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以色列是专门给犹太人成立的国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说这以前犹太人没有地方住,到处有人被杀,后来联合国就给了他们一块地方,我想知道当时的背景和正式的情况是怎么回事。谢谢...
说这以前犹太人没有地方住,到处有人被杀,后来联合国就给了他们一块地方,我想知道当时的背景和正式的情况是怎么回事。谢谢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巴勒斯坦的历史和犹太复国主义。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展开全部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上面的资料摘抄于:http://zyqq.xyqc.net/question/10397924.html?fr=qrl
====================================================
六日战争后不久犹太右翼势力就开始筹划在被占领土上建立定居点。六日战争使中东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阿拉伯人不但战败,而且还失去了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和加沙。如果分析一下战前的阿以状况,就会看到阿方的战败是必然的。早在1947 年11 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此地区成立两个独立的国家。以色列于1948 年 5 月14 日及时地 宣告建国。当时犹太人的处境非常险恶,战事节节失利,面临全面被歼。因此犹太内部的左翼势力坚决反对建国,他们认为只有当犹太人的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宣告建国。同时犹太内的右翼势力也反对建国,因为犹太历史上最神圣的地区,耶路撒冷老城、撒马利亚和犹地亚(即约旦河西岸) 没有划给犹太人。划给犹太人的是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神圣事件的沿海平原。他们认为建国是无比神圣的事业,绝不能成立一个不伦不类的犹太国。可以设想, 如果中国真地有朝一日消失之后又有幸重建,重建的中国不是在黄河或中原地带,而是在非洲或拉美的某地,炎黄子孙能接收吗?当时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是雅布津斯基。虽然他犯有严重的右倾错误,但当今的以色列人仍不失对他的尊敬。当今在以色列所有的城市里都有一条以雅布津斯基命名的主要大街。1948 年犹太人面对险恶的状况,本-古里安力排众议,当机立断,毅然宣告建国。现在回过头来看,倘若本-古里安没有及时地宣告建国,以色列将永久地失去建国机会。当时在以色列本土的犹太人是60 万,阿拉伯人是16 万。如今犹太人是500 多万,阿拉伯人是 150 万。犹太人的增加靠得是移民,阿拉伯人的增加全靠自生的繁衍。倘若犹太人不及时建国,就不可能在国际上争得生存空间,也就不可能接收大量的移民。反过来会有大量的阿拉伯人移入,再加上阿拉伯人的高出生率,用不了两年犹太人将会变成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犹太人的建国梦想将彻底破灭。
巴勒斯坦人拒绝宣告建国。因他们觉得这块土地本来就是他们的,无需宣告。若真地宣告,实际上是变相承认联合国的分治方案,也就是变相承认以色列建国的合法性。巴勒斯坦内部缺乏一个像本-古里安这样的高瞻远瞩、本人又无私奉献的人,坐失了建国良机。五十年后巴勒斯坦人沦为要想建国还必须争得以色列同意的悲惨状况。巴勒斯坦一词最早是罗马人对该地区的称呼,后来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英国人沿用这一称呼。在参孙和大卫王时期,这里的当地人是非利士人,是 犹太人的死敌。到后来虽然非利士人消失了,但一些犹太宗教人士认为当今的巴勒斯坦人就是当年的非利士人。因在希伯来语中,巴勒斯坦的词根 P. L. S. 与非利士的词根 F. L. S. 是同一个词根,因在希伯来语中 P 与 F 是同一个字母。
