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有什么特点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3、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瓷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稍面细白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清代瓷器发展
中国的陶瓷手工业,发展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臻于鼎盛,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进入我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盛世,国泰民安,物质丰富。制瓷业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此时已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由于皇帝亲自过问瓷器的生产,督窑官努力钻研制瓷工艺技术,借鉴其他手工业门类及国外新工艺,与工匠们共同创烧了很多新品种,如珐琅彩、粉彩、各种颜色釉、仿生瓷等,争奇斗艳,无与伦比。乾隆以后,清政府日益腐败,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瓦解,瓷器生产也由繁荣到衰退,从此一落千丈。
清代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后在景德镇恢复了御窑厂,无论是官窑和民窑,烧瓷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高。
清朝皇帝还亲自过问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有些官窑瓷器式样的设计,先由内廷向皇帝进呈瓷样,由皇帝提出具体要求,再交给工匠去制作,甚至先做好木制模型,令官窑照样制作。
皇帝还派官吏到景德镇监督官窑生产,康熙时期著名的督窑官有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