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叶韵说,叶韵说的主要错误在什么地方?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这个问题远在六朝的时候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就是所谓“叶韵”,或称“叶句”(叶xié,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到了宋代,有的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在注《关睢》第四章时说:“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用浅显的话来说,朱熹的意思就是: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友”要念作“以”字的声音.他在注《匏有苦叶》第四章时又说:“友,叶羽轨反.”就是说,“友”在这里又要念作“委”字的声音了.这就是说,诗人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这种错误,在於他们没有看到语言发展的事实,不知道古今的语音并不相同.清代古音学兴起以后,叶音说早已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直到现在仍有人错误地沿用叶音说.因此,我们认为,在阅读古诗时,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但是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我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有必要;更不能采用前人那种改读韵脚的办法(即叶音),因为那是不科学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