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立即发动消灭以色列的战争。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支援巴勒斯坦人的事业。埃及的目的是吞并加沙,约旦是为了吞并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和叙利亚是为了获得北加里里,伊拉克则是想获得一个梦寐以求的地中海出海口。阿拉伯国家心怀叵测的合作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但由于约旦和埃及所谋求的地盘与自己的本土接壤、并且不是以色列的本土,所以最后都得手了。
当年,本-古里安强忍对约旦河西岸的渴望,毅然宣告建国。因为他知道只要建国,将来总会有希望获得约旦河西岸。到 1967 年机会终于来了。尽管在六日战争前以色列一再警告约旦不要参与战争,约旦还是参加了。这样就给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提供了一个借口。
六日战争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威慑”政策的结果。1950 年 7 月纳赛尔靠军事政变上台。上台后推行强 烈反西方政策。同时迫害国内的左派势力,血腥镇压共产党。当纳赛尔确认国内的统治已足够稳固后,他像所有的强权者一样,觉得只当本国领袖不过瘾,要当更大范围的世界级领袖。他瞄准了阿拉伯世界。要当世界级的领袖不是件容易的事。到了节骨眼上,你的国家该出钱时得出钱,该死人时得死人。比如布什总统出兵伊拉克,花了两千亿、死了两千美国兵。美国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要当世界家长就得出血。但埃及与美国不同,埃及是一个农业穷国,很难园纳赛尔的世界领袖梦。长期以来,纳赛尔除了高喊“要把所有的犹太人通通赶入大海 ”以外,未见有什么真正的行动。这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不满。在六日战争前,约旦和叙利亚反复指责纳赛尔,指责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国的埃及在反对以色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有力的行动。阿拉伯世界小兄弟们的激将法果然起作用了,纳赛尔开始行动了。首先埃及命令驻扎在埃以边界的联合国部队撤离,意思是做出攻击以色列的姿态。事后证明这是纳赛尔最臭的一招,它反为以色列进攻埃及扫清了道路。其实当时埃及并没有真正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随后纳赛尔继续推行他的威慑政策,下令封锁蒂朗海峡。事先以色列曾多次警告说封锁蒂朗海峡就是对以宣战。纳赛尔在1967 年 5 月说战争的可能性是 20 %,封锁蒂朗海峡以后是 50 %。纳赛尔这种用秫秸杆打虎的做法招来的是虎的反扑。1967 年 6 月 5 日六日战争爆发。埃及惨败。埃及的几百架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顷刻间变成了废铜烂铁。在西乃几万辆坦克和军车一枪未发,完好无损地弃给了以色列。战后纳赛尔访问莫斯科时,勃列日涅夫对纳赛尔说“只要你们的每一辆坦克只发一发炮弹,整个战局将有不同的写法 。” 纳赛尔带着埃及人民伟大领袖的头衔,带着想当世界领袖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年仅 50 出头,实际上是活活气死的。
六日战争后,犹太右翼势力迫不及待地开始建设他们心中神圣的犹太国。要想消化掉被占领土,第一步必须建立定居点。但是当时的以色列政府不同意。政府还特意发布命令,禁止在被占领土上建房,即使是临时性的木板房也不允许。但允许建帐篷。于是早期的定居者们建好临时房子以后,再在外边罩上帐篷。定居点内无水无电,生活好象一下子倒退了近百年。但生活条件再恶劣也动摇不了这帮定居者的决心。他们的父辈大多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父辈刚来以色列时的条件比这还差。作为先期移民的下一代,他们不但继承了父辈们的强烈犹太意识,还继承了父辈们坚韧的开拓精神。特别是他们大多都在依希瓦学习过,依希瓦的强化教育使他们个个树立起为犹太献身的强烈愿望。以色列政府更迭频繁,对待定居点的态度有时会出现一些松动。定居者们趁机加紧建设,使得下一届政府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经过 30 年的努力,已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起 100 多个定居点,总人口超过 20 万。