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理论

 我来答
夏末蔚曳9680
2022-07-09 · TA获得超过20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6万
展开全部
药性理论

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四气

(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四气,指药物的

寒、热、温、凉 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一般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等有清热解毒作用;而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等有温中散寒作用。

(二)四气的作用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

(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五味是指药物有

辛、甘、酸、苦、咸 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 淡味或涩味 ,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1.辛

有 发散、行气、行血 等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有辛味。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此外,还有润养的作用。

2.甘

有 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有甘味。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3.酸

有 收敛、固涩 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4.苦

有 泄、燥湿、坚阴 的作用。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多用治热证、火证、喘证、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5.咸

有 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证。

6.淡

有 渗湿、利小便 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

7.涩

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 收敛固涩 的作用。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一般而言,发表、透疹、升阳、涌吐、开窍等药具有升浮作用,收敛固涩、泻下、利水、潜阳、镇惊安神、止咳平喘、止呕等药具有沉降作用。

归经

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毒性

(一)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毒性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入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二)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

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具体参见各药物)。

中药的配伍

配伍的内容

药物单独或配合应用主要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称为中药的“七情”配伍。

1.单行

就是单用一味药物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2.相须

就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3.相使

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种药物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4. 相畏

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5. 相杀

就是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

6. 相恶

就是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7. 相反

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中药的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 (一)“十八反”的内容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二)“十九畏”的内容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与“七情”配伍中的“相畏”意义不同,十九畏是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为药物配伍禁忌,相畏是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是应当运用的药物配伍。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妊娠用药禁忌

(一)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二)妊娠用药禁忌的分类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的程度不同,一般可分为慎用与禁用两类。

1.禁用药物

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雄黄、砒霜等。

2.慎用的药物

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等。

中药的用法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

主要指有效成

分难溶于水 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代赭石、龙骨等。此外,附子、乌头等 毒副作用较强 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2.后下

主要指某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

易于挥发 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

主要指那些

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 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滑石、青黛、旋覆花等。

4.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

贵重 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

5.烊化

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

胶类 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

6.泡服

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白及、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及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愣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8.煎汤代水

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