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其实,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有人说,人活着,有三种层次,第一等是为了思想而活着,第二等是为了活着而思想,第三等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其实活着只有一个本质: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是人性的本能,所谓的“活着的意义”不过是人为加上去的。
这是在我读完余华的《活着》之后,最切身的感受。
余华是近代文学作家,他创作有《兄弟》、《活着》等不少名篇,《活着》是他在写了许多成功的短篇,积累了足够的自信之后,才写的第一部长篇。
余华说一部15万字左右的小说足以传递思想和内容,而且这样读者也不会太累,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活着》相比起来更薄一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深刻。
《活着》讲了一个富二代变成孤苦伶仃的老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福贵,小说中的他的遭遇和名字相反,充满了厄难。
余华在小说中,采用了第二人称的手法,同时采用了一个嵌套结构,即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的“我”,一个是福贵视角的“我”。
余华采用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笨拙的方法,增添了一个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视角,却有着一种神奇的效果,余华就这点也说过,唯有这样切换小说中的镜头,行文才会更流畅。
而采用福贵“我”的自述和文化馆员“我”的视角,将老人福贵的苦难渲染得更加强烈,从而突出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忍耐力。
小说初读第一遍,不太容易感受到活着的力量,因为余华在处理死亡和苦难时,他处理得较简单,显得死亡也很平淡。
余华的说法是,生活中的苦难与死亡是很正常的现象,它们就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小说为了彰显活着的力量,几乎将苦难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点为了惨而惨的嫌疑,这算是两难全的写法吧。
2
小说中的福贵最初是富二代,家有百亩田地,有一个女儿叫凤霞,老婆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
但是福贵也是一个只会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最后他失去了自家所有的财产。
福贵说,家珍是最善良贤惠的,每次福贵回家,家珍会给他做四道菜,最上面放着不同的蔬菜,最下面放着一块肉。
福贵知道家珍想说的是,女人都是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是下面都一样,但是福贵已经不是道义能够唤醒的。
在福贵败坏掉家产后的四十年中,他亲手送掉了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
小说中描写家珍送两个孩子的时候,描写得催人泪下。有庆死了的时候,福贵瞒着家珍,其实家珍心里知道,有庆埋在了村西。
她让福贵背她去村西看看,她双手有气无力的抚摸着有庆的坟,但是她却再也抚摸不到他了。
在回来的路上,家珍在福贵的背上哭着说,我再也看不到有庆从这条路上回来了。
小说中,把这段描写得很文艺:福贵说,我看着那条路通向城里的小路弯弯曲曲,我再也不会听见我儿子光着脚跑回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面上,像是洒满了盐。
凤霞是在大雪天被背她丈夫背回家里的,家珍呆呆地看着凤霞,两只眼睛定定地,像是要掉了出来,一句话不说,一滴眼泪也没有,只是摸摸她头发又摸摸她的脸,时而摇摇头。
3
两个孩子死后,家珍就死了,文中这一段描写得很感人。
家珍躺在床上,福贵感觉她的手臂在一截一截地凉下去,她全身都凉了,只剩胸口的地方是热的,福贵把手贴在那,他感觉家珍胸口的热气,就像从他的手指缝里一点一点地漏出来。
到小说最后,福贵身边的人都一一离他而去了,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女婿外孙,全都离他而去。
只剩下一头福贵在屠宰场买回来的,一头老得快走不动道的老牛陪着他,有人嘲笑福贵,那头牛比他爹数岁还大。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故事的结局也很惨,但生活中往往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余华说, 如果一个家庭四世同堂都在,用它去描写“活着”就很显得很苍白,而只有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世,只留一个老人的时候,活着才会显得特别有力量。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每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痛苦。
其实生活很像《白鹿原》中冷先生说得那样,这人世间就没有人是来享福的,都是来受苦的,富汉有富汉的苦,穷汉有穷汉的苦。
就是像余华自己所说的一样,生命的本质就是孤苦。
所以有人问余华,人生这么苦,那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关于这一点的阐释,《活着》完全做到了。
福贵可能是“全世界”最惨的人,他活着的事实,确实能够彰显出生命的忍耐力。
我想对苦难的忍耐,可能也是人类生生不息,能够繁衍传承的原因之一。
4
后来,有人问余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回答,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其实活着哪有什么高大上的意义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必死的凡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活着就成了一种本能。
人类在感情上有个弱点,就是不愿意做减法,不愿意面对淘汰,不愿意面对死亡,这是本能的驱使。
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在癌症治疗期间留下的笔记,在网上传得火热,其实笔记中的她在直面死亡的那一刻,她想到的是活着,而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意义。
小说中,福贵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遭逢大难的时候,想到的都不是放弃活着,而是如何活下去,这是人性的深处对于生命的渴望。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增加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一点的张力表现得很有限。
总的来说,小说整体上表现得比较出色,它集中笔墨在表达生活中的苦难的平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因为苦难明明是所有人都极力避免的,它不应该是平凡的。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苦难于生活就是永不缺失的一部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拔高了看它就是平凡的。
再将众多苦难集于一人身上,彰显出小说的主题——活着的力量和活着最根本的意义。