当今人们或许想象不到,刚开始建设定居点时,许多巴勒斯坦人非但不反对,反而欢迎。因为经过 20 年的约旦统治,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一直仍把自己看成约旦人,因而推迟了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萌起。另外巴勒斯坦人从犹太定居点的建设中也能受益,比如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活并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约旦河西岸除了河谷地带以外,绝大部分是海拔 1000 米以下的山地。很少有陡峭的山峰,大多是一个个平滑的山包。或深或浅的山谷把一个个山包隔开。站在高处四下望去,大地犹如层层叠叠缓慢蠕动的涌浪。在有些山包上至今仍保留有三千年前的峰火台。这些峰火台与中国长城的峰火台一样,也是为了快速传递信息,但不是传递战事,而是传递日期。犹历是阴历,也是由月亮的亏园定初一和十五。每年怎么定闰月、怎么计日挺复杂。犹太的节日、斋戒日和纪念日众多。若没有统一权威机构发布,不同地区的人们有可能把日期搞错了。因此每到重要的日子,由耶城通过峰火台向全国发布。当时的发布范围包括当今的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等广大地区。
当今由于约旦河西岸地区由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人不搞绿化植树。以色列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希望长树,所以几乎所有的山包都是光秃秃的。到了夏天,也就是这里的旱季,整个山野一片秃黄。这是我们来以色列后感到最难适应的。因为在中国到了夏季,即使再荒凉,野草总会把大地染绿。在北半球的广大地区到了夏天大多进入旱季,但在中华大地上却是雨季。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不能不说是上帝对中华民族的偏爱。在广大荒凉的约旦河西岸山谷里,稀稀拉拉地撒落着一些阿拉伯村落。这为设立犹太定居点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这些定居点与阿拉伯村落相隔很远、不会与阿拉伯村落发生土地纠纷。阿拉伯村落逐泉水而建,一般在山腰。犹太定居点出于安全考虑全在山顶。所以在约旦河西岸,即使在远处,只要看居住点位置就能知道哪是犹太人的、哪是阿拉伯人的。到了晚上,从灯光上也很容易区分。犹太人很注重环境的建设。犹太人还有一个习惯,有路必有灯,有灯必有亮,即使晚上空无一人,路灯通宵照开。出于安全,犹太人必须这麽做。相比之下阿拉伯人村落很差,几乎没有路灯。所以当你晚间进入约旦河西岸的山中时,有密密麻麻亮灯的地方肯定是犹太人居住区,有稀稀拉拉弱光的地方肯定是阿拉伯人居住区。
白天从远处望去,阿拉伯村落好象是有钱人的度假村,这与我原来想象的大不一样。我从小爱旅行,几年来我走遍周围所有的阿拉伯村落。最远我曾到过一个在我的 16 倍望远镜里隐约可见的阿拉伯村子。我惊奇地发现在所有的村子里,家家户户全是一座座建筑考究的小楼。绝对没有破破烂烂的房子。我曾怀疑它们是阿拉伯富商的乡间别墅,经交谈才知不是。但是每当走入这些村子后,总有一种阴差阳错的感觉。虽然房子漂亮,但整体环境太差,到处是脏、乱、臭。村子里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晴天车开过后,飞沙走石。雨天过后,泥潭没脚。垃圾遍地。漂亮的房子与不堪入目的脏乱环境反差太大。一座座房子犹如开在粪堆上的花朵。我不明白,即使巴勒斯坦政府顾不上改善公共环境,村民们为什么不自己集资改善?我常想,这样的一群人能真正团结起来吗?
与阿拉伯村落截然相反,如今高质量的沥青路通向全部的 100 多个定居点,定居点内路面非常整齐,柏油路或石板路通到家家门口。每当进入一个定居点就如同进入一座花园,绿树成阴,一座座鲜花盛开的花坛座落在大面积的草坪上,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场嬉戏玩耍。如今每个定居点就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园、学校、商店、医院、急救中心等五脏俱全。有的定居点还建有自己的工业。每个亲眼目睹定居点状况的人都会得出共同的结论,以色列的最终目标是把约旦河西岸消化掉.
