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能泰山队将更名为山东泰山队
1月13日,山东鲁能俱乐部通过官方渠道宣布,由俱乐部申报的“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名称符合中国足协有关职业俱乐部名称去企业化的相关规定。新赛季,俱乐部队将以“山东泰山”为命名参加中超联赛及其他各项赛事。
按照中国足协1月8日公布的数据,在由58家职业俱乐部上报的中性名称中,有超过八成名称符合要求。据了解,共有12家俱乐部提交的名称“不达标”其中,共有4家中超俱乐部球队名称不符合要求,包括以原名称上报的长春亚泰和以新名称上报的山东泰山。
1月11日上午,山东鲁能俱乐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称:“因相关原因,俱乐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过中国足协审核。目前俱乐部正在按照足协要求准备材料,对关联企业进行更名,并尽快再次申报。”
分析
“泰山”为何如此稀缺?更名到底改变了什么?
足球界大都认同,对于山东鲁能来说,“泰山”是更名的首选。以“泰山”为名,对鲁能也是一种回归——1993年,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成立,此后几次更换东家,“泰山”二字始终没有消失,很多老球迷一直称球队为“泰山队”。
因此,保住“泰山”对山东足球和中国足球来说都是幸事。鲁能俱乐部新股东济南文旅的快速果断反应,也彰显了其格局与情怀。然而,并非所有俱乐部的更名都像“泰山”一样获得认可。
此前河南建业拟更名为“洛阳龙门”引发争议,俱乐部决定撤回重新申报;上海上港更名“上海海港”也被不少人吐槽“改了好像跟没改一样”。
对于俱乐部来说,找到一个代表地域文化、彰显特色的名号似乎并非难事,但能被各界广泛认同却着实不易。特别是对一些老牌俱乐部来说,原来的名号几乎已经刻在了俱乐部的骨子里,例如“国安”“建业”等名称,原本是企业名,经过时间沉淀,早已变成俱乐部本身的文化符号。
面对这样的情况,主管机构一方面要维护规则的统一和公平,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文化的延续和球迷的感情,未免陷入两难。
这正是“泰山”如此稀缺的原因之一。
俱乐部名称代表着一种文化上的认同,中国足球文化就孕育在这些名字中,而这些名字也为中国足球文化设定了“初始值”。
体育 产业专家、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说,足协“用心良苦”希望俱乐部名称能与地方文化更有机结合,并实现与 体育 内在精神实质的融合。此外,也希望企业能创造性地把企业文化与 体育 文化相结合,以更“高级”的形式展示。
多位法律界人士认为,俱乐部名称是一种无形资产。“更名后对股东的投资热情肯定会有所打击。目前大多数投资人还是抱有投机心态,中性名称直接挤压了投机空间。”前鲁能俱乐部管理层徐兴君说。
专家认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俱乐部的投资人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为了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帮助职业足球市场在寒冬中实现“软着陆”,建议主管机构在审核更名时,在刚性的要求之外,适当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俱乐部一个“缓冲期”。
业内认为,更名后短期内,俱乐部对现有股东营销价值会有所削弱。但长期来看,名称中性化之后的俱乐部“排他性”减弱,“包容性”增强,更有利于多渠道立体开发营销资源,重构经营模式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