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初吻为什么打动了我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08-01 · TA获得超过632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3万
展开全部
不要误会!

张贤亮并没有吻我。

我要讲的是一篇叫《初吻》的小说。

这篇小说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爱情故事,不过这算不上真正的爱情。本来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不过是一个上中学的小男孩路过一个瘫痪在家的小女孩的窗前,和她聊天玩耍了几次,并获得了女孩的初吻的这么一个小故事,而张贤亮却写得极其生动细腻,引人入胜,甚至回味。

作家是如何做到的呢?

张贤亮在小说开头写这个男主人公,是一个喜欢瞎想的小男孩,他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大人给他安排的生活,经常天马行空,游离在现实世界之外,幻想自己是一个行侠仗义的英雄。

张贤亮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为什么要用一定的篇幅写章家小少爷的瞎想,写他的英雄梦?如果是我来写这个小说,我又如何去写这个开头,或许我会开门见山就写路过小女孩的窗前。

但是张贤亮不是这样想的。我这样写就少了伏笔和铺垫,少了人物的立体感。一个小男生为什么要去接触一个瘫痪的小女生,其实开头就埋下了伏笔和理所当然。章家小少爷向往自由,想象自己是一个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英雄,幻想自己能拯救和改变什么。

通常爱做梦的人都是孤独的,他是一个插班新生,班上没有一个人主动和他打招呼,这更让他感到陌生和孤独。这时另外一个小女孩走进了他的视线。同样孤独的两个灵魂,总是更容易吸引。况且小女孩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弱者,让满怀英雄梦的小男孩有了实现理想抱负的途径。所以张贤亮首先要先交代男主人公的个性特征,让人物更加饱满,更有逻辑性。

张贤亮又是如何做到引人入胜的呢?

他写女主人公的出场时,并没有事先就交代她是一个瘫痪的人。而是通过她奇怪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回过头再来看那些描写,才豁然开朗。

她为什么要喊路过的小男生到她窗前去?不是打开门直接请他进来,而是告诉他如何拔出铁栅栏,像一个小偷一样钻进来。

这一点就吸引我们继续读下去。

章家小少爷这时并不知道她是一个瘫痪的人,只是出于好奇进来了。

小女孩或许也对别的小男生做过同样的事,但我想并没有成功。他们大多都知道住在这栋别墅里的小女孩是一个残疾人,一个富家千金,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所以没有人像章家小少爷那样饱有好奇心。

这也侧面的说明小女孩是一个十分可怜和孤独的人。张贤亮还用了另一个有趣的细节。章家小少爷路过别人家时,门前挂着:内有恶犬,请勿靠近的木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女孩不许家里人养狗,而是毫无防备的打开窗户敞开心扉。同样都是富人的家庭,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时刻保持着警惕,另一个则是千方百计呼唤陌生人的来临。

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与同龄人交流,以至于一个年纪相仿的小偷跑到她家来偷牛奶,她都很高兴,希望天天见到他。因为总算能有个人来她家,哪怕只是为了偷她的牛奶。后来这个偷牛奶的小孩自知被发现后(其实很早就被发现了),害怕得再也不敢来她家偷牛奶了,以至于小女孩感到非常落寞和沮丧。这些细节的描写很打动人心,把一个人的孤独和渴望刻画到了极致。

且看张贤亮是如何描写的:

“每天一大早,我都看见一个跟你一样大的小孩儿从那里钻进来,到我们家门口的奶箱里偷牛奶。嘻嘻,这事我们家谁都不知道,厨子都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奇怪,可我装作没看见。”

“你知道吗?那天你说你要和人一起打拳,第二天,我把那个偷牛奶的小孩叫住了,想让他来跟你一起玩。可是那小孩却把奶瓶子一扔,跑掉了。今天早晨他也没有来。”

没有人来偷她的牛奶,她似乎感到很惋惜,我诧异的瞥了她一眼。

寥寥三句话,就侧面的描述了一个女孩的内心世界。他不是直接写小女孩如何孤独,写她盼望见到小偷,而是通过章家小少爷的眼睛去观察。

如果像我前面所写的:“她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与同龄人交流,以至于一个年纪相仿的小偷跑到她家来偷牛奶,她都很高兴,希望天天见到他。因为总算能有个人来她家,哪怕他只是为了偷她的牛奶。”这样的描写就差了很多,这是一种直接主观的描写,没有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而且也显得枯燥无味。

小男孩在起初的好奇心消失后,对小女孩失去了继续交往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小男孩与小女孩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并没有共鸣的话题。

小女孩如何去挽留他呢?

她给他讲小偷的事,想引起他的好奇,他觉得一点也不曲折。她给他看最新的电影画报,这个也只是一时兴起,看过之后便可以一走了之,这些都不能真正挽留住小男孩。直到小男孩听到同学们背后议论他俩,知道她是一个残疾女孩时,他才动了恻隐之心,他是一个英雄,他想拯救她。于是他义无反顾的去接近女孩,再也不是女孩千方百计的挽留他了。

小男孩为了让女孩开心快乐,不惜去向为富人阶级所不齿的社会底层讨生活的人学习魔术。这时,小女孩不用拿着画报,不用表演死亡艺术,不用费尽心机迎合小男孩。他从被动变成了主动,这让他找到了某种生命的重大意义。这就与小说开头小男孩的瞎想,他的英雄梦有了联系。

张贤亮在描绘小女孩性格时,给人留下了很多疑问。这也吸引着读者去探索。一个简单的故事如何能抓住读者的心,成败也在于细节。

小女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总是提到死字,而且还在小男孩面前表演了电影中无数种临死前的神态。她对于死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她期待着死,又恐惧着死。她渴望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却又无可奈何。就像男主人公一样,服从命运的安排的同时,又有一些微弱的抗议和争取。不过这种抗议只是命运洪流里的一朵极小的浪花,翻腾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

《初吻》还有一个让我体会很深的地方。他的描写都是含蓄的,委婉的,间接的。

女孩说:你一定看见了,你一定看见了。而男孩表示什么也没看见。张贤亮用这样轻松俏皮的语气写道:我四周看看,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东西。街上,一个阿飞吹着口哨,骑辆自行车嗖嗖的冲下坡去。

我当时看得并不仔细,也和文中的男孩一样莫名其妙。看见什么了?神仙么?真是被张贤亮捉弄了一回。再回过去看前面的细节,才明白他写的是看见了那个秘密所在……

女孩主动吻了男孩之后,男孩既爱又怕。身体在回避,可是心却想再重温一次。张贤亮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描写那种矛盾的心理斗争。在与女孩最后一次见面时,张贤亮这样写道:“ 我们都明白我们想干什么。而我们想做的那件事,又都在交流的眼光和手指头上默默而惊心动魄的完成了。 ”这一句我认为是全文最出彩的语言。把那种求而不得痛彻心扉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这些朦朦胧胧的细微的感觉,张贤亮全都不直接写出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意境。

没有失忆,没有车祸,没有情杀,没有离奇曲折,有的只是像电影《怦然心动》一样的简单,纯洁,朦胧。在悲凉中有一丝那就这样吧的无奈,还有一丝那就这样吧的洒脱。

“我要是死了你会想我吗?”

“我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