源自人性深处对生命的渴望是活着的根本,对生活苦难的忍耐力是活着的铠甲,而活着是生命富有意义的开端。
作者简介:Yankli,一个爱写故事的书评爱好者,有时荒腔走板的侃侃新闻,聊聊人生,不毒舌也不吐槽。
有人说,人活着,有三种层次,第一等是为了思想而活着,第二等是为了活着而思想,第三等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其实活着只有一个本质: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是人性的本能,所谓的“活着的意义”不过是人为加上去的。
这是在我读完余华的《活着》之后,最切身的感受。
余华是近代文学作家,他创作有《兄弟》、《活着》等不少名篇,《活着》是他在写了许多成功的短篇,积累了足够的自信之后,才写的第一部长篇。
余华说一部15万字左右的小说足以传递思想和内容,而且这样读者也不会太累,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活着》相比起来更薄一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深刻。
《活着》讲了一个富二代变成孤苦伶仃的老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福贵,小说中的他的遭遇和名字相反,充满了厄难。
余华在小说中,采用了第二人称的手法,同时采用了一个嵌套结构,即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的“我”,一个是福贵视角的“我”。
余华采用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笨拙的方法,增添了一个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视角,却有着一种神奇的效果,余华就这点也说过,唯有这样切换小说中的镜头,行文才会更流畅。
而采用福贵“我”的自述和文化馆员“我”的视角,将老人福贵的苦难渲染得更加强烈,从而突出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忍耐力。
小说初读第一遍,不太容易感受到活着的力量,因为余华在处理死亡和苦难时,他处理得较简单,显得死亡也很平淡。
余华的说法是,生活中的苦难与死亡是很正常的现象,它们就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小说为了彰显活着的力量,几乎将苦难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点为了惨而惨的嫌疑,这算是两难全的写法吧。
2
小说中的福贵最初是富二代,家有百亩田地,有一个女儿叫凤霞,老婆家珍是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
但是福贵也是一个只会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最后他失去了自家所有的财产。
福贵说,家珍是最善良贤惠的,每次福贵回家,家珍会给他做四道菜,最上面放着不同的蔬菜,最下面放着一块肉。
福贵知道家珍想说的是,女人都是看上去各不相同,但是下面都一样,但是福贵已经不是道义能够唤醒的。
在福贵败坏掉家产后的四十年中,他亲手送掉了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
小说中描写家珍送两个孩子的时候,描写得催人泪下。有庆死了的时候,福贵瞒着家珍,其实家珍心里知道,有庆埋在了村西。
她让福贵背她去村西看看,她双手有气无力的抚摸着有庆的坟,但是她却再也抚摸不到他了。
在回来的路上,家珍在福贵的背上哭着说,我再也看不到有庆从这条路上回来了。
小说中,把这段描写得很文艺:福贵说,我看着那条路通向城里的小路弯弯曲曲,我再也不会听见我儿子光着脚跑回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面上,像是洒满了盐。
凤霞是在大雪天被背她丈夫背回家里的,家珍呆呆地看着凤霞,两只眼睛定定地,像是要掉了出来,一句话不说,一滴眼泪也没有,只是摸摸她头发又摸摸她的脸,时而摇摇头。
3
两个孩子死后,家珍就死了,文中这一段描写得很感人。
家珍躺在床上,福贵感觉她的手臂在一截一截地凉下去,她全身都凉了,只剩胸口的地方是热的,福贵把手贴在那,他感觉家珍胸口的热气,就像从他的手指缝里一点一点地漏出来。
到小说最后,福贵身边的人都一一离他而去了,无论是他的父母还是女婿外孙,全都离他而去。
只剩下一头福贵在屠宰场买回来的,一头老得快走不动道的老牛陪着他,有人嘲笑福贵,那头牛比他爹数岁还大。
小说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故事的结局也很惨,但生活中往往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余华说, 如果一个家庭四世同堂都在,用它去描写“活着”就很显得很苍白,而只有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世,只留一个老人的时候,活着才会显得特别有力量。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所以每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痛苦。
其实生活很像《白鹿原》中冷先生说得那样,这人世间就没有人是来享福的,都是来受苦的,富汉有富汉的苦,穷汉有穷汉的苦。
就是像余华自己所说的一样,生命的本质就是孤苦。
所以有人问余华,人生这么苦,那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关于这一点的阐释,《活着》完全做到了。
福贵可能是“全世界”最惨的人,他活着的事实,确实能够彰显出生命的忍耐力。
我想对苦难的忍耐,可能也是人类生生不息,能够繁衍传承的原因之一。
4
后来,有人问余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回答,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其实活着哪有什么高大上的意义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必死的凡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活着就成了一种本能。
人类在感情上有个弱点,就是不愿意做减法,不愿意面对淘汰,不愿意面对死亡,这是本能的驱使。
前一段时间,复旦大学教授,在癌症治疗期间留下的笔记,在网上传得火热,其实笔记中的她在直面死亡的那一刻,她想到的是活着,而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意义。
小说中,福贵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遭逢大难的时候,想到的都不是放弃活着,而是如何活下去,这是人性的深处对于生命的渴望。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增加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一点的张力表现得很有限。
总的来说,小说整体上表现得比较出色,它集中笔墨在表达生活中的苦难的平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因为苦难明明是所有人都极力避免的,它不应该是平凡的。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苦难于生活就是永不缺失的一部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拔高了看它就是平凡的。
再将众多苦难集于一人身上,彰显出小说的主题——活着的力量和活着最根本的意义。
源自人性深处对生命的渴望是活着的根本,对生活苦难的忍耐力是活着的铠甲,而活着是生命富有意义的开端。
作者简介:Yankli,一个爱写故事的书评爱好者,有时荒腔走板的侃侃新闻,聊聊人生,不毒舌也不吐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