流传》,看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巫漪丽从容地弹奏一曲《梁祝》,那样的场景好美,好震撼。

在电视前虽然没有落泪,看到现场的观众和推荐人都热泪盈眶,依旧激动的不行。

我想,应该不是一个八十岁的人弹奏了一曲钢琴就能把人感动到久久不能释怀。

是这曲钢琴背后的故事,是这位老人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所传承的中华文化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化的国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今为止唯一的古文化幸存国家。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都被叙利亚外交部长申诉权利时无能为力的照片刷屏。

为什么中国人都深有感触?因为百年之前,中国就是如此,只不过当时坐在他的位置上的是李鸿章。

我们不能因为李鸿章签署了马关条约就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

就好比不能认为特朗普对中兴禁售就觉得中兴太low一样。

弱国是没有外交的权利的。

同理,没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是注定不能活的长久的。

现在我想探讨的是,为什么在那样被列强瓜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躲过了重重危机,又奋发图强,站起来了?

因为文化不灭,国人不亡。

我想大家都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普法战争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授法语的背景下,全镇的村民都来教室听最后一堂课。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语言的威力尚且如此,何况五千年的文明积淀?

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达到那种面对某一古迹潸然泪下的境界,不过在听到这首改编版的老街的时候,不知觉就反复听了好多遍。

古代有很多东西虽然已经过时,但是有些东西经过历史的沉淀,大浪淘沙,不但没有被泥沙掩埋,反而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经典咏流传》是一种经典传承的方式,相较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似乎加上旋律更加朗朗上口,可是这样的同时,是不是也丢失了什么?

在喧嚣的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如何才能传承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值得任何人深思的问题,这是所有人的责任。

生活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能让之成为内心的信仰,行动的指南,才是最好的归宿。

曾经以为百家争鸣诸子针砭

陌生得晦涩难宣

欲寻根求源

总不尽知其所以然

但仍有些隐影段落

抵得住时代变迁

等待读者写说

专属的译解

传承怎会是捧起古老的碎片

将先哲锁入神坛

看似更崇显

却少了温度予经典

若说有人乱世当年

遥赠我明灯一卷

就算相隔千年

见字如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