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是什么?鼓的用处是什么?
鼓是什么?鼓的用处是什么?
「鼓」,在中国宗教仪式中,有着长久深远的发展。在《礼运》:「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说明早期先民以篑草抟土块做成为鼓槌,即是「蒉桴」;并筑土为鼓而成了「土鼓」,用以祭祀鬼神。另在《礼记》中则将「土鼓」、「蒉桴」称为「伊耆氏之乐也」。此外中国自古以来的圣人发明礼教之传统,也附会到过去上古君王的身上,如黄帝制鼓的传说。在《山海经。大荒乐经》:「乐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其名为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则开始出现黄帝以兽皮制鼓,以兽骨为鼓槌的说法,「以威天下」喻意为有军事上的用途。
在道教的历史发展上,对科仪与符法的使用,即以搭配鼓声使用,如六朝时期(222-589)的《太上洞玄灵宝五岳神符》:「祭法鼓,吹大鼓」。唐朝时期的《要修科仪戒律钞》中将鼓声作为道士行使斋仪开始时的通知与仪式动作的引领:「先鸣法鼓,次引朋众」。而在佛教戒律当中,即有在食用斋饭、说法听经等情况下使用鼓,借以召集僧众的规定。如《五分律》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椎,若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另在《僧祇律》中说:「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后世的佛教僧团更进一步以敲钟擂鼓,作为出家僧侣日常生活,早起夜寝的报时功用,形成了「晨钟暮鼓」。
现今台湾道、佛二教的宫观寺庙,常见将钟与鼓分别置于大殿前方左右两侧的钟鼓楼。其鼓楼所用之鼓,则为大型鼓,分为「鼓面」、「鼓腹」。「鼓面」通常在八十公分以上,「鼓腹」则在一百二十公分以上,多半悬挂在鼓楼中,称「悬鼓」;未有钟鼓楼之宫观寺庙,则将大型鼓悬之大殿的楹柱之上,所以又有称为「楹鼓」。这类大型鼓多半在法会庆典时,作为迎宾送客之用。而另外又有在科仪当中使用的中、小型鼓,其形状多为矮桶样式,放在木制鼓架上,称为「堂鼓」,又称为「通鼓」。在台湾,道教习惯将「堂鼓」称为「通鼓」,是在斋醮仪式中常见的后场乐器;佛教则有将中、小型鼓配以吊钟,称为「宝钟鼓」或「报钟鼓」 ,为早晚课诵及法会唱赞时所使用。此外在仪式行进间,还有使用一种以手执柄的「手鼓」,其是将鼓面放置于圆形鼓框之上,鼓框下端有一木柄,其鼓面大约为三十公分至四十公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