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二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提升,推进清洁生产产业,开发拓展清洁能源产业。三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优化能源系统结构。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要以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实现以点带面治理;要严格依法办事,提高防治能力。
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严格环境准入制度;落实污染减排制度;完善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全面推进河长制度。
三,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要打牢工作基础,推动形成依法治土、科学治土格局;要强化风险管控,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底线;要突出问题导向,严控增量、管好存量,实现闭环管理;要切断污染来源,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全防全控;要明晰各方责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共治体系。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的同时,要针对农业农村污染相对严重的问题,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建设美丽乡村。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构建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工程,扩大新一轮退耕、退牧、还林还草规模,集中连片建设森林。四是健全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制度。要用养结合、综合治理,探索耕地草原河湖森林休养生息的长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草原河湖资源保护的格局。五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谁受益、谁补偿”,重点在于促进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的良性互动;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一定要做好空间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这篇文章,必须适度创新,加大对现行空间规划的集成力度,开展国土规划,将“开发、保护、整治”三项主要内容融为一体。明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和部署,展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最佳图景,统筹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活动,协调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匹配,引领各项空间管控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最终实现互为因果、互为支撑、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国土空间活动在规划中统筹协调、融为一体,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
总结:1、保护动植物是我们爱护大自然的一个重要因素。大自然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动物,它们是可爱的。我们不可以去屠杀它,要去爱护他。
2、要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我们必须做到不污染环境。由于人类的破坏,现在的环境导致了许多物种灭绝了。
3、多去参加一些植树造林的活动。因为人类的乱砍滥伐,现在的环境越来越糟糕。
4、可以去做一些关于保护自然的演讲,多到人群中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2023-08-20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之“泰”,即“安宁”,“泰,通也”,也作“极”、“太”。《易经》中“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一体的完整结合。“天人互泰”一词,源于当代梁缺《天人互泰》中的“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其思想核心:万物互泰。 “天人互泰”是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石的新构建,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脉的新发展,它着重探究“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突显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是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新贡献。
“天人互泰”是一种全新的宇宙观、生态观,它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熔道、儒、释学说于一炉,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文明的构建,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
“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一脉赓续,是中华文明的崭新绽放,其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真善美”的辩证统一。
“天人互泰”彰显人与自然关系合规律性的“真”。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坚持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有机统一,反对人们将自然和人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要求人与自然实现“互泰”为理想目标,避免人与自然在“互害”及“征服与报复”中两败俱伤,保障人与自然在共生中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天人互泰对人与自然关系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天人观本真的最高体现。
“天人互泰”展示人与自然关系合目的性的“善”。它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伦理关系紧密结合一起,体现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在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上,以取法天道,合乎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倡导人们应持仁德之心,与自然万物始终保持着友好善良关系,突出了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至善境界。
“天人互泰”倡导人与自然关系合社会性的“美”。它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中和、平衡、对称、协调”之美融为一体,是一幅大自然美好画卷,是美的最高境界,反映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并给人类文明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其理念将为人类共建地球美好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文/啠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