资料来源:http://www.xici.net/b84677/d57985139.htm
说到以色列,就得说说巴以矛盾。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阎月凡)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最终地位谈判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诸多棘手问题而步履维艰,自2000年7月戴维营谈判中断后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恢复。
耶路撒冷地位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被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西区被以色列占领。以色列建国后,宣布西耶路撒冷为首都。1967年以色列夺取东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领土的一部分,以色列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巴解组织发表的独立宣言将耶路撒冷定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边界划分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并将巴勒斯坦地区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给“犹太国”,其余的1.115万平方公里划归“阿拉伯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在“犹太国”的疆域内建国,“阿拉伯国”却因阿拉伯国家反对分治决议而没有成立。5月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吞并了属于“阿拉伯国”的土地5700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又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和东耶路撒冷,彻底占领了全部“阿拉伯国”领土。
联合国安理会1967年11月通过的第242号决议和1973年10月通过的第338号决议均要求以色列归还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自马德里和会以来,巴解组织同以色列签署的一系列协议都重申,以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为巴以未来边界。但是,以色列一直不愿意完全按照协议规定归还巴勒斯坦被占领土。
犹太人定居点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政府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修建定居点。根据巴方1999年的统计,30多年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共建定居点200个。在巴以和谈中,巴方要求以色列拆除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所有的定居点。而根据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以色列只准备拆除加沙地区的全部21个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
难民回归
50多年的巴以冲突制造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统计,目前巴勒斯坦难民总数接近350万,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外,主要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这些难民能否回归、回归多少将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相关国家的民族构成、人口比重和社会安全等重大利益。在巴以和谈中,以色列反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
水资源分配
巴勒斯坦地区60%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等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估计为20亿立方米。在数量上,以色列占有和消耗全部水资源的80%,巴勒斯坦自治区只能享用剩余的20%。另外,巴以关于水资源分配还涉及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等问题。因此,以色列反对彻底同巴勒斯坦进行水资源再分配,主张共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以色列水资源安全不受威胁。巴勒斯坦则坚持收回所有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拒绝接受同以色列共同管理水资源。(完)
上述信息摘抄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11/12/content_2210299.htm
俺在多啰下,说句题外话,以色列跟中国关系还可以,因为二战的时候中国的上海滩好像是不需要护照的,很多的犹太人都来到了中国,特别是上海,而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很多帮助,后来那部分犹太人的其中一部分很有势力参与了以色列的建立。
