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
1. 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言文实词归纳,通假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 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5.委 古意:丢 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6.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7.引 古义:拉 今义: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通假字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 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7、而:A相委而去(然后,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3、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今义: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书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
今义:冷水和热水的统称。《论语十二章》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诫子书》通假字非澹泊无以明志:澹,通“淡”。《诫子书》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懈怠懒惰。
今义:速度缓慢。[6]《诫子书》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用法,活用为使……广的意思,即为增长的意思。
《狼》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同“只”。《狼》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古今异义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 : 到某—地方2、少(少时)古义:稍微今义 : 数量小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4、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6、盖(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7、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8、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9、暴(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2. 七八年级古文实词虚词
一. 论语
一文言实词解释
说 高兴, 愠怨恨, 故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 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 为 做 。 罔 迷惑不解 。 殆危险这里是”:学业上陷入困境”的意思。 三这里是数量少不是确数.。从听从。
二、文言虚词
而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而从之 而改之 表顺接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 思而不学 表转接
则 学而不思则惘 连词表承接就
以 可以为师矣 介词凭借 用
三、句子翻译
一、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有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二、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四、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加以改正。”
二. 期行
一、文言实词
期 约定。 太丘舍去 离开。相委而去 抛弃。下车引之 拉。入门不顾 回头看。
二、文言虚词
去后乃至 才 相委而去 顺接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副词在句中起强调限制作用可译为
就,就是。下车引之 他元方
二、文言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三.伤仲永 一、文言实词(说明书上有的没有录入) 尝 曾经。求 索要。异 感到惊异。与 给。书诗四句 写。自为题名 作 这里是“题写”的意思。自是 从此。就 完成 这里是“写
参考网址链接: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720d4e80100si4d
ps;这要求极高。。。提高悬赏吧。
3. 七年级文言文 虚词等词的用法
1.乃。
“乃”最常见的是用作连词、副词。 (1)连词。
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相因,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等。
例1: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作“才”)(《黔之驴》) 例2: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
(译作“(于是)就”)(《强项令》 例: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译作“才”)《强项令》 (2)副词。
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定,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或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作“竟然”。这两种用法在本册教材中尚未涉及到,这里举两个其他例子供参考。
例4: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作“是”)(《陈涉世家》 例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可译为“竟然”)(《桃花源记》 2.何。“何”最常见的用法是作疑问代词、副词。
(1)疑问代词,译作“什么”、“怎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例1:帝曰:“欲何言?”(可译作“什么”)《强项令》 例2:其人曰:“奈地坏何?”(译作“怎么样”)(《列子)二则》) (2)副词。
表程度,可译为“多么”、“很”。 例3:使君一何愚!(可译作“多么”)《陌上桑》 3.为。
“为”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介词、连词、动词。 (1)作介词。
主要是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关联的对象,可译作“替”、“给”;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作“为了”、“因为”;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1:卒有疾,亲为调药。
(可译为“替”、“给”)(《岳飞》 例2:愿为市鞍马,从此抖爷征。(可译为“为了”)(《木兰诗》 (2)连词,为(读“we)表因果关系,可译作“因为”。
例3: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可译作“因为”)《乘船》 (3)作动词,可译为“是”、“称为”(或“叫”)、“做”、“作为”。
例4:……后特征为洛阳令(可译作“做”、“担任”)《强项令》 例5:主日:“文叔为白衣时,减亡匿死”(可译作“是”、“还是”)《强项令》 4.其。“其”最常见的用法是代词,此外,还用作语气副词。
(1)代词。 ①通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们”;代事、代物,译作“它的”。 例1:益习其声(可译作“它的”)(《黔之驴》) 例2:童稚妇女,亦知其名。
(译作“他的”)(《包拯》) ②指代词,表示远指。 例3: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作“那”、“那个”)(《(列子)二则》 (2)语气副词。表劝告、祈使、命令。
可译为“就”、“一定”、“还是”等。 5.因。
“因”常作介词,介绍行为动作发生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通过”、“靠着”;作连词,表因果关系或顺承关系,可译为“因为”、“因此”、“于是”。 例1: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译作“凭借”)(《隆中对》) 例2: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译作“于是”,这里有接着的意思)(《强项令》) 6、之。
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作动词,当“去”、“往”、“到”讲,但在本册教材中,此类词性尚未涉及。而“之”作代词、助词,本册教材涉及的较为全面。
(1)之,作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例如: 例1:学而时习之。
(它,代所学知识)(《〈论语〉六则》) 例2: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书具,即笔、墨、纸、砚)(《伤仲永》) 例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他,指方仲永)(《伤仲永》) 例4:歆辄难之。(代事,指“有一人欲依附”这件事)(《世说新语?乘船》) (2)之,作助词,即结构助词。
