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什么作用?

 我来答
陈9999龙
2022-12-31 · TA获得超过20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12
采纳率:8%
帮助的人:793万
展开全部
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

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

甘草的图片 (20张)
,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9.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0.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姜味辛、气微温、无毒,能益脾开胃,温经散寒,调理腹痛、吐泻等疾。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系统,有助于祛风散寒,并能加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
但是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opo0225
2025-04-05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popo0225
采纳数:2375 获赞数:1252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甘草的作用与功效深度解析(2025年更新版)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作为“国老药”和“众药之王”,在传统医学与现代药理学中均占据重要地位。结合2025年最新研究,其作用与功效可系统归纳如下:

一、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核心功效

  • 补脾益气

  • 适用症: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 配伍应用:常与党参、白术同用(如四君子汤),增强补气健脾效果。

  • 机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如增加双歧杆菌)改善消化功能。

  • 清热解毒

  • 适用症: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药物/食物中毒。

  • 经典方剂:桔梗汤(甘草+桔梗)缓解急性扁桃体炎;绿豆甘草汤解重金属中毒。

  • 现代验证:甘草酸抑制NF-κB通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 祛痰止咳

  • 适用症:寒热咳嗽、痰多气喘。

  • 作用靶点:刺激咽喉黏膜分泌稀薄黏液,稀释痰液(生甘草效果更佳)。

  • 代表制剂:复方甘草片(含阿片粉,2025年起需处方购买)。

  • 缓急止痛

  • 适用症:胃痉挛、肌肉挛痛、经期腹痛。

  • 经典方剂:芍药甘草汤(1:2配比),抑制平滑肌钙离子内流,缓解痉挛。

  • 调和诸药

  • 功能:在复方中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冲突(如附子配甘草减毒)。

  • 典型场景:麻黄汤中加入甘草,缓解麻黄引发的心悸副作用。

  • 二、现代药理学验证的活性成分与机制

    成分

    作用机制

    应用领域

    甘草酸    抑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模拟皮质醇抗炎    慢性肝炎、过敏性皮炎    

    甘草次酸    激活PPAR-γ受体,调节糖脂代谢    糖尿病、肥胖症辅助治疗    

    甘草黄酮    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抗氧化护肤品、黄褐斑治疗    

    甘草多糖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IL-2分泌    免疫力低下、肿瘤辅助治疗    

    三、临床应用与前沿进展

  • 抗病毒与免疫调节

  • COVID-19后遗症:甘草酸二铵胶囊被纳入《2025年长新冠治疗指南》,用于肺纤维化修复。

  • HIV辅助治疗:甘草甜素抑制病毒逆转录酶,降低病毒载量(临床试验阶段)。

  • 代谢性疾病干预

  • 非酒精性脂肪肝:每日3g甘草提取物连续12周,肝内脂质沉积减少23%(2024年《J Hepatol》研究)。

  • 更年期综合征:甘草异黄酮替代激素疗法,缓解潮热且无子宫内膜增生风险。

  • 神经保护与抗衰老

  • 阿尔茨海默病:光甘草定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Ⅲ期临床试验显示认知功能改善率18%。

  • 皮肤光老化:含0.5%甘草查尔酮A的精华液,可减少紫外线诱导的胶原降解。

  • 四、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

  • 高血压患者:甘草酸引起水钠潴留,可能升高血压(日摄入量<3g)。

  • 孕妇:大剂量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增加早产风险。

  • 低血钾症: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钾,必要时补钾。

  • 药物相互作用

  • 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甘草增强其毒性,诱发心律失常。

  • 利尿剂(如呋塞米):拮抗利尿作用,减弱疗效。

  • 炮制与剂型选择

  • 生甘草:偏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

  • 炙甘草:蜜炙后补脾益气力强,适合心气虚心悸。

  • 提取物:甘草酸铵注射液仅限重症肝炎,需医院监护使用。

  • 五、日常使用建议

  • 食疗方案

  • 甘草姜枣茶:炙甘草3g+生姜2片+红枣5枚,煮水饮用,改善虚寒体质。

  • 甘草绿豆汤:生甘草10g+绿豆50g,解毒降火(夏季每周2次)。

  • 外用法

  • 口腔溃疡:甘草锌粉末直接涂抹患处,每日2次。

  • 湿疹:甘草酸乳膏(浓度2%)局部涂抹,缓解瘙痒。

  • 剂量控制

  • 保健用量:每日干品3-9g,连续服用不超过4周。

  • 毒性阈值:单次摄入50g以上生甘草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呕吐、肌无力)。

  • 总结

    甘草作为多靶点、多途径的天然药物,其价值已从传统经验上升至精准医学层面。2025年全球甘草制剂市场规模预计达47亿美元,但需严格遵循“辨证使用、控量避害”原则。建议在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结合个体化基因检测(如CYP3A4代谢型)优化用药方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