俺本人对以色列有好感,呵呵~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上面的资料摘抄于:http://zyqq.xyqc.net/question/10397924.html?fr=qrl
====================================================
六日战争后不久犹太右翼势力就开始筹划在被占领土上建立定居点。六日战争使中东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阿拉伯人不但战败,而且还失去了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和加沙。如果分析一下战前的阿以状况,就会看到阿方的战败是必然的。早在1947 年11 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此地区成立两个独立的国家。以色列于1948 年 5 月14 日及时地 宣告建国。当时犹太人的处境非常险恶,战事节节失利,面临全面被歼。因此犹太内部的左翼势力坚决反对建国,他们认为只有当犹太人的力量足够强大时才能宣告建国。同时犹太内的右翼势力也反对建国,因为犹太历史上最神圣的地区,耶路撒冷老城、撒马利亚和犹地亚(即约旦河西岸) 没有划给犹太人。划给犹太人的是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神圣事件的沿海平原。他们认为建国是无比神圣的事业,绝不能成立一个不伦不类的犹太国。可以设想, 如果中国真地有朝一日消失之后又有幸重建,重建的中国不是在黄河或中原地带,而是在非洲或拉美的某地,炎黄子孙能接收吗?当时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是雅布津斯基。虽然他犯有严重的右倾错误,但当今的以色列人仍不失对他的尊敬。当今在以色列所有的城市里都有一条以雅布津斯基命名的主要大街。1948 年犹太人面对险恶的状况,本-古里安力排众议,当机立断,毅然宣告建国。现在回过头来看,倘若本-古里安没有及时地宣告建国,以色列将永久地失去建国机会。当时在以色列本土的犹太人是60 万,阿拉伯人是16 万。如今犹太人是500 多万,阿拉伯人是 150 万。犹太人的增加靠得是移民,阿拉伯人的增加全靠自生的繁衍。倘若犹太人不及时建国,就不可能在国际上争得生存空间,也就不可能接收大量的移民。反过来会有大量的阿拉伯人移入,再加上阿拉伯人的高出生率,用不了两年犹太人将会变成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犹太人的建国梦想将彻底破灭。
巴勒斯坦人拒绝宣告建国。因他们觉得这块土地本来就是他们的,无需宣告。若真地宣告,实际上是变相承认联合国的分治方案,也就是变相承认以色列建国的合法性。巴勒斯坦内部缺乏一个像本-古里安这样的高瞻远瞩、本人又无私奉献的人,坐失了建国良机。五十年后巴勒斯坦人沦为要想建国还必须争得以色列同意的悲惨状况。巴勒斯坦一词最早是罗马人对该地区的称呼,后来土耳其人、阿拉伯人、英国人沿用这一称呼。在参孙和大卫王时期,这里的当地人是非利士人,是 犹太人的死敌。到后来虽然非利士人消失了,但一些犹太宗教人士认为当今的巴勒斯坦人就是当年的非利士人。因在希伯来语中,巴勒斯坦的词根 P. L. S. 与非利士的词根 F. L. S. 是同一个词根,因在希伯来语中 P 与 F 是同一个字母。
以色列建国后不久,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立即发动消灭以色列的战争。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支援巴勒斯坦人的事业。埃及的目的是吞并加沙,约旦是为了吞并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和叙利亚是为了获得北加里里,伊拉克则是想获得一个梦寐以求的地中海出海口。阿拉伯国家心怀叵测的合作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但由于约旦和埃及所谋求的地盘与自己的本土接壤、并且不是以色列的本土,所以最后都得手了。
当年,本-古里安强忍对约旦河西岸的渴望,毅然宣告建国。因为他知道只要建国,将来总会有希望获得约旦河西岸。到 1967 年机会终于来了。尽管在六日战争前以色列一再警告约旦不要参与战争,约旦还是参加了。这样就给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提供了一个借口。
六日战争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威慑”政策的结果。1950 年 7 月纳赛尔靠军事政变上台。上台后推行强 烈反西方政策。同时迫害国内的左派势力,血腥镇压共产党。当纳赛尔确认国内的统治已足够稳固后,他像所有的强权者一样,觉得只当本国领袖不过瘾,要当更大范围的世界级领袖。他瞄准了阿拉伯世界。要当世界级的领袖不是件容易的事。到了节骨眼上,你的国家该出钱时得出钱,该死人时得死人。比如布什总统出兵伊拉克,花了两千亿、死了两千美国兵。美国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要当世界家长就得出血。但埃及与美国不同,埃及是一个农业穷国,很难园纳赛尔的世界领袖梦。长期以来,纳赛尔除了高喊“要把所有的犹太人通通赶入大海 ”以外,未见有什么真正的行动。这引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不满。在六日战争前,约旦和叙利亚反复指责纳赛尔,指责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国的埃及在反对以色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有力的行动。阿拉伯世界小兄弟们的激将法果然起作用了,纳赛尔开始行动了。首先埃及命令驻扎在埃以边界的联合国部队撤离,意思是做出攻击以色列的姿态。