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8-20 · TA获得超过37.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思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出自《公孙丑章句上》,原文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

孟老师说:人人都有不忍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你看见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快要跌到深井里去时,你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惊惧同情恻隐的心理。同情,并不是因为你认识小孩的父母;

惊惧,不是因为小孩的哭声太吵;恻隐,不是因为你想博得乡里人的赞誉。你的不忍心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是你的天性。

因为不忍心,具备了一切美德的可能。不忍心是刚刚燃烧的火,刚刚流出的泉水:“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轲老师说,好,既然大家都有不忍之心,我们满怀信心地从这里起步,要达到最高的人格境界——仁。不要偷懒,不要找借口,因为不忍之心,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如果把不忍心等品德扩充下去,就可以保有四海,如果丢弃这份天生的美德,那么你连父母都侍奉不了。

扩展资料

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在论述六经的价值伦理时认为,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中,仁爱、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同,这六组价值论理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既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今天;不仅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基本义理,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价值。

为此,近年来他先后撰写《敬义论》、《论和同》、《立诚篇》,洋洋数万字陆续见诸报端。

最新的一篇,是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六期的《论知耻》。全文两万余字,以疏解《礼记·中庸》提出的修身三达德(即:智、仁、勇)为题点,论证“知耻近乎勇”一德为何是士之为士的首要品格。

对“好学近乎知”和“力行近乎仁”两达德,也作有详尽疏解,对“仁”何以需要“力行”,文章提出了新的释证,认为仁是亲、爱、宽、博意涵的括称,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方能得以呈现。孟子的“人之四端”之说,其中“羞恶之心”即为知耻,无知耻之心,在孟子看来则为“非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语出管子,也是第一次把“耻”和“廉”连接起来。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的叙论提出:“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历来解廉耻一语,都不如欧阳子解得如此深刻无漏。

明末清初,顾炎武鉴于明亡的历史教训,更提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发人警醒的人类尊铭。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刘梦溪论知耻:仁的要义在力行 无此四心即非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请曾国藩“剖析”刺母案:子弟力戒傲慢骄横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