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比热容是怎么样的?
铜的比热容是0.39×10³ J/(kg·℃),表示1kg铜温度升高1℃(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0.39×10³ J。
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热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物质的比热容越大,相同质量和温升时,需要更多热能。
比热容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个应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第一是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大,有利于调节气候。
(2)第二是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热(或放热)很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比热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铜
385。
铜(拼音:tónɡ,注音:ㄊㄨㄥˊ,粤拼:tung4;英语:Copper),俗称红铜或者紫铜,是最早发现的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u(源于拉丁语:cuprum),原子序数为29,原子量为63.546 u。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组成众多种合金,例如用于珠宝的纹银,用于制作船用五金和硬币的白铜以及用于应变片和热电偶的康铜。
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
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铜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膳食矿物质,因为那是呼吸酶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中,铜是组成血液色素血蓝蛋白(blood pigment hemocyanin)的成分,而在鱼类或其他脊椎动物中,则被铁血红蛋白复合体给取代。另外,在人体中,铜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和骨骼中,而一般成人每公斤体重约含有1.4至2.1毫克的铜。
铜对人体的影响
铜的离子(铜质)对生物而言,不论是动物或植物,是必需的元素。人体缺乏铜会引起贫血,毛发异常,骨骼和动脉异常,以至脑障碍。但如过剩,会引起肝硬化、腹泻、呕吐、运动障碍和知觉神经障碍。
一般来说,牛肉、葵花籽、可可、黑椒、羊肝、螺旋藻、牡蛎等等都有丰富的铜质。
正常人体内含铜100-200毫克,约50%-70%存在肌肉及骨骼,20%存在肝脏,5%-10%分布于血液。从食物吸收的铜进入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l vein),在血浆中铜与白蛋白(Albumin,ALB)形成松散的结合,运送至肝脏内储存与供体内利用。
肝中合成原血浆铜蓝蛋白(apoceruloplasmin),与铜牢固结合形成血浆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约占成人血浆铜的95%,释入血浆运送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