事后证明这是纳赛尔最臭的一招,它反为以色列进攻埃及扫清了道路。其实当时埃及并没有真正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随后纳赛尔继续推行他的威慑政策,下令封锁蒂朗海峡。事先以色列曾多次警告说封锁蒂朗海峡就是对以宣战。纳赛尔在1967 年 5 月说战争的可能性是 20 %,封锁蒂朗海峡以后是 50 %。纳赛尔这种用秫秸杆打虎的做法招来的是虎的反扑。1967 年 6 月 5 日六日战争爆发。埃及惨败。埃及的几百架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顷刻间变成了废铜烂铁。在西乃几万辆坦克和军车一枪未发,完好无损地弃给了以色列。战后纳赛尔访问莫斯科时,勃列日涅夫对纳赛尔说“只要你们的每一辆坦克只发一发炮弹,整个战局将有不同的写法 。” 纳赛尔带着埃及人民伟大领袖的头衔,带着想当世界领袖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年仅 50 出头,实际上是活活气死的。
六日战争后,犹太右翼势力迫不及待地开始建设他们心中神圣的犹太国。要想消化掉被占领土,第一步必须建立定居点。但是当时的以色列政府不同意。政府还特意发布命令,禁止在被占领土上建房,即使是临时性的木板房也不允许。但允许建帐篷。于是早期的定居者们建好临时房子以后,再在外边罩上帐篷。定居点内无水无电,生活好象一下子倒退了近百年。但生活条件再恶劣也动摇不了这帮定居者的决心。他们的父辈大多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父辈刚来以色列时的条件比这还差。作为先期移民的下一代,他们不但继承了父辈们的强烈犹太意识,还继承了父辈们坚韧的开拓精神。特别是他们大多都在依希瓦学习过,依希瓦的强化教育使他们个个树立起为犹太献身的强烈愿望。以色列政府更迭频繁,对待定居点的态度有时会出现一些松动。定居者们趁机加紧建设,使得下一届政府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经过 30 年的努力,已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起 100 多个定居点,总人口超过 20 万。当今人们或许想象不到,刚开始建设定居点时,许多巴勒斯坦人非但不反对,反而欢迎。因为经过 20 年的约旦统治,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一直仍把自己看成约旦人,因而推迟了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萌起。另外巴勒斯坦人从犹太定居点的建设中也能受益,比如道路交通、水电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活并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约旦河西岸除了河谷地带以外,绝大部分是海拔 1000 米以下的山地。很少有陡峭的山峰,大多是一个个平滑的山包。或深或浅的山谷把一个个山包隔开。站在高处四下望去,大地犹如层层叠叠缓慢蠕动的涌浪。在有些山包上至今仍保留有三千年前的峰火台。这些峰火台与中国长城的峰火台一样,也是为了快速传递信息,但不是传递战事,而是传递日期。犹历是阴历,也是由月亮的亏园定初一和十五。每年怎么定闰月、怎么计日挺复杂。犹太的节日、斋戒日和纪念日众多。若没有统一权威机构发布,不同地区的人们有可能把日期搞错了。因此每到重要的日子,由耶城通过峰火台向全国发布。当时的发布范围包括当今的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等广大地区。
当今由于约旦河西岸地区由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人不搞绿化植树。以色列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希望长树,所以几乎所有的山包都是光秃秃的。到了夏天,也就是这里的旱季,整个山野一片秃黄。这是我们来以色列后感到最难适应的。因为在中国到了夏季,即使再荒凉,野草总会把大地染绿。在北半球的广大地区到了夏天大多进入旱季,但在中华大地上却是雨季。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不能不说是上帝对中华民族的偏爱。在广大荒凉的约旦河西岸山谷里,稀稀拉拉地撒落着一些阿拉伯村落。这为设立犹太定居点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这些定居点与阿拉伯村落相隔很远、不会与阿拉伯村落发生土地纠纷。阿拉伯村落逐泉水而建,一般在山腰。犹太定居点出于安全考虑全在山顶。所以在约旦河西岸,即使在远处,只要看居住点位置就能知道哪是犹太人的、哪是阿拉伯人的。到了晚上,从灯光上也很容易区分。犹太人很注重环境的建设。犹太人还有一个习惯,有路必有灯,有灯必有亮,即使晚上空无一人,路灯通宵照开。出于安全,犹太人必须这麽做。相比之下阿拉伯人村落很差,几乎没有路灯。所以当你晚间进入约旦河西岸的山中时,有密密麻麻亮灯的地方肯定是犹太人居住区,有稀稀拉拉弱光的地方肯定是阿拉伯人居住区。
白天从远处望去,阿拉伯村落好象是有钱人的度假村,这与我原来想象的大不一样。我从小爱旅行,几年来我走遍周围所有的阿拉伯村落。最远我曾到过一个在我的 16 倍望远镜里隐约可见的阿拉伯村子。我惊奇地发现在所有的村子里,家家户户全是一座座建筑考究的小楼。绝对没有破破烂烂的房子。我曾怀疑它们是阿拉伯富商的乡间别墅,经交谈才知不是。但是每当走入这些村子后,总有一种阴差阳错的感觉。虽然房子漂亮,但整体环境太差,到处是脏、乱、臭。村子里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晴天车开过后,飞沙走石。雨天过后,泥潭没脚。垃圾遍地。漂亮的房子与不堪入目的脏乱环境反差太大。一座座房子犹如开在粪堆上的花朵。我不明白,即使巴勒斯坦政府顾不上改善公共环境,村民们为什么不自己集资改善?我常想,这样的一群人能真正团结起来吗?