例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的,表修饰关系)(《世说新语?乘船》) 例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卖油翁》) 7、乎。语气助词。
(1)用于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译作“吗”)(《〈论语〉六则》) (2)用在反问句末尾,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或“呢”。
例:吾射不亦精乎?(可译作“吗”)(《卖炭翁》) (3)介词,相当于“于”,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对象。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8、者。用作代词、语气词。
(1)代词。特殊的虚位代词。
只有和其他词类的词(或词组)组成具有偏正关系的词组,即“者”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者”字词组,可译为“……的”或“……的人(事、物)”。
例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方面”)(《〈论语〉六则》) 例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的人”)(《三峡》) (2)语气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表停顿或表反问语气。
例: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可译作“……的”或“……的呢”)(《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9、也。语气词。
(1)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译作“呢”)(《〈论语〉六则》) (2)用在陈述句末尾,加强陈述或描写的语气。
相当于“啊”、“呢”或不译。 例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可不译)(《。
4.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
5.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文言文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活用词特
第一册 一、《论语十则》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学而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安乐”) 二、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通假字: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读xuán,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读tàng,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读jì,药剂) 词类活用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形容词作名词,没病的人) 三、狼 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读zhǐ,只) 词类活用: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用,打洞)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四、短文两篇 《两小儿辩日 《乐羊子妻》 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读zhì,智慧) 当日知其所亡(“亡”同“无”,读wú,没有) 词类活用 孔子东游(名词做状语,到东方) 日知其所亡(名词做状语,每天,天天) 羊子尝行路(名词做状语,在路上) 五、诗五首 通假字 茅檐长扫静无苔(“静”通“净”,读jìng,干净) 词类活用 开轩面场圃(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把酒话桑麻(名词用作动词,说、谈) 乱花渐欲迷人眼(动词使动用法,使……迷乱) 一水护田将绿绕(形容词用作名词,绿色的农田) 两山排闼送青来(形容词用作名词,青翠的山色) 拄杖无时夜叩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六、为学 彭端淑 通假字 屏弃而不用(“屏”通“摒”,读bǐng,摒弃,排除) 词类活用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容易)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困难)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 七、木兰诗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能“贴”,读tiē,粘上的意思) 出门看火伴 (“火”能“伙”,读huǒ,伙伴,同伴) 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作动词,记下)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作名词,读jì,战马) 八、卖油翁 欧阳修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归田录》是一部专门记载名人轶事的著作。通假字 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词类活用 陈康肃公善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术)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康肃笑而遣之(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九、宋定伯捉鬼 干宝 十、诗词五首 通假字 争渡(“争”通“怎”,怎么) 路转溪头忽见(“见”同“现”,出现) 词类活用 东临碣石(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一览众山小(形容词意动,以……为小) 潮平两岸阔(形容词作动词,涨潮;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宽阔) 造化钟神秀(形容词作名词,神奇秀丽的景色) 第二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通假字 问所从来,具答之(“具”通“俱”,详细地,副词)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如动词,穷尽) 未果,寻病终(名词用如动词,实现) 口技 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指在座的人) 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用如动词,擅长) 会宾客大宴(名词用作动词,用酒肉款待宾客) 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做状语,远远地) 妇抚儿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妇拍而呜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之呜) 妇手拍儿声(名次作状语,用手)众妙毕绝(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妙的声音)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道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吗) 四、伤仲永 王安石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同“攀”,牵、引) 词类活用 父异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异人奇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稍稍宾客其父(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 贤于材人远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剩,多) 诗五首 通假字 无为在岐路[“无”通“毋”;“岐”通“歧”,岔(路)] 六、愚公移山 《列子》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朔”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指丘陵) 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用如动词,面向,面对着)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动词作状语,笑着)毕力平险(形容词用如动词,削平,铲除;形容词用如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做状语,用箕畚)跳往助之(动词作状语,跳跳蹦蹦) 何苦而不平(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愁,担心;形容词用作动词,挖平) 七、短文两篇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闻名,出名)水不在深,。
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