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09-30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万
展开全部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

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

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

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

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