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怎样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展开全部
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在培养我”,而要意识到“我一直在进行自我培养”。
爸爸妈妈的培养是有极限的,第一个极限出现在孩子入学之后。这个时间段,他心目中的崇拜对象往往变成了老师,而不再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 我是高中老师,我们办公室有一些老师指导孩子做小学的习题。孩子一句话呛回来:“我们老师和你讲的不一样!”
把我同事郁闷得大喊:“我也是老师好不好!”
第二个极限出现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一般是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二这段时间)。这时候他们谁的话都不想听,谁的话都要质疑一番。老师和家长都不好使。他们的心中很有很多疑惑,有的可以和朋友分享,有的甚至只能默默埋藏在自己的心里,不知不觉就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
第三个极限出现在高中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学习任务繁忙、学习压力特别大,根本没有和家长交流的时间。很多家长每天和孩子说话的次数还没有科任老师多。有些孩子因为得到的关心不多,思想上很容易抛锚,也很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变得得过且过。
给孩子再多的技能培养,都不如让他们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这是有着心理学理论基础的。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
简单说,这个理论主要说的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掌控自己的生活、胜任自己的学业与工作、希望自己的存在对他人有意义。由这些渴望出发,人们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去面对生活。
与之相反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缺乏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看不到胜任学业与工作的希望、又长期被人否定,于是就会失去努力上进的愿望,宁愿躺平,做一个生活的“佛系玩家”。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我教会了孩子两百个启蒙英语单词,我让他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吗?”
“我为孩子报了国学班,我有帮助他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吗?”
“我把孩子送进了昂贵的私立学校,我陪伴他形成对世界和他人的兴趣了吗?”
从“自我决定论”的角度来说,首先,少年人的动力是来源于家长的信任而不是掌控,真正让他们持之以恒一路向前的,是自我掌控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同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后期,差别会越来越大。有些孩子缺少自我掌控的能力,他小时候成绩优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时候来自外界的约束力量很大,可以让他克制住内心深处散漫的意识。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差不多每升一级都在翻倍,有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觉去做。这个时候他们就很容易落后了。
当然,人生并不是只有成绩而已。高中的分数过了高考其实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这里拿成绩举例,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我们人生要处理的事情是远比学校的分数要复杂的。
结果的辉煌会极大地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但也很容易让人患得患失。因为当你忽略了过程而一味追求结果的时候,你就会一直担心:我做对了吗?我会不会又忽略了什么?我好想现在就看看答案啊……
学习和 探索 就这样变成了一种折磨,这就是很多同学心理素质不好的问题根源。
第三,少年人对爱的安全感更多来源于对他人的付出而不是索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里面说,父亲之爱叫做“有条件的爱”,就是你达成了某种成就,于是得到来自外界的奖励;母亲之爱叫做“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爱你”。婴幼儿时期,孩子从母亲之爱里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和温暖;可是渐渐的,如果只有母亲之爱,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自信、患得患失。因为“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种爱是怎么产生的、可以如何增加,所以你无法掌控,你不知道它怎么来的,那么它消失的时候你也不会知道它怎么走的。所以你会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看看对方对你的爱消失了没有。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如何获得爱。“对他人付出”就是一种获得爱的方式,这种付出的分量、频率、方法完全在我们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付出的人其实是主动的,被付出的人其实是被动的。因为付出的人可以随时收回自己的付出,也可以选择付出的对象。但被付出的人却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人的心理 健康 成长很不利。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教育必须放弃制造焦虑和痛苦的方式,探寻更为科学的路径,帮助孩子真正实现自主远航、自信向上、有爱成长!
爸爸妈妈的培养是有极限的,第一个极限出现在孩子入学之后。这个时间段,他心目中的崇拜对象往往变成了老师,而不再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 我是高中老师,我们办公室有一些老师指导孩子做小学的习题。孩子一句话呛回来:“我们老师和你讲的不一样!”
把我同事郁闷得大喊:“我也是老师好不好!”
第二个极限出现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一般是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二这段时间)。这时候他们谁的话都不想听,谁的话都要质疑一番。老师和家长都不好使。他们的心中很有很多疑惑,有的可以和朋友分享,有的甚至只能默默埋藏在自己的心里,不知不觉就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
第三个极限出现在高中阶段,这一时期他们学习任务繁忙、学习压力特别大,根本没有和家长交流的时间。很多家长每天和孩子说话的次数还没有科任老师多。有些孩子因为得到的关心不多,思想上很容易抛锚,也很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变得得过且过。
给孩子再多的技能培养,都不如让他们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这是有着心理学理论基础的。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
简单说,这个理论主要说的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掌控自己的生活、胜任自己的学业与工作、希望自己的存在对他人有意义。由这些渴望出发,人们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去面对生活。
与之相反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缺乏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看不到胜任学业与工作的希望、又长期被人否定,于是就会失去努力上进的愿望,宁愿躺平,做一个生活的“佛系玩家”。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我教会了孩子两百个启蒙英语单词,我让他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了吗?”
“我为孩子报了国学班,我有帮助他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吗?”
“我把孩子送进了昂贵的私立学校,我陪伴他形成对世界和他人的兴趣了吗?”
从“自我决定论”的角度来说,首先,少年人的动力是来源于家长的信任而不是掌控,真正让他们持之以恒一路向前的,是自我掌控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同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后期,差别会越来越大。有些孩子缺少自我掌控的能力,他小时候成绩优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时候来自外界的约束力量很大,可以让他克制住内心深处散漫的意识。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差不多每升一级都在翻倍,有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觉去做。这个时候他们就很容易落后了。
当然,人生并不是只有成绩而已。高中的分数过了高考其实就没有多大意义了。这里拿成绩举例,只是因为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我们人生要处理的事情是远比学校的分数要复杂的。
结果的辉煌会极大地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但也很容易让人患得患失。因为当你忽略了过程而一味追求结果的时候,你就会一直担心:我做对了吗?我会不会又忽略了什么?我好想现在就看看答案啊……
学习和 探索 就这样变成了一种折磨,这就是很多同学心理素质不好的问题根源。
第三,少年人对爱的安全感更多来源于对他人的付出而不是索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选自心理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里面说,父亲之爱叫做“有条件的爱”,就是你达成了某种成就,于是得到来自外界的奖励;母亲之爱叫做“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会爱你”。婴幼儿时期,孩子从母亲之爱里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和温暖;可是渐渐的,如果只有母亲之爱,孩子就会变得没有自信、患得患失。因为“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知道这种爱是怎么产生的、可以如何增加,所以你无法掌控,你不知道它怎么来的,那么它消失的时候你也不会知道它怎么走的。所以你会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看看对方对你的爱消失了没有。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如何获得爱。“对他人付出”就是一种获得爱的方式,这种付出的分量、频率、方法完全在我们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付出的人其实是主动的,被付出的人其实是被动的。因为付出的人可以随时收回自己的付出,也可以选择付出的对象。但被付出的人却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人的心理 健康 成长很不利。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教育必须放弃制造焦虑和痛苦的方式,探寻更为科学的路径,帮助孩子真正实现自主远航、自信向上、有爱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