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征与唐太宗的故事

 我来答
候芷波02m
推荐于2017-09-24 · TA获得超过4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太宗曾说,魏征就是朕的镜子。
♂酷★酷♀
2008-04-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魏征,字玄成,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生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博学,作过地方官,但过早地去世了。青少年时代的魏征,生活非常清贫,他勤奋好学,希望将来有所作为。隋朝大乱,魏征便辞别亲人,出家当了道士,游历四方。朋友元宝藏收留他在军中掌管文书,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仰慕魏征的才华,请魏征为谋士,这样,这位有意纵横天下的书生,几经周折,卷入了隋末汹涌澎湃的农民起义的怒涛。这一年,他38岁。

魏征先后在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中呆了两年多。主择臣,臣亦需择主而事之,李密也好,窦建德也好,在许多关键时刻都不能采纳魏征的意见,结果都很快兵败、降唐,魏征也两次成为唐军的俘虏。

年逾不惑之年的魏征饱经忧患,遍尝了成败荣辱。这一段经历,使这位胸怀大志的儒生经受了战火的锻炼和洗礼,并充分体察了下层人民的疾苦,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为他后来辅佐唐太宗准备了多方面的条件。降唐之后,唐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征有才,就招魏征为太子东宫洗马,成为一个主管东宫经籍图书的小官。

“玄武门事变”以后,魏征终于投入明主的怀抱,并逐步取得了李世民的信任。

入朝议事之后,魏征一如既往,耿介直言秉性不改,只要是于国有害的,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在皇帝面前屡屡“犯颜”直谏,为唐王朝的政治清明、兴旺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天,唐太宗升朝议事,他端坐在龙座之上,双手轻按龙座扶手,神态庄严、威武,两边侍者大气不敢出。他轻轻咳嗽一声,问大臣:“众爱卿,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能言善辩的宿儒,为什么上朝议事,却总是慌慌张张,甚至颠三倒四呢?”

魏征深知个中缘由,便上前一步,毫不客气地奏道:“皇上,你形象威武,每上朝又总是神态严肃,气势咄咄逼人,加之朝廷气氛森严,所以为臣的才那么慌张。皇上以后临朝,宜稍减龙威,最好放下皇帝的架子,对大臣和颜悦色。这样,大臣们发言讲话就会自然了。”

唐太宗有些暗中得意,又有些难堪;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种肺腑之言难得,不便发作。于是,他将计就计,想用近来萦绕于胸的问题难一难魏征。

“爱卿之言提醒了我。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古人常议论的‘明君’、‘暗君’的问题。你对这明、暗之别,有何高见呢?”

魏征胸有成竹,缓缓上前,应声答道:“陛下,作为万民之主而能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则为明君。偏听一方意见,甚至于偏信小人的意见,则为暗君。像隋炀帝那样的君主,就是暗君。只有明君,办事才能不出差错,赢得万民拥戴。而暗君,必定落得个身死名裂,亡国灭族的下场。请陛下慎之。”

这种谏诤方式虽使皇帝已有点不舒服,但在魏征的谏诤史上,它不过是蜻蜓点水而已。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告诉魏征: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号令严明,上下同守。唯有如此,才能令行禁止;否则,再多的法令也只是一纸空文,必然导致官场腐败,社会不安。

唐太宗有时容易感情用事,免不了要包庇一下自己的老部下。

贞观初年,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被人告发,按大唐法律,受到了追还赃款,削除职务的处分。

这天,唐太宗正休息,忽报秦王府老部下庞相寿冒万死求见。他点点头勉强同意了。

一见到这个庞相寿,唐太宗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把他臭骂一通。庞相寿摸熟了主人的脾气,待太宗发完脾气,便嘟嘟哝哝地求道:“皇上,罪臣自随陛下以来,出生人死,对陛下忠心耿耿,今天不慎做了糊涂事,恳请陛下看在几十年相随的份上,饶罪臣一回吧……”

“别说了!”唐太宗气愤地打断了庞相寿的话。

晚上,唐太宗回到寝宫,回想起白天的事,不禁有点心软了。当年,英气勃勃的小伙子庞相寿,如今已成了佝偻的老人,岁月无情啊!庞相寿跟我这么多年,不能冷了人家的心。他贪污,也许是由于妻子儿女太多,开支花销太大,穷得没法吧。想到这里,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派人给庞相寿传话:你是我的老部下,贪污大概是因为穷,现在我送你100匹绢,继续做你的刺史,以后注意不要贪污就是了。