与阿拉伯村落截然相反,如今高质量的沥青路通向全部的 100 多个定居点,定居点内路面非常整齐,柏油路或石板路通到家家门口。每当进入一个定居点就如同进入一座花园,绿树成阴,一座座鲜花盛开的花坛座落在大面积的草坪上,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场嬉戏玩耍。如今每个定居点就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园、学校、商店、医院、急救中心等五脏俱全。有的定居点还建有自己的工业。每个亲眼目睹定居点状况的人都会得出共同的结论,以色列的最终目标是把约旦河西岸消化掉.
资料来源:http://www.xici.net/b84677/d57985139.htm
说到以色列,就得说说巴以矛盾。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阎月凡)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最终地位谈判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诸多棘手问题而步履维艰,自2000年7月戴维营谈判中断后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恢复。
耶路撒冷地位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被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西区被以色列占领。以色列建国后,宣布西耶路撒冷为首都。1967年以色列夺取东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领土的一部分,以色列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巴解组织发表的独立宣言将耶路撒冷定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边界划分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并将巴勒斯坦地区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给“犹太国”,其余的1.115万平方公里划归“阿拉伯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在“犹太国”的疆域内建国,“阿拉伯国”却因阿拉伯国家反对分治决议而没有成立。5月15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吞并了属于“阿拉伯国”的土地5700多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又夺取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和东耶路撒冷,彻底占领了全部“阿拉伯国”领土。
联合国安理会1967年11月通过的第242号决议和1973年10月通过的第338号决议均要求以色列归还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自马德里和会以来,巴解组织同以色列签署的一系列协议都重申,以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停火线为巴以未来边界。但是,以色列一直不愿意完全按照协议规定归还巴勒斯坦被占领土。
犹太人定居点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政府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修建定居点。根据巴方1999年的统计,30多年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共建定居点200个。在巴以和谈中,巴方要求以色列拆除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所有的定居点。而根据沙龙的“单边行动计划”,以色列只准备拆除加沙地区的全部21个和约旦河西岸的4个定居点。
难民回归
50多年的巴以冲突制造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统计,目前巴勒斯坦难民总数接近350万,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外,主要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这些难民能否回归、回归多少将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相关国家的民族构成、人口比重和社会安全等重大利益。在巴以和谈中,以色列反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
水资源分配
巴勒斯坦地区60%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等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估计为20亿立方米。在数量上,以色列占有和消耗全部水资源的80%,巴勒斯坦自治区只能享用剩余的20%。另外,巴以关于水资源分配还涉及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等问题。因此,以色列反对彻底同巴勒斯坦进行水资源再分配,主张共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以色列水资源安全不受威胁。巴勒斯坦则坚持收回所有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拒绝接受同以色列共同管理水资源。(完)
上述信息摘抄于: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11/12/content_2210299.htm
俺在多啰下,说句题外话,以色列跟中国关系还可以,因为二战的时候中国的上海滩好像是不需要护照的,很多的犹太人都来到了中国,特别是上海,而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很多帮助,后来那部分犹太人的其中一部分很有势力参与了以色列的建立。
俺本人对以色列有好感,呵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首先在犹太人中间就有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特别在二战中犹太人遭遇到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以后,犹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于是他们通过不断的游说,让联合国支持他们的建国构想。
一方面当时各个国家对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十分同情,另外犹太人在各个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相当大的财力和影响力,最终通过联合国决议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一方面当时各个国家对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十分同情,另外犹太人在各个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相当大的财力和影响力,最终通过联合国决议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5.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