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状月季是怎么栽培的
2021-12-01 · 百度认证:沭阳县长景园林苗木场官方账号,三农领域爱好者

树状月季最经常使用的培养办法有两种,一是把竖立型种类中干性强的修剪成小乔木状,二是经过嫁接的办法,培养成树状月季或伞形月季,具体做法以下:
关于干性强的大花月季大部分都能培育成树状月季。当丁壮月季发育成一个很壮粗的基部枝条时,经过增强治理及恰当修剪,促使其发育的挺立强壮,待骨干长到必然高度时,摘心。在主枝上选留3至4个发育方向不同且强健的主枝,其他枝条从基部去掉。
用嫁接法培育树状月季,平日用根系兴旺的蔷薇做砧木,选一年生强健的蔷薇,在离空中5cm处剪断,接穗挑选干性强、长势旺、树形好、强健空虚的昔时生枝条上剪取接穗,持续劈接。嫁接成活后,必需节制生殖发育,直到骨干养成。在当前的治理中,必需随时抹除砧木上的砧芽。
要想培育出冠形美丽的树状月季,离不开修剪整形,月季修剪大抵可分为休眠期修剪(冬剪)和发育季修剪(花后修剪)两种:
休眠期修剪(冬剪):起初将枯死枝、病虫枝、穿插枝及发育欠好的弱枝从基部剪除,然后依据植株的发育状况持续修剪,减口芽的偏向尽可能选用外芽。在冬剪时,要留意各枝间的主从关系,剪口与腋芽的间隔应在1至1.5cm的中央较为适合。倾斜45°与芽的偏向相反。
发育季修剪(花后修剪):为了会合养分,萌生新枝,第一次着花后应实时修剪,在枝条空虚处留一壮芽剪断,普通枝上可保存3至4个芽,剪时要留意强枝轻剪,弱枝重剪,以到达树形发育平衡的目标。第二次着花后修剪时要轻,可在残花下第二片有五枚小叶的下面剪。因这时候正值酷热的夏天,采取中短截,每一个枝条留3至4个芽,到9月下旬花朵会连续开放。这批花可不断继续到霜降,跟着温度下降,月季中止发育,进长休眠期。在此次着花后普通只把残花剪去或不修剪,以会合营养使枝条空虚,为过冬作预备,因过早修剪易惹起萌生新枝,而使植株遭冻害。
在生理上要让整个树体始终处于旺盛生长的状态,而且是各个部位同步快速增长。
2、如果砧木和接穗有不利于整个树体生长的因素,要采取加以控制和改进,使之向更有利于我们要求的方向发展。
3、从外观形态上要把树体培育成最美的树形,使育成的树状月季自然、协调、不用支撑。
4、所有的措施和技术操作都要在最适宜的季节和时间进行。
6、要努力为树状月季创造最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
这样的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树形自然。由于事先把砧木培育成带分枝的小树,再在各分枝上嫁接不同花色、不同花型的夜接穗(当然也可以各分枝都嫁接同一种),所以其树形就象自然界中的树木一样自然,没有人工制作的痕迹,充分体现自然美。
2.由于本方法特别注意使树体各部如树冠、树干、根系协调自然生长,所以树体长势壮、生长速度快。用本方法培育的半年生树状月季,能超过一至二年生普通树状月季的大小。
3.本方法易于操作,嫁接成活率高。没有接触过园艺生产的门外汉,只要按部就班地做,都能培育出很好的树状月季。
4.用本方法培育出的树状月季品质高。一树能同时开放多种花色花型的花,五色缤纷且树形美观,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
月季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既可盆栽,又可地栽,同时还能作切花。由于月季株形矮小,株高仅1.5米左右,因此其地栽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我们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把本来矮小的灌木月季培育成具有明显主干和完整冠形的树状月季,令其观赏价值大增。下面就来介绍树状月季的培育方法。
1.品种选择选择枝条粗壮,生长势强,株形直立高大的品种,如壮花月季,于5-6月用扦插方法进行繁殖。
2.培养干形扦插成活后,及时进行抹芽修枝,只保留1个直立向上,长势旺盛的枝条作主干,同时适当增施水肥,以促进主干的高和直径的生长,主干高度达到1.5米左右即可,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应尽量使主干高一些。
3.定干在主干距地面1.5米或更高的位置进行截干,然后在剪口附近选留3—5个发育充实,分布均匀的芽,使萌发形成侧枝,其余侧芽全部抹掉。
4.培养冠形侧枝形成后,可在第二年春季对其进行短截,保留长度30厘米。然后在每个侧枝剪口附近选留3个芽,其余侧芽要抹掉。每个侧枝上又可留3个分枝,这样就形成了“3股9顶”的头状树形,是树状月季基本的树形骨架。在此基础上,再反复对侧枝上的分枝进行摘心和疏剪,使树冠上枝条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丰满的圆球形冠形,几年后便可培育出一株具有一定枝干高度和完整冠形的树状月季。开花后树冠上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为了进一步提高观赏价值,可选用藤本月季,用木杆支撑主枝,按上述方法把藤本月季培育成树冠下垂如伞的垂枝形树状月季。还可用切接或芽接方法,在树状月季的小枝上嫁接不同花色品种的接穗,使同一植株上开出各种颜色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什么是树状月季?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