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体壳温度,即皮肤温度,环境温度为23度时,足部约27度,手约30度,躯干约32度,额头约33~34度。体核温度,肝脏约38度,脑接近38度,肾脏、胰腺及十二指肠等器官温度略低,直肠约37.5度。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腋窝的温度来测体核温度,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度,口腔温度正常值为36.7~37.7度,腋窝温度为36.0~37.4度。
体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固定在某个区间的数值。一旦体温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体温保持在摄氏37度时是完美平衡。一方面它“够热”足以防止真菌感染,另一方面也不那么热,这样我们不需要像恐龙那样吃个不停以维持新陈代谢。一直以来,学者们都很好奇为什么高等哺乳动物的体温相比其它生物高那么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防止真菌感染。体温每升高1℃,被感染的概率降低6%。所以我们需要更高的体温以保证健康。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对抗真菌和保持体温前提30-40之间的“最经济”体温。答案是36.7℃,这接近于我们的正常体温。
因此,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体温变化,那么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无论是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变化,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体温处于正常的区间范围内!
2024-06-17 广告
经我查询,最正常的人体温度应该是37摄氏度。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最高限度时称为发热,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发烧。传统观念认为正常体温为37℃,但因为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认为正常体温不能简单以一个数字37℃来表示。
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可有轻度变化,例如:下午较早晨体温相对要高,但一般相差小于1℃;进餐后、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体温也可有轻度升高;突然进入高温环境或情绪激动等因素也可使体温略有升高。不同的年龄阶段也存在轻微的体温差异,如小儿因代谢率高,体温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其体温也比青壮年稍低。
身体温度似乎与人类的长寿有关联。如果人的体温超过这一个数值,那么可能会对长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毕竟细胞和其他器官的寿命都被体温深刻地影响着。随着体温的升高,心跳的次数会快速增加。反之,当体温降下来,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减慢。
正常体温根据测试部位的不同,体温的正常值稍有差异。如果你想测量体温,会有以下三种方法:
(1)口腔温度 将体温计放置在患者舌下,闭嘴约3分钟后取出,正常范围为36.3℃~37.2℃;
(2)直肠温度 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消毒后涂上润滑油,然后插入肛门,三分钟后取出,其正常值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
(3)腋窝温度 因测量方便卫生,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测温方法,其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夹于腋窝,五分钟后读取数值,正常范围为36.1℃~37℃,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时称为发热,体温低于正常温度时称为体温过低。
指标简称:T正常值
成人口腔温度:36.3℃~37.2℃
成人直肠温度:36.5℃~37.7℃
成人腋窝温度:36℃~37℃
儿童口腔温度:36.2℃~37.3℃
儿童肛门温度:36.5℃~37.5℃
儿童腋窝温度:35.9℃~37.2℃临床意义
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发热。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有很多,主要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包括由于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引起的发热,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血液病、缔结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变态反应疾病(风湿热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栓及栓塞疾病、颅内疾病、恶性肿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发热。另外,一些非疾病原因也会导致体温的升高,如气温变化、进食、剧烈运动等。
疾病因素
呼吸道感染
(1)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出现发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
(3)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可有寒战、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有缺氧、休克等表现。
尿路感染
(1)急性肾盂肾炎:可以出现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高热、腰痛、恶心、呕吐、血尿等,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2)膀胱炎:即通常所指的下尿路感染,成年妇女膀胱炎主要表现是尿路刺激,即尿频、尿急、尿痛,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可以有发热。
皮肤感染
(1)蜂窝组织炎:患处皮肤局部剧痛,呈弥漫性红肿,境界不清,可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初为硬块,后中央变软、破溃而形成溃疡,可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疖痈、唇痈:患者因局部皮肤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而致进食、言语困难。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比数升高。
其他部位感染
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脑膜炎、胸膜炎、结核病等感染,可以有发热及伴随相应症状。
非感染性疾病
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脑出血、脑震荡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发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首先,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在36摄氏度到37摄氏度之间的,并且,正常人体温通常是上午比下午高,刚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上午会比下午高0.25摄氏度,六个月的宝宝上午比下午高0.5摄氏度,一岁之后则会高一摄氏度。
其次,如果经测量发现体温超过了三十七摄氏度,可能就属于发热的情况了。如果是超过了38.5度,就需要在医生建议下服用一些退热药物退热治疗。发热多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主要需要抗感染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可以稳定体温。
还有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水平地观察体温计内水银柱所显示的温度刻度。在用体温计之后,最好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消毒。发现自己有发热的症状后,要注意去查找发病原方便对症治疗。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养身体,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多喝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