皇帝徇私情,袒护一个老部下,这在封建社会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魏征却是从江山社稷的安危上看待这个问题的。他知道此事后,立即上书,表示反对:“陛下,奖赏的时候不要忘了疏远的人;处罚的时候,不要顾忌亲贵。治天下要公平为规矩,仁义为准绳。这样才能让人心悦诚服;否则,就会纲纪混乱,令不行而禁不止。邪恶一旦恣肆,天下就不稳定了!庞相寿是您的老部下,就为这种关系,您不追究他的贪污罪,反而加以厚赏,留任原职,这样做,实际上是在鼓励贪污。您过去为秦王时,部下很多,如果他们都因此而贪污枉法,皇上您怎么办呢?势必上行下效,不但形成包庇徇情之风,更重要的是纵容贪官污吏。请陛下您自己考虑一下后果吧!”

那个时代,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不可更改的,更何况是这种“口谕”,魏征的谏诤,虽从维护皇权统治出发,却是很让太宗下不了台的。唐太宗到底是一位明智之君,魏征的奏疏使他猛醒,因此立即撤消了自己的处理决定,维持原判。

魏征的直言谏诤,大多是持反对意见。这样,就常常给唐太宗当头泼下冷水,弄得唐太宗很扫兴。

在贞观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到贞观四年,社会上便出现了“升平”景象。这之后,又连年丰收,所以天下太平,盗贼不作。早在贞观元年(623年),许多大臣就上书请求李世民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祭祀地点在泰山顶上。李世民也认为开国有功,事业有成,便接受了大臣们的意见,同意赴泰山封禅,独有魏征又力排众议,认为不可。

唐太宗这次很不高兴,便质问魏征:“这么多大臣都同意封禅,为什么唯独你反对?难道我的功还不够高,德还不够深吗?国家还没有安定,四方还没有臣服吗?”

魏征从容地回答:“皇上功业虽高,但是百姓受到的恩惠却不够多;您的德行虽深厚,但恩泽还没有及于所有的人;当今天下虽已太平,但仍是百废待举,财力还不十分充裕;粮食虽然丰收,库存还比较空虚。这怎么能向天地报告功业呢?再说封禅是大事,四邻各国酋长都得随从庆贺,那样耗费是极大的!而况伊、洛(河南中原地带)以东地区,至今十分荒凉,这不等于向四方各国展示虚弱,滋生图谋中原之心吗?”

魏征心想:皇上一定是因为刚刚取得了一些成绩,便骄傲自满,注重排场,不爱惜民力了,这是懈怠和堕落的开始,切切不可掉以轻心!他从目前和长远的利益着眼,力陈不可兴师动众封禅的理由。唐太宗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但嘴上又无法反驳,只好作罢。这样一来,国家的一大笔开支就被省下来了。

魏征不但时刻提醒唐太宗要法令严明,上下同守,严格执行贞观初年制定的“抚民以静,爱惜民力”的方针,在大唐王朝日益繁荣富实的形势,还不断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节俭用度。

贞观中后期,整个社会的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创业之初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也渐渐消磨了,滋长了帝王的奢侈之心。饱经忧患的魏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阳,路上住在显仁宫(今河南宜阳县)。大队人马安顿下来,侍女奉茶,太宗一看茶盘、茶杯都是几年前来这儿用过的旧银器,心中很是不快,命人把总管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总管心想:贞观初年,皇上您自己省俭得很,怎么如今嫌这嫌那的呢?心里不明白,嘴上却只好认错,赶忙命御厨将皇上的晚餐多加了几样海鲜。晚上,太宗来到餐桌前,瞥了一眼,又大为不悦:“怎么搞的,海味不见薪奇,山珍又少得可怜,总管哪里去了?快把他贬为百姓!”说罢拂袖而去。

第二天,魏征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来到太宗的内宫。这时的魏征已是唐太宗的宠信之臣,进出较为方便,与太宗讲话亦自在得多了。叙过君臣之礼后,魏征转入正题:“陛下,臣闻皇上为总管侍奉不好而发脾气,臣以为这是个不好的苗头。”

唐太宗不解:“我大唐国家殷实,多花几个小钱有什么了不起?再说,我可是一国之君啊!”

魏征深感唐太宗“当局者迷”,便决计为他指点“迷津”:“陛下,正因为您是一国之君,所以您一开头,马上上行下效,整个社会就要形成一种奢靡的风气,那就糟了。”

“爱卿,请不要把话说得这么严重。国君就我一人,其他人谁敢向我看齐?”

魏征越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皇上经常把隋亡的教训挂在嘴上,何不以此来警策皇上呢?

“陛下,当年隋炀帝巡游,每到一地,就因地方上不献食物或贡物不精而被责罚。如此无限制地追求享受,结果使老百姓负担不起,导致人心思变,江山丢失。皇上怎么能效法隋炀帝呢?”

这一着真灵,唐太宗果然大为震惊:“难道我是在效法隋炀帝吗?”

“是的,陛下!像显仁宫这样的供应,如果知足的话,会很感满足的。但如果炀帝来,即使供应再丰盛精美一万倍,也难填他的欲壑。”

唐太宗听了既震惊又感动:“爱卿I,除了你,其他人是讲不出这种话的啊!”

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命为“真龙天子”,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如有谁抚之,就要被杀,故批评皇帝就叫“犯龙鳞”,很危险。魏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不畏“犯龙鳞”,刚直敢言,勇于谏诤,检点太宗的过失,这该要有多大的勇气啊!作为一个明君,有时也免不了对魏征不顾“天子”面子,当面“揭短”而大光其火。有一次,魏征又在朝廷上把唐太宗弄得很尴尬。退朝之后,太宗发狠道:“魏征每次上朝都扫我的面子,我早晚要杀了他!”当然,唐太宗最终没有杀魏征,想通之后,反而更加信任魏征了。在魏征为代表的大臣带动下,贞观群臣争相谏诤的空前绝后的局面,它是贞观之治形成的重要因素。

魏征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特别器重,官至二品,封为郑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重,唐太宗不断派人送去药品和食物,并遣专人到魏征家中看护,随时禀报病情。太宗还两次到魏征家中探望。第二次,太宗还带上太子和衡阳公主。魏征勉强地拜见了太宗。太宗忧伤地安慰魏征,叫他好好养病,并流着泪问他有什么要求。魏征强支病体说:“我不愁别的小事,只担心国家的兴亡。”作为太宗的肱股大臣,魏征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第二天,魏征便溘然长逝,享年64岁。

唐太宗悲痛万分,罢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礼葬,还把魏征像画于凌烟阁,经常前往吊唁赋诗,以示纪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oseidon_shen
2008-04-09 · TA获得超过2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KGzhuzaizhe741
2008-04-22 · TA获得超过1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唐太宗设宴会见卫公(李靖),常常叫他兄长,不用对待臣下的礼节对待他。刚继位时,和郑公(魏征)谈话不说“朕”而说自己的名字,因此天下人都归心于唐太宗。
2.唐太宗经常对人说:“人们说魏征的举动疏忽懒慢,我只觉得他的举动很动人。”贞观(唐太宗年号)四年,天下安康,只判定了二十九个人的死刑而已。百姓夜不闭户,出行不用带干粮。
3.唐太宗对群臣说:“当初,人人都说现在不应该施行帝王之道,只有魏征劝我,现在终于达到如此功业,恨不得让封德彝等人见到这个局面!”
4.郑公(魏征)曾祭拜扫墓而回。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打算驾临山南,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而最终您没有去。为什么会传出这个消息?”唐太宗笑着说:“当时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责怪,于是就打消了。”
5.唐太宗曾经由一次罢朝回来,大怒说:“一定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是谁冒犯了陛下?”唐太宗说:“除了魏征还有谁,总是在朝廷上和我争辩羞辱我,让我很不得意。”皇后退下,穿上朝服站在宫庭里,皇帝大惊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做?”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下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敢于直言。我有幸执掌后宫,怎么敢不为此庆贺呢?”
6.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非常好看,把他放在自己手臂上把玩。望见郑公(魏征)来了,于是把鹞鹰藏在怀中。魏征看到了,于是上前说事,并说起古代的帝王贪图安逸,暗地是讽谏太宗。说的时间长了,皇帝怕鹞鹰闷死,但向来尊敬魏征,打算让他把话说完。魏征说了好久才说完,鹞鹰闷死在唐太宗怀中。
7.魏征死后,唐太宗亲自起草碑文并亲自书写。后来被人挑拨,下诏把墓碑推倒了。等到出征高丽不如意,非常懊悔当初的做法,于是叹息说:“如果魏征还在,就不会让我采取这个行动了。”马上渡过辽水下令驿站快马回去以少牢的规格祭祀魏征,又重新为他立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enhjiahao
2008-04-10 · TA获得超过1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8万
展开全部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措施,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